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化学作业设计

化学作业设计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节日的下列景象伴随着化学变化的是()A.五光十色的烟火礼花B.不断闪烁的霓虹灯C.变幻无穷的音乐喷泉D.满屋飘香的茅台酒香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大米发生霉变B.冰融化成水C.牛奶变酸D.葡萄酿成美酒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碳酸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甲烷(天然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极难溶于水C.乙醇(俗称酒精)可以燃烧D.水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应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用铁、铝制作炊具B.用汞(俗称水银)作体温计的指示液C.用酒精作燃料D.用铜制作导线5、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描述物质的性质与变化,语句很相似,它们的区别在于变化描述的是过程,性质描述对象的属性,常含有“能、会、可以、是、易”等肯定语气判断词或否定判断词。

例如:“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描述的是________________,“铁生锈”描述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化学学习的主要特点是()①关注物质的性质②关注物质的变化③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现象④得出可靠的结论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2、我们观察到蜡烛有以下性质,其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蜡烛是白色的圆柱体B.切一块石蜡放入水中,能浮在水面上C.点燃烛芯,蜡烛可以燃烧D.蜡烛质地较柔软3、在蜡烛燃烧的一些现象中,最能说明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的现象是()A.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B.蜡烛燃烧时有液体(烛泪)流下来C.用一干燥烧杯罩在火焰上,烧杯壁有水雾,迅速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D.蜡烛越烧越短4、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中能继续燃烧,由此说明()A.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小C.呼吸过程消耗了氧气D.呼出的气体是二氧化碳5、我们通过“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用“多”或“少”回答)(1人体吸入的空气比呼出的气体所含氧气_________ ,(2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所含二氧化碳_________ ,(3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空气所含水蒸气_________ 。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为()A.0.5 mL B.1~2 mL C.5 mL D.10 mL2、量取30mL水,应选用的仪器是()A.50mL量筒B.50mL烧杯和胶头滴管C.100mL量筒和胶头滴管D.50mL量筒和胶头滴管3、对实验剩余药品的下述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A.放回原试剂瓶B.倒入水池,再用水冲洗C.倒入下水道或垃圾箱D.放入实验室指定容器内4、下列对于实验基本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往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标签要向着手心B.称量时砝码放在托盘天平左盘中C.可以向燃着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D.取用固体药品只能用药匙5、实验中,不小心将酒精灯碰倒在桌上燃烧起来,合理简单的灭火措施()A.用水冲灭B.用嘴吹灭C.用湿抹布扑灭D.用灭火器扑灭5、液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_,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________,取用固体药品一般用________,有些块状固体应用________取。

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液体一般取________,固体________。

取用细口瓶里的药液时,先拿下瓶塞,_____在桌上。

然后拿起瓶子,使瓶上的标签向着_______。

倒完液体,立即盖紧瓶塞,把瓶子放回原处。

取用一定量的液体药品时,通常使用量筒,量液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跟量筒内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保持水平,再读出液体体积数。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通常状况下,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通常状况下,无色无味的气体一定是空气C.空气不是单一物质,而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D.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2.下列气体不是空气中固定成分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硫D.稀有气体3.下列是变化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A.煤炭燃烧B.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C.汽车排放的尾气D.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4.保护环境,保护空气清洁的有效措施是( )A.大力植树绿化B.用石油代替煤C.减少城市人口D.加强工业排气管理5.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占21%,占78%,占0.94% , 占0.03%, 以及占0.03%, 所以说, 空气的成分以和为主, 其中约占空气体积的1/5, 约占空气体积的4/5.6.稀有气体是指, , , , 等.7.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 )A.燃料燃烧后产生的二氧化碳B.硫酸工厂排放的废气C.汽车排出的废气D.燃烧含硫的燃料课题2 氧气1、有关氧气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液氧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物质B、硫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细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D、镁带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光星四射,生成白色固体2、通过燃烧除去密闭容器中的氧气,且不生成其他气体,可选用的物质是()A、白磷B、蜡烛C、木炭D、硫3.根据氧气容易跟其他物质发生缓慢氧化,并放出热量而加以利用的是(A.氧气通入炼钢炉内加速冶B.登山运动员的供C.产生氧炔焰用以焊接和切割金属D.制造液氧炸弹开山采矿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炉子上放一壶水就可以防止煤气中毒B.无铅汽油的使用,可以提高城乡空气质量C.当前我国环境保护亟待解决的“白色污染”通常指的是聚乙烯等塑料垃圾D.人类向空气中排放的一些有害物质(如氟里昂)使臭氧层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我国正倡导生产和使用无氟冰箱课题3 制取氧气1.实验室制取氧气(1)药品:________或________.(2)反应原理:①________.②________.(3)操作步骤:下列列举的是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的主要操作步骤:①点燃酒精灯,先使试管受热均匀,然后对准试管中的药品部位加热;②将药品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③收集完毕,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⑥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⑦熄灭酒精灯.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4)收集方法:①由于氧气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收集;②由于氧气________可以用________收集.(5)检验方法:________.(6)验满方法:________.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时,通常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做________剂,在这个反应前后,二氧化锰的________和________都不改变.3.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________.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属于________4.下列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红热的铝箔在氧气中燃烧B.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D.硫在空气中燃烧5.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则该气体具有的物理性质是()A.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B.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小C.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大D.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密度小6.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A.看集气瓶周围是否有气泡冒出B.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是否复燃C.用燃烧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看燃烧是否更旺D.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是否复燃7.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制氧气时,试管口略微向下倾斜的原因是()A.氧气的密度大,易导出B.试管底部高,便于加热C.防止药品中水分挥发在试管口冷凝倒流,导致试管炸裂D.可以产生较多的氧气8.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有下面一些操作:(a)加热(b)收集氧气(c)装入药品并在管口放一小团棉花,再固定在铁架台上(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e)停止加热(f)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正确操作顺序是()A.abcdef B.dcfeab C.cbadfe D.dcabfe9.一氧化氮在常温下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大;它能跟空气里的氧气迅速反应,生成二氧化氮.现要收集一氧化氮气体,可采用的方法是()A.向上排空气法B.排水法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D.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10.如图2-16所示装置,有洗气、储气等用途.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气时,也利用了类似的装置,并在装置中盛放大约半瓶蒸馏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B导管连接供给氧气的钢瓶B.B导管连接病人吸氧气的塑胶管C.该装置可用来观察是否已有氧气输出D.该装置可用来观察输出氧气的速度11.有暗紫色固体A加热后产生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B.B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把淡黄色粉末C加热后放入盛有B的集气瓶里,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同时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写出各种物质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12.已知氯酸钾受热可以分解为氯化钾和氧气,用氯酸钾和红磷制成运动会用的发令枪弹,一经撞击则发出响声,并产生白烟,写出有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工业上制氧气与实验室制氧气在原理上有什么本质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烧开水 B.水结冰 C.电解水 D.蔗糖溶于水2.下列物质的密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1)水蒸气(2)0℃的水(3)冰(4)4℃的水A.(4)(2)(3)(1) B.(2)(3)(1)(4)C.(1)(3)(2)(4) D.(1)(2)(3)(4)3.有关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两极同时有气泡产生B.正极产生的气体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为2:1C.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D.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4.有关电解水的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正极产生一种可以燃烧的气体B.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正极产生气体体积的2倍C.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两极产生的气体都比空气轻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凡是无色透明的液体都能引用B.没有水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C.地球上的淡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D.水被污染后,不会给人类造成危害6.改善生态环境,我们应该把防止大气和水源污染作为重中之重。

下列可以减少大气和水源污染的措施是:①控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生长②农业上合理施用化肥和农药③开展环境科学研究,合理进行工业布局④工业“三废”经处理后再排放⑤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A.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④⑤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