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中央电大《国际商法》第三章 代理法
中央电大《国际商法》第三章 代理法
2
第一节
代理概述
一、代理和国际商事代理的概念 代理:代理人按照本人的授权,代表本人同第三人订立 合同或作其他的法律行为,由此而产生的权利义务直接 对本人发生效力的法律制度。 国际商事代理:代理人根据本人的授权或法律规定,代 表本人与第三人签订国际商事合同或做其他具有法律意 义的国际商事行为,由此产生的权利和义务直接对本人 发生法律效力。 三方当事人: 被代理人(委托人、本人)、代理人(受 托人)、第三人
25
第四节
我国的代理法与外贸代理制度
一、我国的代理法 我国的代理关系主要由《民法通则》、《关于对外贸 易代理制的暂行规定》、《对外贸易法》及《合同法》调 整。 (一)1986年《民法通则》第4章第2节规定了传统的直 接代理制度。但是中国外贸代理中大量的间接代理。 (二) 1991年 《关于外贸代理制的暂行规定》 设臵了三种类型的代理,含直接和间接代理。但与民通冲 突。
10
(二)代理人必须有代理权并在代理权限内进行代理活动 无代理权、超越代理权限或者代理权终止后实施的代 理活动,属于无权代理。 1.无权代理的情形 (1)不具备默示授权条件的代理;(2)授权行为无 效的代理;(3)越出授权范围行事的代理;(4)代理 权消灭后的代理。 2.无权代理的法律后果 (1)大陆法的规定(2)英美法的原则规定
27
二、我国的外贸代理制度 我国外贸代理制度明显不同于《民法通则》中的代 理制度。 (一)外贸代理制的概念 指有外贸经营权的公司、企业(受托人)作为国内 其他有外贸经营权或无外贸经营权的公司、企业、其他 组织(委托人)的代理人,并以代理人自己的名义代理 进出口业务,所产生的合同责任由代理人直接承担,第 三人和委托人均不得向对方直接主张权利和要求对方承 担合同责任的代理制度。(实际是间接代理,但合同法 后生效后这一点已经被修改)
9
三、无效代理 代理是否有效,可以根据以下条件判别: (一)代理事项和代理行为必须合法 代理人知道本人委托代理的事项违法而仍然进行代理活 动的,或者本人知道代理人的代理行为违法而不表示反 对的,代理人和本人负连带责任。 代理人滥用代理权,损害本人的利益,是被法律所禁止 的无效行为,包括自己代理、双方代理、代理人和第三 人恶意串通
6
思考案例3.1:A公司授权B公司自波兰购买一批皮货, 由于发生了战争,在无法与A公司联系的情况下,B公 司将该批货物出售,将货款以A的名义存入银行。战争 结束后,皮货的价格飚升,A公司指控B公司未经授权 出售其货物,构成了侵权。请思考:B公司是否可以以 客观必需的代理权进行抗辩?
7
二、代理权的终止 (一)代理权终止的原因 1.依据当事人的行为终止代理权(意定终止) 协议终止 期满终止 单方面撤回代理权 2.根据法律终止代理关系(法定终止) 本人死亡、破产或丧失行为能力及例外 代理人死亡、破产或丧失行为能力
12
(2)英美法的原则规定: 英美法把无权代理称为“违反有代理权的默示担保”, 此时第三人可以要求无权代理人赔偿损害。 但是如果由于本人的指示含糊不清等造成的,代理人也 可以不承担责任。 如果是第三人明知道代理人欠缺代理权而为的,则代理 人也可以不承担责任。
13
【思考案例3.2】甲长期担任中国A公司的业务主管,在A 公司有很大的代理权限。在甲的努力下,A公司生意兴隆, 客户遍及世界。董事长嫉妒甲的才能,无理解雇了甲,甲 怀恨在心,遂于遭解雇一个月后,继续假冒A公司的名义 从老客户德国B公司处骗得货物后逃之夭夭。B公司要求 A公司付款,A公司则以甲假冒公司名义为由拒绝付款。 请思考:(1)按照国际商法的代理法原则,A公司是否 要为甲的无权代理行为负责?(2)甲又应承担什么责任?
11
(1)大陆法的规定:
非经本人追认对本人不发生效力,效力待定。在这种情 况下,有两种处理办法:本人予以追认或者第三人行驶撤 销权。 如果无权代理行为未得到本人追认,也没有被第三人撤 销,此时,无权代理人对第三人是否应承担责任主要取决 于第三人是否“善意”。
至于承担何种责任,德国、日本主张的选择责任,法国、 瑞士民法典主张的赔偿责任。
19
二、代理的外部关系 代理的外部关系是指本人、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关 系。一般情况下,代理行为产生的合同的权利义务由本人 享有和承担。但如果是大陆法中的间接代理或英美法中的 未披露委托人的代理,那时究竟应该由谁对合同负责?这 个问题在外贸业务中时有发生,大陆法和英美法也有不同 的处理方法。
20
(一)大陆法的处理 直接代理时:合同的权利义务直接归属于本人,由本人 直接对第三人负责。 间接代理时:无论代理人事先是否得到本人的授权,这 个合同都将被认为是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的合同,代理人 必须对此合同负责。本人原则上同第三人没有直接的法律 上的联系,而要经过两项合同才能取得或主张合同的权利。
委托授权 本人
代理人
பைடு நூலகம்
代理行为 第三人
3
法律后果
二、代理的特征 (一)代理人必须在本人的授权范围内实施代理行为 (二)代理人必须以本人的名义或为本人的利益以自己 的名义实施行为 1、大陆法系分直接代理和间接代理 2、英美法系分显名代理、隐名代理和未披露委托人 的代理 (三)代理人需自己独立地作出意思表示 (四)代理行为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17
第三节 代理的内外关系
一、代理的内部关系 主要体现为本人与代理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 (一)代理人的义务 1.代理人应勤勉、谨慎地履行其代理职责 2.代理人对本人应诚信、忠实 3.代理人应在授权范围内亲自完成代理行为 4.代理人应保守秘密 5.代理人须向本人申报账目
18
(二)本人的义务 1.支付佣金 2.偿还费用 3.提供资料和信息 4.允许代理人检查核对本人账目
14
3.表见代理 属于广义的无权代理,但却是有效代理。 (1)概念:是指无权代理人因与本人有一定的关系,使 善意第三人误以为其有代理权,而与其实施的代理行为。 (2)立法意图:为了保护善意第三人的利益,维护交易 安全,并以此加强代理制度的可信度,所以规定由本人承 担与有效代理相同的法律后果。 (3)立法例:我国《合同法》第49条
28
(二)外贸代理的特征 1、外贸企业必须以自己的名义与外商签订合同 2、合同责任首先由外贸企业承担。国内企业或外商违约, 致使外贸企业不能履行合同,外贸企业应对外商或国内 企业承担违约责任。 3、委托人与第三人之间没有直接的合同关系 但合同的最终责任由委托人承担。
22
【思考案例】日本株式会社下单广州某外贸公司购买10万套中国产液晶屏, 外贸公司在国内通过电子商务网站找到重庆某公司为供货商。由外贸公司和 重庆公司签订了一份代理出口合同。合同约定:外贸公司代理重庆公司出口 这批液晶屏。重庆公司1个月内交货,交货3个月后由外贸公司将代理费扣除 后将货款结算给重庆公司。随后,外贸公司以自己的名义与日方签订了供货 合同,合同中供货方为外贸公司。两份合同签订后,重庆公司却因生产原因 无法供货,提出终止代理合同,外贸公司便通知日方终止进口合同,日方因 此提出索赔。外贸公司认为自己是代理重庆公司出口,且供货合同不能履行 是由于重庆公司的原因造成的,所以拒绝赔付。重庆公司则认为自己与日方 并未订立供货合同,因而没有赔付日方的义务。请思考:(1)本案当事人 的法律关系如何?(2)本案应当如何处理?
26
(三)1994年《对外贸易法》明确规定了外贸经营资格 许可制和委托制,内含了直接代理和两种间接代理。但 是该法仍与《民法通则》有冲突。2001年我国正式入世, 把外贸经营权从审批制改为登记制,外贸经营权门槛被 撤除。 (四)1999年的《合同法》融合了两大法系的代理制度, 丰富了代理的类型,为我国外贸代理制的发展奠定了坚 实的法律基础,使司法实践具有了较为明确的依据。
24
【思考案例】美国某公司下单香港某公司购买8万双套运 动鞋,香港公司找到福建某公司为供货商。由香港公司和 福建公司签订了一份代理出口合同。合同约定:香港公司 代理福建公司出口这批运动鞋,合同适用香港法。福建公 司1个月内交货,交货3个月后由香港公司将佣金扣除后 将货款结算给福建公司。随后,香港公司以自己的名义与 美方签订了供货合同,合同中供货方为香港公司。后福建 公司依约供货,鞋到美国后经检查品质不合格被美方拒收 并向香港公司提出索赔。香港公司认为自己是代理福建公 司出口,因产品质量引起的损失应当由福建公司直接承担, 故拒绝赔付。福建公司则认为自己与美方并未订立供货合 同,因而没有赔付美方的义务。请思考:(1)本案当事 人的法律关系如何?(2)本案应当如何处理?
15
(4)表见代理的成立要件: 代理人无代理权而从事代理行为 相对人客观上有合理的理由相信无权代理人的代理权 相对人主观上是善意的、无过错的 无权代理行为的发生与本人有关 (5)表见代理主要表现形态: 授权表示型 授权不明型 权限延续型
16
【思考案例3.3】越南某红木家俱公司(以下简称家俱公司)与我国广 东某商城有多次业务往来。在2004年3月双方第一次签订合同时,家 俱公司经理对商城说,以后业务均由其业务员阮某代理。之后,家俱 公司每次与商城签订合同,都是由阮某带着加盖公章的空白合同书办 理。2006年2月,阮某又与商城签订购销合同,总价款120万元,30 日内交货,预付款40万元。商城在阮某出具的加盖了家俱公司公章的 空白合同书中签字盖章。后商城未收到货,才查知阮某早在2005年12 月被解职。商城让家俱公司继续履行合同遭到拒绝。请思考:本案中 越南某红木家俱公司是否应继续履行合同,为什么?
21
【思考案例3.4】广州某电子公司(下称电子公司)向日本株式会社(下称日方) 定购彩色显像管10万套。但电子公司没有进口权和进口批文,于是与广州某外 贸公司(下称外贸公司)签订了一份代理进口合同。合同约定:外贸公司代理 电子公司进口这批显像管。电子公司购货款先付给外贸公司,外贸公司将货物 交给电子公司后获得一定数额的代理费。在外贸公司以自己的名义与日方签订 了购货合同之后,电子公司却因无法在国内落实封装厂家,提出终止代理合同, 外贸公司便通知日方终止进口合同,日方因此提出索赔。外贸公司认为自己是 代理电子公司进口,且订货合同不能履行是由于电子公司的原因造成的,所以 拒绝赔付。电子公司则认为自己与日方并未订立订货合同,因而没有赔付日方 的义务。请思考:(1)本案当事人的法律关系如何?(2)本案应当如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