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多动症的心理治疗
目前对多动症的治疗主要是药物治疗。
所选用的药物大多是一些精神兴奋剂,如哌醋甲酷、右旋苯丙胺;苯异妥因等,这类药物的副作用不很严重,服用后可使患儿注意涣散状况有所改进,攻击性行为减少。
但仅靠药物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这种病症原本就存在着生理及心理的多重病因,所以在使用药物疗法时还需要结合一系列的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方法
1.自我控制训练
这一训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一些简单、固定的自我命令让患儿学会自我行为控制。
例如出一道简单的题目让患儿解答,要求患儿命令自己在回答之前完成以下四个动作:停------停止其他活动,保持安静;看------看清题目;听------听清要求,最后才开口回答。
这一方法还可以用来控制患儿的一些冲动性行为。
例如带孩子过马路时,要求在过马路之前完成停、看、听等一系列动作。
由于在训练中,动作命令是来自于患儿内心,所以一旦动作定形,患儿的自制力就能大大提高。
在进行自我控制训练中要注意训练顺序,任务内容应由简到繁,任务完成时间应由短到长,自我命令也应由少到多。
2.放松训练
用这一方法来治疗儿童的多动行为是近年来的一种新尝试,效果颇佳。
由于多动症患儿的身体各部位总是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如果能让他们的肌肉放松下来,多动现象就会有所好转。
放松训练可采用一般的放松法,或使用在有关医生指导下的生物反馈法。
训练时间要集中,可以一连几天,从早上一直训练到晚上,其间除了患儿吃饭、休息外,其余时间都按计划进行训练。
在施行放松训练时,每小时放松15分钟,患儿一达到放松要求就给予物质奖励。
其余45分钟可安排患儿感兴趣的游戏,但一到放松时间就必须结束游戏。
3.支持疗法
这一疗法单独使用效果并不明显,主要是与其他治疗相结合,用来帮助患儿解脱受挫折以后的情绪抑郁和由学习困难而导致的自尊心不足。
在实施过程中,父母和教师要对患儿进行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一旦病情有所好转,就给予奖励。
药物治疗方法
【中药治疗】
我国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采取中药进行滋阴补肾为主,但是中药易造成儿童脏器发育不均,甚至出现性早熟。
而且疗效不确切,见效慢,疗程长,易损伤肝肾;所以这种方法只能暂时缓解却无法铲除病根。
【西药治疗】
西药治疗主要是采用成人精神类药物控制症状,但是这种方法只能暂时缓解却无法铲除病根,长期服用成人精神类药物还可导致药物依赖、耐药、抑郁等情况,并严重损害患儿肝肾功能,导致微量元素缺乏,进一步加重病情,影响孩子正常发育。
所以说,西药治疗虽见效快,但治标不治本,毒副作用大。
比如说中枢神经兴奋剂(例如利他林)等运用较广泛的治疗手段,是属国家严格控制使用的药物,有潜在的引起药物依赖风险,治疗依从性比较差。
【整合平衡疗法】
这种方法使用了远红外纳米及生物磁疗技术,通过调节大脑神经递质的平衡,使多动症在根源上治愈,因为是外用贴剂,所以能够避免内服药物的毒副作用,而且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并可用于治疗有共病的患者如合并抽动症、焦虑症等。
注意事项
对待多动症患儿,除了实施药物治疗和专门脑心理训练外,家长和教师还要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疾病性质。
克服对患儿粗暴、冷淡、歧视的态度,做到相互协作,耐心而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2)要求适当。
一开始对患儿的要求不能与一般孩子一样,只能要求将他们的行动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随后再慢慢提高要求。
(3)满足患儿的活动需要,对他们过多的精力要给予渲泄的机会。
可指导他们参加跑步、踢球等有系统程式的体育训练,同时要劝止一些攻击性行为。
(4)做到生活规律化。
家长、教师督促患儿遵守作息制度。
在儿童吃饭、做作业时,家长要控制环境,不要主动去分散他们的注意,以培养患儿一心不二用的好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