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普通学业水平考试标准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普通学业水平考试标准
考试目标与要求
(一)考试目标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旨在考查学生学习高中物理必修课程后,在物理学科方面的基本科学素养。具体体现在:考查学生对高中物理必修课程中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具体的物理现象、物理实验、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方法、典型的物理模型和物理过程)的掌握情况;考查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结合生活经验、物理学科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对高中物理必修内容中基本实验的观察与操作技能,以及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推理并得出结论等探究能力。
③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判断
④滑动摩擦力公式F=μFN的应用
⑤动摩擦因数
⑥用二力平衡条件判断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b
b
b
c
a
c
▲ 12.力的合成
①合力、分力
②平行四边形定则
③用作图法进行力的合成
④同一直线上合力的计算
⑤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两个力的合力
b
a
c
c
c
▲13.力的分解
①力的分解与力的合成的关系
④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的应用
b
b
b
c
▲6.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
①v-t图象中“面积”的含义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及物理意义
③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应用
④位移与速度关系式 的应用
a
b
c
c
▲7.自由落体运动
①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特点与规律
②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
③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应用
③平均速度的计算
④瞬时速度的物理意义
⑤速度和速率的区别与联系
⑥比值定义法
b
b
c
b
b
b
▲4.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①加速度的物理意义
②加速度的定义式、单位与方向
③加速度的计算
b
b
c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5.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征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
③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及物理意义
③求解一个物体运动的动力学问题
c
c
d
▲19.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
①平衡状态的运动学特征
②共点力平衡条件及应用
③超重与失重
a
c
b
物理2
章 知识条目 考试要求
曲线运动 ▲1. 曲线运动
①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
②曲线运动的性质
③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
④运动的分解、合成方法
b
b
b
b
▲2. 平抛运动
①抛体运动、平抛运动的定义
②确定分力方向
③用作图法进行力的分解
④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分力
b
b
c
c
牛顿运动定律 ▲14.牛顿第一定律
①历史上对于运动和力关系的不同认识
②运动状态改变的含义
③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物理意义
④牛顿第一定律的应用
⑤惯性及惯性与质量的关系
⑥运用惯性知识解释简单的实际问题
a
a
b
c
b
c
▲15.牛顿第二定律
①牛顿第二定律的内容、表达式及物理意义
⑦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设计原理、器材特点,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准确完成《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物理)》中所列实验的观察、测量等实验任务。
⑧掌握常用仪器的构造、用途和使用方法。具有选择仪器和实验方法的能力,能合理地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准确的结论,能对实验结论进行分析,提出改进实验、减小误差的建议。
④阅读并准确理解新知识,识别和解释一些常见的、情景较新的物理现象,对具体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
⑤能对较复杂的物理情景进行分析,辨认出不同研究对象、不同物理过程所适用的物理概念、物理规律。
⑥熟练利用数据和图像分析、处理问题,熟练运用物理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和推理,较熟练地运用数学知识获得正确结论。
⑦了解常用仪器的构造、用途和使用方法。
E—不及格
学业水平考试为E等第的考生,在知识、能力方面尚未达到C等第的要求。
考试内容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知识范围是《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物理》(20xx版)规定的必修模块,即除物理1、物理2为全体学生共同必修模块之外,选修1—1为侧文学生必修模块,选修3—1为侧理学生必修模块。下面从考试知识条目、考试要求两方面,采用表格形式,按各模块内的知识点顺序,具体列出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的内容和要求。
①熟记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重要的物理史实、研究方法及重要的物理常数。知道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以及在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②正确认识物理现象,熟练掌握高中物理的基本概念、定律、定理、定则的文字叙述及其数学表达式。
③正确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熟练掌握物理规律的内容、意义和适用范围,能熟练辨析相近、易混的物理概念和规律。
(二)考试要求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对考试内容掌握程度的要求,分为四个层次,从低到高依次为识记、理解、应用、综合,分别以字母a、b、c、d表示,其含义如下:
a—识记:指能用语言、文字表达物理事实、物理量及单位;能用语言、文字、图示或数学表达式表示物理现象、概念或规律。即能回忆与再认先前学习过的标志性、称呼类的信息、事实或有组织的知识体系(指概念、规律和模型),并能在需要时以一定方式将它们表述出来。
d —综合: 指能选用多个物理概念和规律以及相应的物理方法和思维策略,求解较复杂问题。
(三)学业水平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将考生的学业成绩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第,分别用A、B、C、E表示。
各等第标准分述如下:
A—优秀
学业水平考试达到A等第的考生,能系统地掌握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内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并具有较强的物理学科基本能力和良好的科学素养。具体要求是: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标准是依据《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和《浙江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物理》(20xx版)的要求,按照学业水平考试的性质和特点,结合本省高中物理教学的实际制定而成的。
高中物理学业水平考试实行全省统一命题、统一施考、统一阅卷、统一评定成绩,每年开考2次。考试的对象是在本省中小学学生电子学籍系统中注册获得普通高中学籍的且修完物理必修课程的所有在校学生。
③情景概化能力:掌握物理学的研究方法(理想化、等效、对称和近似处理等),能尝试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问题,并将其转换成简单、典型的物理情景或物理模型的能力。
④分析综合能力:指通过阅读、提取与问题解决有关的信息,理解其文字、图表的主要内容和特征,能对一个复杂的物理问题进行分析,将其分解为若干个简单过程和对象,能够对其进行运动状态、受力、能量转化等分析,会比较不同过程与对象之间的异同,寻找不同过程与对象之间的联系,灵活地运用多个物理规律进行判断、推理,从而获得结论的能力。
③初步掌握物理规律的内容、意义和适用范围。
④识别和解释一些常见的物理现象,对简单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
⑤利用数据和图像分析、处理简单问题,运用物理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进行简单的分析、归纳和推理。
⑥明确实验目的,了解实验设计原理、器材特点,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基本完成《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物理)》中所列实验的观察、测量等实验任务。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1-1普通学业水平考试标准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
20xx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标准
物 理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 编制
考试性质与对象
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是在教育部指导下,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实施的全面衡量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的考试。其主要功能是引导普通高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必修课程教学要求,检测高中学生的学业水平,监测、评价和反馈高中教学质量。考试成绩是高中生毕业的基本依据,也是高校招生录取和用人单位招聘的重要参考依据。
①向心力的定义及物理意义
②向心力表达式
③向心力来源分析
④计算简单情景中的向心力
b
a
c
c
▲6.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①铁路弯道的特点
②拱形桥最高点和凹形桥最低点的压力计算
③航天器中失重现象的本质
④离心运动及其产生条件
⑤离心运动的应用和防止
a
c
b
a
a
机械能守恒定律 ▲7.追寻守恒量——能量
①守恒的含义
②动能、势能的定义
b
b
c
▲8.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伽利略科学思想方法的核心
a
相互作用 ▲9.重力、基本相互作用
①力的图示
②重力的大小、方向及测量
③重心
④四种基本相互作用
c
c
a
a
▲10.弹力
①弹性形变和弹力
②弹力的有无及方向判断
③劲度系数
④胡克定律及应用
b
b
a
c
▲11.摩擦力
①静摩擦力的产生条件及方向判断
②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
⑦掌握常用仪器的构造、用途和使用方法。能合理地分析、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准确的结论。
C—及格
学业水平考试达到C等第的考生,能基本掌握学业水平考试标准内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初步具有物理学科的一些能力。具体要求是:
①记住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重要的物理史实、研究方法及重要的物理常数。
②认识物理现象,初步掌握高中物理的基本概念、定律、定理、定则的文字叙述及其数学表达式。
③正确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的内容、意义和适用范围,能辨析相近、易混的物理概念和规律。
④识别和解释一些常见的、情景较新的物理现象,对具体问题作出解释和说明。
⑤利用数据和图像分析、处理问题,运用物理概念、规律、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归纳和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