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堰工程施工方案三篇篇一围堰工程围堰工程施工方案施工方案第一章编制说明1.1工程概况该河道工程位于XX工业园区,岛四周采用扶壁式钢筋混凝土驳岸,驳岸总高度6.6m,小岛四周驳岸总长度255m。
工作内容包括场地取土,抽水,堆岛区清淤、堆岛、围堰维护财块内取土期间场地排水,斜塘河清淤,围堰拆除前的维护和抽水,围堰拆除,清理,恢复河道原状。
小岛四周驳岸驳岸施工。
1.2施工工期、质量标准施工工期本工程计划于XXXX年8月30日开工,XXXX年5月15日完工。
合同工期259日历天。
质量标准合格。
1.3施工总平面布置根据招标工程量清单说明,建设单位提供场内道路,临时办公、生活等基础设施。
施工单位修筑通往小岛的临时道路及材料、工具仓库等临时设施。
1.3.1施工用电、用水布置(1)本工程主要施工用电为2台水泵、砼施工机械、钢筋加工机械等用电。
根据招标文件精神,工程施工用电由当地电网接入,与供电部门签订供电协议。
(2)接电通过电线架空敷设,采用三相五线制布置,进入施工现场设置的总配电箱,安装好电度表,施工现场用电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88规定执行实施。
沿线用电采用380V低压线,接至施工区域,根据现场开阔空旷条件,需分段接入。
(3)另配30KW柴油发电机组1台,作为备用电源。
(4)生活用水由邻近自来水厂给水管网接口接入,生产用水用河水。
1.3.2通讯系统项目经理部安装一台程控电话机,作为对外联络通讯工具。
主要管理人员配备手机,方便联络。
1.3.3临设搭建(1)工程项目部及生活用房工程项目部及生活用房由业主提供。
(2)堆场和仓库在小岛附近,设机械停放场地、钢筋车间、工具仓库等。
(3)场外标牌标牌按规定尺寸制作,在指定地点树立。
施工铭牌2块,分别位小岛及标段搭临处。
工程文明施工牌1块。
防火须知牌1块。
安全无事故累计天数牌1块。
工地主要管理人员名单牌1块。
(4)专用警示牌施工情况告示牌,沿线布设。
交通标志牌,在交通要道口布设。
安全警示牌,在施工现场及交通要道口布设。
第二章主要施工方案和技术保证措施2.1围堰施工本工程围堰施工拟采用双排钢板桩围堰,围堰分两条、长度约150米,设计顶宽3.5米,顶高程高出常水位2米,钢板桩内侧挂竹帘片和防渗土工布,内侧填筑粘土。
两侧进行填土加固,填土顶高程暂定▽3.2m,迎水面坡度12,背水面坡度12.5。
2.1.1插打钢板桩前的准备工作1、钢板桩经过装卸、运输、会出现撞伤、弯扭及锁口变形,钢板桩在施工前必须进行检查。
2、插打钢板桩的定位根据设计位置进行定位,双排钢板桩间距3.5米,单排钢板桩桩间距暂定0.8米,钢板桩长度15米,单根钢板桩打入原土深度不少于10米。
2.1.2施工工艺1、钢板桩的吊运插打钢板桩由运输船运至水上浮吊作业范围之内,由浮吊吊起插正,然后开启振动锤一边振动,一边插打。
2、钢板桩围堰的整体连接及填土在钢板桩打桩结束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整体连接,并挂竹帘片和土工布,围堰填土前先清理围堰区域内的淤泥,再进行回填粘土,回填粘土尽量现场取土,如现场土质不合格,方可采用外进土。
3、围堰内侧填土结束后,进行两侧填土。
填土符合设计要求。
2.2河道排水1、施工围堰完成后,架设2台22KW浊流泵将河水排出。
2、河道排水结束后,在河道中间沿河道开挖一条排水沟,在围堰附近各开挖一个集水坑,将排水龙沟内的水汇入集水坑,用潜水泵将集水坑内积水排入外河内。
3、初期排水1抽水平台布置在围堰上,河道排水面积不大,约有30000m2,安排两台泵抽水,布置两个抽水平台。
2排水量的计算排水面积约30000m2,平均水深3m,排水量V30000390000m3,考虑围堰渗水的影响,取积水系数K1.1,计划抽水时间5天,按Q1.190000/120750m3/h配备抽水机。
31台22KW潜水泵抽水量为400m3/h,两台水泵正好满足排水要求。
2、施工期间经常性排水本工程施工期间,考虑围堰渗水、施工弃水、混凝土养护水及雨水等因素,必须经常性排水。
因此,集水坑处安装两台5kw抽水泵备用。
2.3清淤及土方开挖工程2.3.1概述本工程土方施工包括河道清淤,挡土墙基坑开挖,筑岛填心土方施工等。
7.2淤泥、土方开挖施工1、施工流程施工准备施工道路布置分层开挖到建基面人工修整基础基础验收测量放样否2、定位放样根据地质情况严格按设计要求及施工规范定出放坡率,放出边桩,再按照基础尺寸、深度确定基坑开挖尺寸,为便于立模,一般每边加宽0.5m~0.8m。
3、施工道路1布置原则a.尽量做到一路多用,即土方开挖施工、驳岸施工、填土施工等都可以使用。
b.能够保证两部车同时行驶。
c.能够保证雨天路面仍可行驶。
2施工道路布置根据以上原则,施工道路布置如下沿驳岸外侧布置一条施工道路,宽为6m,长度255;沿河道中心线修筑两条施工道路,长度约500m。
4、淤泥及湿土开挖淤泥及湿土开挖采用推土机与反铲挖掘机配合施工,装车后运到场外,另行处理。
5、基坑开挖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和人工开挖相结合。
基坑开挖形式采取斜坡式。
开挖时控制边坡坡度,保持边坡稳定。
基坑开挖施工措施1坑顶四周距坑缘适当位置处设截水沟、防止雨水侵入。
2根据地质、气候条件确定坑顶动载位置,根据需要加宽护道、加强支护,动载距坑缘间至少备有1m宽的护道。
3基坑弃土弃于指定用地范围内,并弃于水位线以上,弃土脚按设计进行防护。
用于回填的弃土堆至坑缘距离不小于基坑深度。
4开挖后及时进行基础施工,避免基底长期暴露。
基底地质情况与设计不符时,及时通知设计单位采取相应措施。
5、基坑支护和排水1基坑开挖过程中,遇到不稳定的含水土壤,放坡开挖无法保持边坡稳定,受地形条件制约无法放坡开挖时,制定可行性支护方案。
加强坑壁稳定,确保施工安全。
2本工程所在地雨量充沛,地下水丰富,基坑开挖前,根据地质水文、气候等条件,制定可行性防水措施,备足抽水设备,及时排除坑内积水。
基坑排水采用汇水井法,开挖中不停止抽水,抽水能力为渗水量的1.52倍,排出的水要防止回流、回渗。
6、地基检验基坑开挖接近设计标高时,采用人工清底至设计标高。
对基底平面位置、尺寸、标高、基底承载力、基底稳定性、基坑侧壁和基底是否有隐蔽性暗河进行隐蔽工程检查,经监理工程师检查确认签字后,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否则按设计图纸或监理工程师指令进行基底处理。
2.4筑岛填土施工2.4.1准备工作(1)进行土料取样,做好标准击实试验和土样分析。
(3)清除淤泥、耕植土、积水等并平整。
(4)测出填前标高,在桩上标明填筑高度。
(5)在施工之前,准备好各种施工记录表和检验表,做好填前施工记录和报检资料。
2.4.2填筑施工(1)填筑土方分层施工,每30cm一层,压实度要求达到90。
(2)对填料采用机械挖、装,自卸车运输的机械化施工,计算每车土方数量,以确定每车土方能填筑路基面积,并用石灰线在填筑路基面上打出方格网,严格按方格网倒土控制松铺厚度。
(3)摊铺采用机械摊铺,先用推土机粗平,再用平地机进行整平,填土松铺厚度40cm,铺设厚度利用挂线严格控制。
(4)施工时在填筑表层做好2的双向坡,并采取相应的防水措施,确保路基不受积水浸泡。
做好临时排水系统应与设计排水系统结合,避免冲刷边坡,勿使路基附近积水。
(5)碾压压实碾压前实测含水量,使其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内压实,若含水量大于2,应摊铺晾晒,若含水量小于2应加水渗透,碾压时采用静载18T的振动压路机碾压,第一遍先静压,然后由慢至快,由弱振至强振,碾压时压路机的行驶速度开始时宜用慢速,最大速度不超过4km/h,碾压应由两边向中间,轮迹重叠处不小于1/3轮宽。
2.4.3压实度检测(1)填土压实度采用灌砂法(或环刀法)检测。
(2)施工过程中,每一压实层均检验压实度,检测频率为每1000m2检验2点,不足1000m2时检验2点。
2.4.4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度。
2.4.5施工注意事项1、含草皮、生活垃圾、树跟、腐植质的土严禁作为筑岛填料。
2、有机质含量大于5的土,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含水量不适宜直接压实的细粒土,不得直接作为筑岛填料;需要使用时,必须采取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经检验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
3、填筑须分层填筑压实,每层表面平整,坡度合适,排水良好。
5.3驳岸施工5.3.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放样→基坑开挖→垫层浇筑→二次放线→钢筋加工与安装→模板安装→混凝土浇注→混凝土拆模→混凝土养生→基坑回填及清理场地。
自检互检专检监理工程师兼职质量下道工序兼职质专职质量合格合格合格5.3.2基坑开挖按照施工图设计的尺寸,准确测量放样,并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随即进行基坑开挖。
开挖基坑采用挖掘机开挖,辅以人工修整的方法。
基坑底边要比设计断面每侧放宽0.5m,人工整平,打夯机夯实,坑底铺设10cmC10素混凝土调平层,作为底模,施工时注意垫层外轮廓应比承台外轮廓大10cm。
当基坑有水时,基坑底边比设计断面每侧多放宽 1.0m,加设集水沟和集水井。
将地下水集中在集水井,再用潜水泵抽出坑外。
基坑开挖后,请监理工程师对基槽进行验收。
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5.3.3测量放线在垫层砼强度达到4MPa以上时,可以进行驳岸定位放线,在放线时,除必须精确将驳岸的外轮廓线放出来外,还应将扶壁中心及扶壁外轮廓线放出。
5.3.4钢筋安装(1)一般要求据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编制钢筋采购供应计划,所有钢筋品种规格均应依据设计图纸要求执行。
进场钢筋应出具合格的质保书并按要求进行原样试验,同时对进场钢筋还需进行碰焊试验及焊接试验,以确定焊接方式及选用适合的焊条。
所有的进场钢筋均应分类堆放整齐,并挂牌标识,钢筋应保持清洁无锈蚀,锈屑、氧化皮、油脂、泥土、油漆、滴下的砂浆以及盐类或其他任何污染均要清除干净。
所有钢筋均必须架空150mm以上堆放,场内排水畅通。
应根据设计图及规范要求绘出钢筋放样图,并给现场质检工程师及监理工程师检验批准。
钢筋加工应符合设计尺寸要求及规范的误差标准,所有加工好的钢筋必须挂牌标识,并堆放整齐且不使之变形。
钢筋现场绑扎时应排列均匀,位置正确,支撑牢靠(以钢筋支撑环支撑、平板钢筋网支撑环间距1米、墙体支撑环间距2米)所有绑扎点必须交叉扎牢,端头弯入砼内。
钢筋绑扎时,如底部砼有锚筋的,应将锚筋与面层钢筋焊接。
钢筋保护层应按设计要求执行,保护层垫块用与砼同标号的砂浆块制作。
绑扎好的钢筋须报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砼浇筑。
(2)钢筋制作。
钢筋砼结构用的钢筋,其种类、钢号、直径均应符合施工详图规定,并经过材质试验。
施工中如有代换需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并符合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钢筋的切割、弯曲除监理另有规定外,应遵照规范执行。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漆、油污、锈皮、鳞锈等清除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