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备课教案-第3单元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同步备课教案-第3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单元所选古诗文,或记事,或记游,或状物,或抒情,语言优美凝练,闪烁着古人的思想、智慧,内涵丰富,给人以美的熏陶和感染。

《桃花源记》以武陵渔人行踪为线索,描绘了一个景色优美、生活和谐、民风淳朴的世外桃源,表达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小石潭记》记叙了作者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作者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之情。

《核舟记》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描写了“核舟”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景物的特点,赞美了刻舟者的精巧技艺,同时也高度赞扬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诗经〉二首》中的《关雎》写一个男子思念、追求一个女子的过程,写了他求之不得的焦虑和设想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的追求;《蒹葭》写了主人公追求所爱而不及的惆怅与苦闷。

“写作”的内容是“学写读后感”,旨在让学生通过写读后感,深刻理解作品的内容、主旨。

“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是“古诗苑漫步”,旨在让学生通过搜集、诵读古诗,提高鉴赏古诗的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名著导读”以《傅雷家书》为例,讲解了选择性阅读的一些方法。

“课外古诗词诵读”提供了四首古诗,旨在进一步增强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家、作品,掌握文言常用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文言句式。

2.把握作品内容,体会写作技巧,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欣赏文中优美的语言,培养文言文语感,能够理解、品读经典篇章。

过程与方法1.反复诵读,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辨析几种常见的文言现象。

2.借助工具书,自主翻译文言文,理清文章层次,把握文章的大意。

3.理解文言文记叙(说明)的顺序、详略,体会文章优美、精练的语言,品味诗中的意境。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品味诗文中的意境。

2.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把握作品内容,体会写作技巧,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品味优美的语言,领会诗文丰富的内涵。

教学措施
1.反复诵读,品味诗文语言。

在读中增强语感,品味语言,发挥想象和联想,体悟诗文蕴含的情感,体会诗文创设的意境。

2.结合句子,掌握重要文言实词、虚词的含义,积累文言句式、特殊句式等,分类识记。

了解作者生平及创作背景,理解诗文内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3.教师灵活运用多媒体设施,创设古诗文教学的课堂氛围,展示学过的同类古诗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引导学生分小组合作探究,理解重要句子,感悟其中蕴含的深意。

课时安排
《桃花源记》2课时
《小石潭记》2课时
《核舟记》1课时
《〈诗经〉二首》2课时
写作学写读后感1课时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1课时
名著导读《傅雷家书》:选择性阅读1课时
课外古诗词诵读1课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