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浦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与社会试题温馨提示: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
本科目为闭卷考,时间为60分钟,请认真审题,看清要求,仔细答题,祝你成功。
问题卷、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50分)1. 埃及金字塔、《汉莫拉比法典》、泰姬陵、这些内容反映的历史主题是()A.古代罗马文明 B .古代希腊文明C . 阿拉伯文明D .上古亚非文明2. 在美国西点军校,一个两千多年前的中国人提出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思想受到了学员的追捧。
这个人是()A.孙膑B. 孙武C.韩非子D . 孔子3 •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太阳历制定的依据是()A.日出日落的变化 B .月亮圆缺的变化C .尼罗河水涨落的变化 D. 植物生长的变化4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这标志着下列哪一制度的出现()A .禅让制B .王位世袭制C .分封制D .种姓制5. 西周统治阶级以哪些制度为工具,巩固其统治()①分封制②县制③古代礼乐制度④世袭制A 、①③B 、②③C 、①④D 、②④6. 既是春秋五霸又是战国七雄的诸侯国是①齐②燕③楚④赵()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7. 西方有一句谚语说:“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
”希腊的“辉煌”主要得益于()A.种姓制度B.雅典民主政治C. 中央集权制D.君主立宪制8.有一个欧洲人,他不出国,就能游览地中海沿岸各地风光。
你认为他应该生活在什么时期A.罗马帝国时期B.罗马共和国时期C. 古代埃及D.古代希腊9.843年,繁盛一时的查理曼帝国一分为三,这三个国家分别是()①法兰西②德意志③意大利④英吉利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10.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这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 )学派的思想主张。
A.道家B. 法家C.墨家D.儒家13 •小凌同学代表小组发言时说: “这是个独特的民族,它是战争狂徒,用战车把宗教传播到西亚、北非等地,穆斯林的足迹从此遍及四方;它又是文明使者,用嘴巴将东西方文化传承、传播,某 种数字因此冠上它的大名。
”这个“独特民族”指的是 () A .古代埃及B.古代希腊C.古代罗马 D .古代阿拉伯14. 穆罕默德曾说过:“寻求真理,哪怕远在中国。
”这句话说明 ()A •中国的真理更具有吸引力B.阿拉伯文化来源于中华文化C •阿拉伯人经常以文化交流为幌子进行对外军事扩张D.阿拉伯人对文化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15. 王之涣《凉州词》:“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玉门关以西的地方在汉朝时称为 () A.大秦B.西域C .安息D .新疆16. 下列成语典故中属于秦末农民起义时的有 ()A.揭竿而起B.约法三章C . 三过家门而不入 D.破釜沉舟17. 东汉时期,我国涌现出众多优秀的科学家,他们创造了灿烂辉煌的科学成就,对世界文明产生 了重要影响。
以下关联错误的一项是( )A.蔡伦一一改进造纸术 B .张衡一一写成《九章算术》一书 C.华佗一一制成“麻沸散”D.张仲景一一写成《伤寒杂病论》一书18.《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①商汤灭夏②齐桓公称霸 ③商鞅变法 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19. 汉初西汉政府对匈奴采取“和亲”政策,到汉武帝时却大力反击匈奴的原因有( )①经济繁荣,国力强大②巩固西汉的政权③为了吞并匈奴④确保北部边疆的安宁A.适应了当时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B. 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正统思想C.被当时每一个国君所接受D.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发展的重要源泉12.史书记载,西周“兼制天下,立七十-国。
与“立七十一国”相关的制度是( )A.世袭制 B .禅让制 C分封制 D .郡县制11.上题中的这一学派对我国后世影响很大,这主要是因为这一学派( )A.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20. 今年是农历马年,右图中“马”字作为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规范文字,它的字体是()矯A .大篆B .小篆C .隶书D .行书21.下列有关中国古代一些朝代更替呈现正确的是()-4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D .②③④2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 )A 、赤壁之战B 、楚汉战争义23..汉朝时中原和西域来往使者络绎不绝,交往中不仅扩大了人们的地理视野,也丰富了人们的物 质生活。
下列物产最初从西域传入中原的是( )A.葡萄、石榴、水稻 B .核桃、葡萄、小麦 C.葡萄、核桃、石榴D•水稻、石榴、核桃24. 在历史与社会的课堂上,同学们围绕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执政措施展开了积极的讨论,以下观点 中正确的是()①秦始皇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封建皇帝,他所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②汉武帝颁布并推行的“推恩令”,大大削弱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 ③秦始皇和汉武帝都非常重视在思想文化上的统治④汉武帝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 公元前60年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府, 从此西域正式纳入西汉的版图。
A 、①②④ 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③25.“丝绸之路”是中外联系的纽带,沟通中西的桥梁,被称为流动的“文化运河”。
以下不能说明这一结论的是()A 、中国的冶铁技术传到西方B 朝鲜的音乐传入中国C 中国的丝绸制品转运欧洲D 西域的葡萄传入中国二.非选择题(共 6大题,共50分)26•阅读下图,结合大河文明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0分)①战国T 秦 ②秦T 汉③夏T 商 ④春秋T 西周 C 陈胜、吴广起义D 绿林起(1)A处的文明古国是________ ,它发源于尼罗河。
___________ (建筑)是该国文明的象征。
(2分)(2)B处为古代西亚的“新月沃土”,公元前18世纪___________ 统一该地。
在文化上当地人们发明了 ________ 文字。
(2分)(3)C处为古印度,这里曾出现了一种严格划分社会等级的__________ 制度,后来为反对该制度, 诞生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__________ 。
(2分)(4)D处是古中国,母亲河有________ 和__________ 。
(2分)(5)A、B C、D四大文明古国在地理环境上与古希腊文明有着怎样明显不同?(2分)27、读下图,完成相关题目。
图B 图C图A(1)上述三副图分别是哪一种宗教的建筑风格?(3分)图A ___________________ 图B ____________________ 图C ___________________(2)请写出A B两个宗教的发源地和创始人。
(4 分)其中C 宗教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中原地区的?(1分)(3)说一说三大宗教成为世界性宗教的原因?(2分)28.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日本)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
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材料二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
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授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3。
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请回答:(1)以上两则材料所描述的是什么历史事件?(1分)(2)材料一反映了这次改革的哪一历史背景?(2分)(3)材料二描述的是哪一方面的改革?有何影响?(3分)(4)推动这次改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5)日本因为善于学习而跻身世界强国之列,这对我们有什么启示?(2分)29. 材料一:臣(李斯)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异)方,指意不同,人君就无法维持统一。
诸不在六艺(六经)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举贤良对策》(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用一句话概括材料二中董仲舒的观点。
(2分)(2)两则材料中措施的执行有何共同目的?(2分)(3)汉武帝是怎样大力推行董仲舒的观点?(2分)这对后世儒家学说的地位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4)除了思想上汉武帝在政治上又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2分)30. 为了弘扬中华文化,某中学的同学组织了对“丝绸之路”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并完成相关问题的探讨:材料一(1)左图中所示路线最早开辟于 _________ (朝代)(1分),为开通此路线作出重大贡献的人物是_________ (1分)。
图中A是_________ (1分)B是________ (1分)(2)对于右图中斜线覆盖的区域,西汉政府采取了怎样的措施?(2分)这一措施实施有何历史意义?(2分)材料二:在汉代的城市街头就能看到古罗马的魔术表演, 唐代朝廷上下,非常流行的马球游戏就是从波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除了丝绸,中国的陶瓷、铁器、漆器等商品出现在西方,而西方商人把毛皮、香料、药材、珠玉等物品传入中国。
材料三:2014年6月22日,由中哈吉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路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首例跨国合作、成功申遗的项目。
(3)结合以上材料,说说丝绸之路被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
(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