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引言 (2)一、题材比较分析 (3)(一)农村题材 (3)1.陈凯歌的电影——文化反思 (3)2.张艺谋的电影——中国民间风俗影象 (4)(二)都市题材 (5)1.陈凯歌的电影——人文关怀 (5)2.张艺谋的电影——主导纪实 (5)(三)武侠题材 (6)1.陈凯歌的电影——以现实主义手法表现复杂人性 (6)2.张艺谋的电影——以浪漫主义手法表现侠义江湖 (7)二、人物形象比较分析 (8)(一)陈凯歌的电影 (8)1.性格矛盾复杂 (8)2.角色化 (8)(二)张艺谋的电影 (9)1.单一片面的性格 (9)2.类型化 (10)三、电影艺术表现形式比较分析 (10)(一)剧本的改编方式 (10)1.陈凯歌的电影——文化思辨的工具 (10)2.张艺谋的电影——增加物象符号 (11)(二)视觉造型 (11)1.陈凯歌的电影——象征性 (11)2.张艺谋的电影——影象铺陈 (12)结语 (12)摘要:陈凯歌和张艺谋这两位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他们的电影成就很高却风格各异。
通过对他们创作经历的比较分析成长背景对他们电影风格的影响,以及对他们电影的题材、人物形象和电影艺术表现形式三个方面来深入细致的分析他们的电影风格。
题材比较从农村、都市和武侠三类题材分析,陈凯歌的电影农村题材注重对文化的反思,都市题材体现人文关怀,武侠题材则以现实主义手法表现复杂人性;张艺谋的电影农村题材带有浓重的中国风俗影象,都市题材以纪实手法关注人的生活状态,武侠题材以浪漫主义抒写侠义江湖。
从人物形象的比较分析,陈凯歌的电影人物复杂且具有象征性,张艺谋的电影人物单一片面类型化。
电影艺术表现形式比较从剧本的改编和视觉造型两方面分析,陈凯歌的电影剧本改编带有文化思辨意味,视觉造型具有象征性;张艺谋的电影剧本改编习惯增加物象符号,画面影象铺陈。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得出,陈凯歌的电影风格冷峻内敛,带着艺术家的狂和傲,张艺谋的电影风格肆意狂放而又绚丽唯美。
关键词:陈凯歌,张艺谋,电影风格,人物形象,艺术表现Abstract:Kaige Chen and Yimou Zhang this two Chinese fifth-generation director delegate character,Their film achievement very high but of different styles. Based on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experience their writing on their movie style growth background, 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subject matter, on their movie characters and movie artistic form three aspects to thorough analysis of their movie style. Theme from rural, urban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ree themes, Kaige Chen knight-errant films of rural subjects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the culture, urban subject reflect embodied humanistic care, martial arts subjects criterion with realism performance complex human nature; Zhang films rural subjects with a strong Chinese customs images, urban themes to documentary gimmick attention to life state, martial arts subjects romantic express chivalrous arena. From the characters' comparative analysis, Kaige Chen 's movie characters complex and symbolic, Yimou Zhang 's movie characters single one-sided stereotype. Movie art form from a script adapted and compare the two aspects of visual art, Kaige Chen 's screenplay analysis with cultural adaptation, visualmodelling has that speculative symbolic; Yimou Zhang 's screenplay adaptation habits increase object-image signs, screen images elaborate language.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can conclude, Kaige Chen movie style looked inside collect, with the artist's crazy and pride, zhang films style is wanton juefang and flowery aesthetism.Keywords:Kaige Chen, Yimou Zhang,Movie style, The character image, artistic expression引言“文革”结束后,恢复高考制度的北京电影学院迎来了各行各业考进来的年轻人,他们各自怀揣着自己的电影梦想和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感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孕育着中国新一代的电影雏形。
其中的陈凯歌和张艺谋如今在电影上的艺术成就和他们的艺术构想和艺术思维都根源于他们自己宝贵的生活经历和独特的性格特点。
他们以自己的经历为创作源泉,以电影为载体,谱写生命与理想的赞歌。
陈凯歌出身艺术家庭,才华横溢,文学素养很高,他是一位诗人,有着诗人特有的忧伤,总是忧先人之忧。
但是随着历史的变化,“文革”时插队的经历,给了他深刻的记忆,可以看到他作为一个中国知识分子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深度责任感,在文化与自己的人生上做哲人般的思考。
陈凯歌是“文革”之子,在自己的作品中反思,总结经验教训。
张艺谋出身在知识分子家庭,在插队和国棉厂当工人的时候,爱好摄影,这为他以后电影中极致的影像造型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他是以摄影师的身份开始他的电影生涯的。
在电影《一个和八个》中具有开拓性的摄影技巧赢得了电影界的肯定。
在他的电影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认真和执着的精神,什么都要做到最好,甚至有些过分关注细节。
这和他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
年轻的时候种种磨难让他觉得一切得之不易,有机会一定要把事情做到最好。
他居安思危的意识也让他的电影在不断的突破和创新中前进,跟上时代的潮流,切合时代和民众的审美。
张艺谋曾经说,一个好演员改做导演比一个好摄影改做导演要好。
作为导演的陈凯歌和张艺谋都有过做演员的经历,这样的经历使得他们更能了解表达人物内心的方法。
陈凯歌和张艺谋是中国第五代导演的代表人物,是当今中国电影市场的领军人物,并且在如今这个电影的商业市场上仍然以自己独特风格的电影取得票房上的收获。
这两位风格各异的导演,把他们自己的思想和理念注入光影世界里,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在反思中尝试为民众提供参考。
陈凯歌和张艺谋的电影才华有目共睹,但其电影风格各异;他们的电影作品都发人深省,但其思想表达侧重点不同;他们的电影作品都堪称中国电影史的经典,但其电影艺术迥异。
他们曾经都得到过多个国际电影大奖,但观众对陈凯歌导演的《赵氏孤儿》和张艺谋导演的《山楂树之恋》褒贬不一,这其中的美与力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两位导演在电影艺术中建构了许多的经典,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
一、题材比较分析(一)农村题材陈凯歌和张艺谋的处女作应该算是《一个和八个》。
作为第五代电影的开山之作,体现了第五代的创新,开启了中国电影的新纪元。
当时中国刚迎来一个黎明,历经激流暗涌。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他们以知识分子的情怀重新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和在这种传统文化下人们的生存状态,借助电影这门艺术来再现人们的生活。
在题材方面,理所当然的就从最底层的农村着手,各自延伸他们的思想理念,也表现出不同的艺术特点。
1.陈凯歌的电影——文化反思《黄土地》是陈凯歌导演的处女作,也是第五代及其中国新电影最早的开拓性作品及最优秀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它的出现给了观众惊喜,给了中国电影震撼。
《黄土地》将目光投向了黄土地,探索民族精神、传统文化、人生底蕴,从而引发人们对千百年积淀下来的传统文化以及人的生存状态进行深刻的反思。
岁月留给黄土高原的是一片荒凉和沉寂,一望无际的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既代表了勤劳、勇敢、智慧,又体现出落后、贫穷、愚昧,兼具文化的双重象征意义。
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在自然的怀抱中生存、繁衍、迁徙,年复一年延续着人类亘古的生活。
人们既敬爱它,又畏惧它;既想摆脱它,又无法超越它。
“黄土地”称为一种文化的象征,它决定了当地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
它既养育了人,也毁灭了人。
《孩子王》的故事,让人们理性思考了教育、文化的缺失以及对社会造成的影响,它延续了文革后“反思”的传统,并且从教育的角度提出了更加深刻的思考。
人既是生命的依存,又是文化的代表。
人与其他生命的差异,就在于人有文化的特征,被文化的规范和传统所制约,但是却又参加文化的创造。
人的生命过程,在某种意义上,也是文化活动的过程。
人是有生命的,但也是有文化的。
人通过文化来发展,另一方面文化又制约着人的发展。
《边走边唱》的主题是中国人的个人崇拜、理想追求的盲目性。
它延续了文革批判的思路,将电影与哲学思想纠缠在一起,进行文化的反思,试图找寻在这种盲目生活状态下人们活下去的意义。
片中的老瞎子和小瞎子选择了不同的路,在理想与现实中选择各自的信仰。
接近理想真相时,仍然麻木的相信虚假的理想,只为寻求一个活下去的信仰。
陈凯歌的这三部早期电影都是从代表着中国文化的黄土和贫瘠的西部来反思的,具有浓重的文化和哲学意味。
围绕着文化来浇铸自己的思想艺术。
2.张艺谋的电影——中国民间风俗影象不同于陈凯歌电影在农村题材中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考察人的生存状态,进而以自己的经验来反思历史和社会,张艺谋则借助农村题材的电影来表现人,再现人,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