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专题————提高篇1、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熟石灰粉末的组成进行实验探究,请你一起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
【发现问题】:这瓶熟石灰粉末是否已经变质生成了CaCO3?【猜想】:猜想一:熟石灰全部变成了CaCO3。
猜想二:熟石灰部分变成了CaCO3。
猜想一:熟石灰没有变质。
【实验探究】:该小组同学对猜想一设计了下列探究方案,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下表中相关实验内容。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①取样,加适量水,搅拌,过滤②②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滴入酚酞试液③③取少量滤渣于试管中,加入盐酸②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
猜想一成立【反思】:①要证明猜想二成立,可参照上述实验方案进行探究,在步骤②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熟石灰变质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在初中化学我们所学过的物质中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一例)等具有这样的性质,因此像熟石灰这类物质在实验室应_____________________保存。
③称取 1.0g上述熟石灰样品,加适量水使之充分溶解,搅拌过滤后,往滤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同时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至溶液刚好变为无色,消耗盐酸溶液7.3g。
求样品中Ca(OH)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2、氯气(Cl2)是黄绿色气体,水溶液叫氯水。
把品红试纸(染有品红的纸)伸入氯水中,品红褪色。
【发现问题】氯水中的哪些成分能使品红褪色呢?【查阅资料】氯气溶于水,部分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l2+ H2O = HCl + HClO。
其中,HClO的名称叫次氯酸,是一种弱酸,具有强氧化性。
【猜想】猜想1:是氯水中的水使品红褪色的;猜想2:是氯水中的(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的;猜想3:是氯水中的盐酸使品红褪色的;猜想4:是氯水中的次氯酸使品红褪色的。
【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过程分析①把品红试纸伸入水中没有褪色猜想1不成立②把品红试纸伸入干燥的氯气中没有褪色猜想2不成立③没有褪色猜想3不成立【结论】综合分析:氯水中的(填化学式)使品红褪色,具有漂白作用(能使品红等有色物质褪色)。
【反思】(1)HClO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2)氯水中加入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化学方程式为。
(3)向氯水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3、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并协助完成相关任务。
【研究课题】探究热水壶底部水垢的主要成分【查阅资料】该小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知道,天然水中一般都含有Ca2+、Mg2+、HCO-等离子,在加热条件下,这些离子趋于生成溶解度更小的物质—---3水垢(主要成分为碳酸盐、碱等的混合物)。
同时,他们还查阅到下列有关物质的溶解性:物质Ca(HCO3)2 Mg(HCO3)2Ca(OH)2Mg(OH)2CaCO3MgCO3溶解性可溶可溶微溶不溶不溶微溶【提出猜想】水垢的主要成分一定含有Mg(OH)2和,可能含有Ca(OH)2和。
【设计方案】⑴甲同学在烧杯中放入少量研碎的水垢,加入适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取上层清液加入溶液,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水垢中无Ca(OH)2。
⑵乙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进一步确定水垢中含有碳酸盐的成分。
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按图组装仪器,将50g水垢试样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某酸溶液;②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见下列曲线);③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④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⑤重复③和④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讨论:a .步骤①加入样品前还应检查,所加的酸溶液是。
b .装置Ⅱ的作用是;从导管A 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时,装置Ⅰ的作用是。
c .研究性小组的同学通过简单计算,认为水垢中一定含有MgCO 3,理由是。
【实验结论】通过上述探究可知:水垢的主要成分有。
4、CuSO 4溶液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具有催化作用。
有同学猜想其他盐溶液也能在这个反应中起同样的作用,于是他们做了以下的探究。
(1)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实验过程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在一支试管中加入5ml5%的H 2O 2溶液,然后滴入适量的FeCl 3溶液,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FeCl 3溶液可以催化分解H 2O 2(2)以知FeCl 3在水中可解离出Fe 3+和Cl -,同学们提出以下猜想:甲同学的猜想是;真正催化分解H 2O 2的是FeCl 3溶液中的H 2O ;乙同学的猜想是;真正催化分解H 2O 2的是FeCl 3溶液中的Fe 3+;丙同学的猜想是;真正催化分解H 2O 2的是FeCl 3溶液中的Cl -;你认为最不可能的是同学的猜想,理由是(3)同学们对余下的两个猜想,用实验进行了探究。
请你仔细分析后填表:实验过程实验现象结论向盛有5ml5%的H 2O 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HCl ,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无明显现象向盛有5ml5%的H 2O 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少量的,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后续装置略水垢浓硫酸ⅠⅡBNaOH 溶液A碱石灰306090 120 时间/s增加的质量/g 1020 30 405、思奇同学在妈妈买回的某食品包装内发现有一包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干燥剂,请勿食用”。
思奇同学随手将小纸袋放在窗台上,过一段时间后发现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
思奇同学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行探究。
(1)猜想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2)猜想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可能有现象,(填“放热”或“吸热”)。
请你设计实验验证这一猜想;(3)取块状固体B加入盛有一定量水的试管内,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
就白色固体C同学们展开了热烈讨价,一起猜想。
思奇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氢氧化钙,小聪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碳酸钙;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4)请你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填下表)实验方案(或操作过程)实验现象和结论①②①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和结论:②实验方案:实验现象和结论:6、2010年4月28日某媒体题为“排污工程施工,毒气放倒三人”的报道,引起某兴趣小组同学的思考。
【提出问题】排污管道中的毒气有什么成分?【查阅资料】I.排污管道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发酵会产生CO、CO2、H2S、CH4等。
Ⅱ.H2S气体能与CuSO4溶液反应生成黑色沉淀。
【提出猜想】小组同学对排污管道气含有上述气体中最少3种成分的猜想如下:猜想1:有CO、CO2、H2S;猜想2:有CO、CO2、CH4;猜想3:有CO、H2S、CH4;猜想4:有CO2、H2S、;猜想5:有CO、CO2、H2S、CH4。
【实验方案】小组同学共同设计了下图所示的装置并进行探究(夹持仪器已省略)。
【问题讨论】(1)如果A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成立;如果B装置没有明显变化,则猜想成立。
(2)在验证猜想l的实验中,装置C中NaOH溶液的作用是;若要进一步验证气体燃烧后的产物,操作是:迅速把烧杯倒过来,向烧杯内注入,振荡。
(3)要确证猜想5中是否有CH4,某同学认为图示装置有不足之处,需要在装置C与D之间加一个装置。
改进后,若气体燃烧,且D装置内壁出现,证明气体中一定含有CH4。
为了进一步确定气体中是否含有CO,可分别测定燃烧产物中H2O、CO2的质量。
其方法是: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盛有、的装置,分别称量吸收燃烧产物前、吸收燃烧产物后装置的质量,通过计算、分析得出结论。
7、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的发生。
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现象。
为了通过一些明显的实验现象,说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右图所示3个实验装置,请你分析他们的设计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你认为上图中能达到设计要求的实验装置是(填序号),设计意图是:;(2)学习小组同学经过分析讨论,认为C中试管内液面上升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CO2;你认为另一种是;(3)为了进一步验证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反应,生成了新物质,请你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检验生成的新物质。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8、某实验小组对实验室中A、B、C、D四瓶无色溶液进行鉴别,它们分别是硫酸钠、稀硫酸、澄清石灰水、氯化钠四种物质的一种。
可供使用的实验用品有:稀盐酸、稀硫酸、碳酸钠、紫色石蕊溶液、硝酸钡溶液、硝酸银溶液、稀硝酸溶液、玻璃棒、试管、胶头滴管。
请利用提供的实验用品,鉴别出四种物质,并完成实验报告: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四支试管,各取少量的A、B、C、D溶液,分别先滴加紫色石蕊试液B溶液变红色,D溶液变成蓝色。
A、C溶液都呈色。
B是D是②另取二支试管,各取少量的A、C溶液,分别先滴入硝酸钡溶液后再滴入稀硝酸溶液。
ACA是硫酸钠溶液C是【发现问题】做完实验②后,该小组在网上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用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进行检验SO42-时,亚硫酸根离子(SO32-)的存在干扰了SO42-的检验。
如往亚硫酸钠(Na2SO3 )溶液滴加硝酸钡溶液后有沉淀生成,再加足量的稀硝酸酸依然有白色沉淀。
【提出问题】若某无色溶液中可能含有硫酸根离子(SO42-)与亚硫酸根离子(SO32-)中的一种或两种,该如何检验?【查阅资料】亚硫酸钡(Ba2SO3)是无色晶体或白色粉末,微溶于水,在水中是白色沉淀。
中性或碱性条件下NO3-不能和SO32-反应,但在酸性条件下,NO3-能和H+反应相遇时(HNO3)具有强氧化性,易把SO32-氧化生成SO42-。
往亚硫酸钡中加入盐酸能发生类似于碳酸钡与盐酸的反应,生成有刺激性的气体。
【猜想】该无色溶液中含有(1)SO42- (2)SO32-(3)。
【实验探究】请你将下列实验填写完整。
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③取该溶液少量试管E中,加入硝酸钡溶液后再加入稀硝酸酸有白色沉淀生成不能确定猜想一定成立④取该溶液少量试管F中,加入加入稀盐酸,加热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生成猜想可能成立⑤在④所得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猜想(3)成立写出亚硫酸钠溶液与硝酸钡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得出结论】要鉴别一种离子的存在,必须排除其它离子的干扰,不然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9、2005年11月13日,四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车间发生爆炸,爆炸泄漏的有毒物质和燃烧产生的烟气造成松花江和当地空气严重污染。
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准备探究在爆炸现声采集的气体样品中是否含有CO(假设该样品中不含除CO之外的其它能与CuO反应的物质)【实验目的】确定气体样品中是否含有CO【查阅资料】爆炸泄漏的有毒物质主要是苯和苯胺,他们都是有机物,已知苯的化学式为C6H6 ,是一种液体,有毒,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小,熔点 5.5℃,沸点加热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