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财务制度审计实施所有者权益等
财务制度审计实施所有者权益等
地使用权)的出资是否超过企业注册资金的20%;超过20%的,是否经有关部门检查批
准。
(5)核实股份制公司发行股票的种类、股票面值、以及总股份等。
3.检查明细账、记账凭证及原始凭证
(1)检查增加或减少实收资本(股本)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2)检查增加或减少实收资本(股本)的理由是否充分,变更登记手续是否齐全、合规。
(2)检查资本溢价或股票溢价
①检查资本溢价是否由于企业吸收新的投资者而形成的,资本溢价的计算是否正确,是否按其实际出资额扣除投资比例应占的投资额作为入账金额,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②检查股票溢价收入计算、会计处理是否正确,股票溢价收入是否已扣除股票发行费用。
(3)检查资本汇率折算差额
①检查资本账户汇率的选用是否符合有关规定,且前后期保持一致。
②检查资本折算汇率差额的计算是否正确,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检查财产重估增值
①检查财产重估的原因,财产重估是否经有关部门批准。
②检查财产价值是否经法定评估机构评估并经有关部门确认。
③检查财产重估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3.检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是否按照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报经批准,并在有关部门办理增资手续。
1.取得或编制未分配利润明细表,复核其加计数是否准确,并与明细账、总账和报表有关项目进行核对。
2.检查明细账、记账凭证及原始凭证
(1)检查当期利润分配是否合规、正确
①索取被审计企业董事会或股东大会关于利润分配的决议,检查利润分配顺序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分配会计处理是否及时、正确。
(3)检查增加或减少实收资本(股本)的会计处理是否及时、正确,实收资本(股本)的余额是否正确。
(4)检查外币出资的外币折算是否符合规定,外币折算差额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4.检查实收资本(股本)是否已在会计报表中恰当披露。重点检查是否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1)采用股份有限公司形式的
①股本的种类、各类股本金额及股份发行数额、每股股票的面值。
4.完成未分配利润审定表。
③检查当期转入的税后未分配净利润(或亏损)。
(2)检查转入的当期税后净利润(或亏损)的结转数是否正确。
(3)检查和分析累计未弥补亏损的原因,及其是否真实、合规。
3.检查未分配利润是否已在会计报表及附注中恰当披露。检查是否披露可能对报表使用者的判断产生重要影响的事项,如受到分配限制的未分配利润的金额等。
2.检查明细账、记账凭证及原始凭证
(1)检查盈余公积的形成
①结合利润及利润分配的审计结果,检查盈余公积计提基数是否正确、合规。
②检查盈余公积提取的顺序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需经批准的手续是否完备。
③检查盈余公积提取比例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有无多提或少提的问题。
④检查盈余公积提取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资本公积审计程序表
被审计企业:页次:
审计程序
执行情况说明
工作底稿索引号
1.取得或编制资本公积明细表,复核其加计数是否准确,并与明细账、总账和报表有关项目进行核对。
2.检查明细账、记账凭证及原始凭证
(1)检查捐赠
①检查接受捐赠的资产是否办理财产移交手续,是否拥有所有权或使用权等证明文件。
②检查入账价值是否合理、会计处理是否正确。重点检查以现金捐赠的,是否以实际收到的捐赠款入账;以实物捐赠的,是否根据实物的发票、报关单、有关协议以及同类实物的国内、国际市价等资料确定的价值入账;以无形资产捐赠的,是否办理了法律手续、接收相关技术资料,计价是否合规、合理。
(1)检查出资方式、出资币种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2)检查投入的现金是否已确实存入企业的开户银行,并与银行进账单进行核对。
(3)检查投入的实物评估、确认的合法性,验收手续的合规性,并应检查其所有权是否确属投资方。
(4)检查投入的无形资产是否具有相应的证明文件,有关的技术资料是否已办妥接
收手续,无形资产的价值是否经法定机构评估。吸收投资者无形资产(不包括土
②本会计期间内发行的股票和可转换债券涉及所有者权益的重大事项,如特殊的股利分配权、转换权利、转换条件等。
③股票股利和购回股本的金额。
(2)采用其他公司组织形式的
①实收资本期初至期末间的重要变化,如所有者的变更、注册资金的增减、各所有者出资额的变动等。
5.完成实收资本(股本)审定表。
索引号:
(审计机关名称)
(2)检查盈余公积的使用
①检查盈余公积用于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是否经授权批准,数额是否准确,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②检查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是否按法定程序报经批准,转增资本金后,企业的法定盈
余公积金是否低于注册资金的25%。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③检查盈余公积用于支付股利,是否符合有关规定,并按法定程序报有关部门批准。会计处理是否正确。
索引号:
(审计机关名称)
实收资本(股本)审计程序表
被审计企业:页次:
审计程序
执行情况说明
工作底稿索引号
1.取得或编制实收资本(股本)明细表,复核其加计数是否准确,并与明细账、总账和报表有关项目的余额进行核对。对于股份制公司,应与公司股东登记簿进行核对。
2.索取法定验资机构对实收资本(股本)的验资报告、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的批准文件及公司合同章程、股东大会和董事会决议中有关注册资本的规定,检查投入资本是否真实存在、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记录完整
④检查公益金用于职工集体福利支出的,是否经授权批准、原始凭证是否合规齐全、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按规定将公益金转入一般盈余公积金。
5.检查盈余公积是否已在会计报表及附注中恰当披露。
6.完成盈余公积审定表。
索引号:
(审计机关名称)
未分配利润审计程序表
被审计企业:页次:
审计程序
执行情况说明
工作底稿
索引号
4.询问管理人员并收集相关证据,检查资本公积记录是否完整。
5.检查资本公积是否已在会计报表及附注中予以恰当披露。
6.完成资本公积审定表。
索引号:
(审计机关名称)
盈余公积审计程序表
被审计企业:页次:
审计程序
执行情况说明
工作底稿索引号
1.取得或编制盈余公积明细表,分别列示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和法定公益金,复核其加计数是否准确,并与明细账、总账和报表有关项目进行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