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秋季学期高二职高语文期中试题
(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
一、选择题。
(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
1.下列词语中,与加点字的注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鲜.xiān:鲜红新鲜屡见不鲜鲜为人知
B.强.qiǎng:坚强牵强强词夺理博闻强识
C.供.gōng:供给供应提供供不应求
D.当.dāng: 当家当代门当户对安步当车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清清爽爽敷衍款待惦念嘱咐
B.干干净净抚养殷勤好象候车
C.不辞劳苦搜索铜活高粱欢渡
D.爱屋及屋挣扎筹划安详揉和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
A.我以为自己听错了,高原之上,哪里有柴?!
B.我很奇怪,红柳为什么不找个背风的地方猫着呢?
C.没有绿色哪有生命,没有生命哪有爱情,没有爱情哪有歌声?
D.我大惊,说红柳挖了,高原上仅有的树不就绝了吗?
4.下列各句中,比喻修辞手法运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红柳的根像一柄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逶迤的边缘。
B.他唱的歌曲韵味醇厚,像新茶,像陈酒,像大地。
C.红柳的枝叶在灶膛里像闪电一样,转眼就释放完了。
D.远方的几个小岛,在海浪的摇篮中想一个个可怜的宝宝。
5.在下面句中横线处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是()
小屋的光线——富于科学的时间性,——富于浪漫的文学性。
A.虽然……但是…… B.只有……才……
C.既……也…… D.不但……而且……
6.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适宜心灵散步,眼睛旅行,也就是古人说的赏心悦目
....。
B.他以身试法
....,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去劝导别人。
C.每个夜幕深垂的晚上,山下亮起灿烂的万家灯火
....,山上闪出疏落的灯光。
D.老师深情地说:同学们,你们是明日黄花
....,是祖国的未来呀!
7.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
B.水生植物之所以能够生活在水里而不腐烂,是因为它们能在水中呼吸,有抗腐烂的能力。
C.这时需请来最有气力的男子汉,用利斧,将这活着的巨型根雕与大地最后的联系一一斩断。
D.我国鸟类工作者经过十余年的考察已查明,先后在贵州高原的鸟类多达417种。
8.下列各句中,对修辞手法辨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山长久地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聆听狼的嗥叫。
(拟人)
B.这位女市长开着“霸道”,因违规驾驶,轧死了一名学童。
市民们非常愤慨。
(借代)
C.这样一座山看起来就好像什么人给了上帝一把大剪刀,叫他成天只修剪树木,不做其他事情。
(比喻)
D.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馒头的香味来了。
(比喻)
9.下列对小说这一文学样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刻画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展开和对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对生活的认识和作者的情感。
B.典型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是小说的三个要素。
C.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运用的最多的是议论和抒情。
D.小说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中心思想。
故事情节的发展,一般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10.下列各句中,不属于描写的一句是()
A.父亲的寡姐跟我们一块儿住,她吸鸦片,她喜摸纸牌,她的脾气极坏。
B.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C.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地时候,母亲的手就像冰一样的凉,脸上没有血色——那是阴历四月,天气很暖。
D.我请来三姐给我说情,老母含泪点了头。
二、填空题。
(每题2分,共20分)
11.读书破万卷,。
1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13.相逢何必曾相识,?
14.天生我材必有用,。
15、,唯有饮者留其名。
16、多情自古伤离别,。
17、,。
卷起千堆雪。
18、闻道有先后,。
19、书生意气,。
20、千呼万唤始出来,。
三、阅读题。
(20分)
关于父亲的故事(节选)
范春歌
①我读高中的时候,有一年校园翻建校舍。
下课后趴在教室的走廊上观看工人们忙碌地盖房子,成为我在枯燥的校园生活中最开心的事。
班上的同学渐渐注意到,工程队里有一位满身泥浆的工匠常常来到教室外面,趴在窗台上专注地打量我们,后来又发现,他热切的目光似乎只盯着前排座位上的一个女孩子。
还有人发现,他还悄悄地给她手里塞过两只热气腾腾的包子。
②这个发现使全班轰动了,大家纷纷询问那个女孩子,工匠是她家什么人?女孩红着脸说,那是她家的一个老街坊,她继而恼怒地埋怨道“这个人实在讨嫌”,声称将让她的已经参加工作的哥哥来教训他。
大家觉得这个事情很严重,
很快报告了老师,但从老师那里得到的消息更令人吃惊,那位浑身泥浆的男人是她的父亲。
继而,又有同学打听到,她的父亲很晚才有了她这个女儿,这次随工程队到学校来盖房子,不知有多高兴。
每天上班来单位发两个肉包子做早餐,他自己舍不得吃,天冷担心包子凉了,总是揣在怀里偷偷地塞给她,为了多看一眼女儿上课时的情景,常常从脚手架上溜下来躲在窗口张望,没少挨领导的训。
但她却担心同学们知道父亲是个建筑工太掉份。
③工期依然进行着。
有一天,同学们正在走廊上玩耍,工匠突然跑过来大声地喊着他女儿的名字,这个女同学的脸色骤然变得铁青,转身就跑。
工匠在后面追,她停下来冲着他直跺脚:“你给我滚!”工匠仿佛遭到雷击似地呆在了原地,两行泪从他水
泥般青灰的脸上滑下来,稍顷,他扬起了手,我们以为接下来将会有一个响亮的耳光
从女孩的脸上响起。
但是,响亮的声音却发自父亲的脸上,他用手猛地扇向了自己。
老师恰恰从走廊上经过,也被这一幕骇住了,当她扶住这位已经踉踉跄跄的工匠时,工匠哭道:“我在大伙面前丢人了,我丢人是因为生出这样的女儿!”
④那天女孩没有上课,跟她父亲回家了,父亲找女儿就是来告诉她,母亲突然发病。
⑤不知为什么,那年翻修校园的工期特别长。
工匠再也没有出现在校园里,女孩也是如此,她一学期没有念完就休学了。
有一次,我在街上偶然遇见了工匠,他仍然在帮别人盖房子,但人显得非常苍老,虽然身上没有背一块砖,但腰却佝偻着,仿佛背负着一幢水泥楼似的。
⑥儿女对父亲的伤害是最沉重的,也最彻底,它可以让人们眼中一个大山般坚强的男人霎然倒地。
同样的道理,儿女的爱和尊重,能让一个被视为草芥的父亲像山一般挺立。
21.作者描述这段故事时,运用了语言、动作、外貌和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使得人物形象真实可信。
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1)她继而恼怒地埋怨道:“这个人实在讨嫌!”____描写(2分)(2)为了多看一眼女儿上课时的情景,常常从脚手架上溜下来躲在窗口张望,没少挨领导的训。
____描写(2分)
22.这则故事展示了一位吃苦耐劳、悉心照顾女儿的慈父形象。
从哪些细节中可以看出父亲对女儿的关爱?至少列出两点。
你觉得这样的关爱对吗?(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第⑤段中工匠“虽然身上没有背一块砖,但腰却佝偻着,仿佛背负着一幢水泥楼似的。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作者为什么说“儿女对父亲的伤害是最沉重的,也最彻底”?(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应用文写作。
(10分)
李伟同学前天下午在操场上打篮球不慎将手表弄丢了,请代为李伟同学写一份启事,帮助他找回丢失的手表。
(要求格式正确,语言简洁)
五、作文题。
(60分)
铁是热的,水是冷的,把铁扔进水里,水就跟铁较量着——水想使铁冷却,铁想让水沸腾。
生活就像这盆冷水,人就好比这块热铁,如果你不想被水冷却,就得让水沸腾。
如果你不想让平庸生活“冷却”你的斗志,你就得用汗水和激情把人生这盆冷水煮沸,你对生活的冷漠,只能毁了你自己。
请以“如何对待生活”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立意自定,不少于700字。
2013年秋季学期高二职高班语文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C
4.B
5.C
6.C
7.D
8.D
9.C 10.A
二.填空题。
(略)
三.阅读题。
21.(1)语言(2)动作
22.听说要到女儿的学校去做工,他高兴得不得了;为了女儿他可
以不吃早餐,可以忍受领导的训斥。
这样的关爱实际上是溺爱,他对子女的教育是失败的。
23.说明父亲对子女的教育失败而绝望的心态,从此他背起了沉重
的思想包袱,几乎被压弯了腰。
24.因为子女对父亲的伤害,会摧垮父亲的梦想和希望,使得他一
生的目标彻底丧失。
四.应用文写作。
(略)五.作文。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