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气压带和风带-三圈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三圈环流


低压
单圈环流
高压
假设:地球表面性质均匀,地球不自转的前提下,引起大气运 动的因素是高低纬度之间的受热不均,因此在赤道和极地之间 存在热力环流
单圈环流示意
在右图中标出大气 运动的方向箭头, 表示赤道与极地间 的热力环流,并比 较赤道与极地近地 面气压的高低
? 赤道地为中心的某半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箭头表示风向),判断1~2题。
1、图中风带⑥是( AC )[双选]
A.北半球西风带 B.南半球西风带 C.呈逆时针方向 D.呈顺时针方向
2.图中⑤处的盛行风向是( A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432
1
7
6
5
气压带风带的极点俯视图
不能 因为地球是不停自转的而且地球的表面 不是均匀的,单圈环流是不存在的。
三圈环流
2
既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又考虑地 转偏向力
三圈环流的形成过程
以北半球为例,用语言准确描述气压带风带 的形成过程。
90N
60N 30N 赤道
形成因素
假设地球表面性质均匀 引起大气运动的因素:
高低纬之间的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第二章 第一节
气压带和风带
大气运动的三种模式
理论风向
等 压 线
高空风向
F梯
F梯+F偏
与等压线垂直 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风向


F梯+F偏+f 与等压线斜交
热力环流 — 原理
单圈环流
1
只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大气运动
地面的 冷热不均
高低纬度间的 温度差异
大气运动
大气环流 — 概念
大气运动是有规律的,全球性的有规 律的大气运动,通称为大气环流,它反映 了大气运动长时期的平均状态。
北极点俯视图
南极点俯视图
用风向判断南北半球
气压带风带的剖面图(侧视图)
三圈环流示意图
高纬环流 10
极锋
6 8 中纬环流 9 7
3
2
低纬环流
4
1
5
极地高压带
90N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60N
盛行西风带
30N
东北信风带
赤道
极地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副极地低压带
极地高压带
90N
极地东风
60N
盛行西风
30N
东北信风
0
东南信风
盛行西风
极地东风
巧记规律
零三六九,七压六风 四高三低,相间分布 南左北右,同姓异名
气压带、风带的南北移动
夏至日
二分日
冬至日
66°34´N
23°26´N 0° 23°26´S
副极地低气压带
较冷的极地东风与较暖的盛行西风在南北纬60°附近 相遇,形成锋面(极锋)。暖而轻的盛行西风爬升到冷而重 的极地东风之上,形成了副极地上升气流,由于副极地上 升气流到高空便向南北流出,致使近地面的气压降低,形 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七压六风
3
近地面形成 7 个气压带和 6 个风带
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
三圈环流示意图
高纬环流 10
极锋
6 8 中纬环流 9 7
3
2
低纬环流
4
1
5
极地高压带
90N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压带 副热带高压带
赤道低压带
60N
盛行西风带
30N
东北信风带
赤道
气压带成因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动力原因
热力原因
90N 60N
极地高气压带
30N
赤道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来自赤道地区的气流源源不断在南北纬30°上空集聚 迫使气流下沉,导致近地面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