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元朝的政治制度
2.中央行政机构
一省六部制度 中书省:中书令、左右丞、平章政事、参 知政事等 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 工部
3.地方行政机构
3.1.漠北蒙古族人生活地区 按部落划分行政区域:部落联盟制度传统 3.2.漠南地区 行中书省——路——州、府——县 特殊地区: 中书省直辖地区——腹里,大都附近 宣政院管辖地区——吐蕃地区 地方政府均设蒙古族人担任的达鲁花赤作为监管机构 3.3.投下分封制度 蒙古族人实施分封制度,在占领区产生了特殊的行政区
4.司法、监察制度
4.1.司法制度 无独立司法系统,行政长官同时掌握司法 权力 4.2.监察制度 中央设御史台 地方设行御史台(行台)和提刑按察使 (前者范围大,后者范围小)
5.元朝军事制度
5.1.指挥系统 A,大蒙古国时期:可汗下设左右万户长统领蒙古军队, 设统军都元帅统领汉军 B,忽必烈之后,设枢密院管理军队 5.2.军种 蒙古军: A,中央军:怯薛和新建侍卫新军 B,地方军队:探马赤军,驻扎在军事要地的军队 汉军:收编的汉族军队 新附军:南宋降军
思考: 古代的少数民族国家对汉民族地区的统治 有什么共同特征?
1.1.大蒙古国时期,君主和忽里台大会是最高决策机构 忽里台大会由各部落联盟首领担任 君主由固定家族世代相传,但需经忽里台大会推举 1.2.忽必烈建立元朝之后 君主产生由皇帝指定并设立预立太子制度,忽里台大会的推举变得只 具有象征性。 决策制度上,模仿汉制建立新的中央机构,架空忽里台大会。 皇帝掌握最高决策权 中央设立中书省、御史台和枢密院。皇帝主持下的三个机关的长官集 会是最高决策机构。 忽里台大会和怯薛歹也常常影响着最后的决策(怯薛是皇帝的侍卫)
第九讲.元朝
1.皇帝与决策制度 2.中央行政机构 3.地方行政机构 4.司法、监察制度 5.元朝军事制度 6.人事管理制度 7.社会等级制度
1206年,成吉思汗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 1271年,忽必烈建立元朝 1368年,元朝被明所灭,国家北移,称北 元
1.皇帝与决策制度
6.人事管理制度
官员的选拔途径:
科举制度 国学贡举(贵族官僚子弟可入国学,经考 核后获得贡举资格) 荫叙和承袭:高级官僚、军人 宿卫出职 吏员出职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7.社会等级制度
7.1.四个等级: 蒙古人 色目人:西夏及其他西北地区民族 汉人:原金朝统治区域的民族(北方汉族、契丹、女真、 高丽等) 南人:南宋汉族 7.2.等级特权 官职:主要官职为蒙古族人垄断,色目人可以担任次要官 职,汉人和南人在政府中任职的数量和级别都很低 司法权利:不同民族,适用不同的法律,对上等人宽松, 对下等人严苛 经济、社会权利:不许拥有武器、养马、集会等,遭到严 密监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