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
路漫漫其悠远
6.2 RFID应用系统开发
6.2.2 RFID读写程序设计
防碰撞算法
•Aloha算法是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采 取标签先发言的方式,当标签进入读写器的识别区 域内就自动向读写器发送其自身的ID号,在标签发 送数据的过程中,若有其他标签也在发送数据,那么发 生信号重叠导致完全冲突或部分冲突,读写器检测 判断接收到的信号有无冲突,如果发生冲突,读写 器就发送命令让标签停止发送,随机等待一段时间 后再重新发送以减少冲突。
•物联网主体支撑技术 物联网主体支撑技术主要包括物联网系统中间件技术和 信息服务技术等。
•物联网安全技术 物联网中涉及到的安全问题包括感知识别技术安全性、 相关信息传输的安全性、信息保密及隐私性、物联网业 务安全性。
路漫漫其悠远
6.1 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概述
6.1.1 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开发 •感知层设计: 感知层的设计主要依赖于感知与识别技术, 其中感知技术主要是传感器技术,而识别 技术主要是RFID技术。
路漫漫其悠远
6.2 RFID应用系统开发
6.2.1 RFID硬件部分开发
天线应有以下功能: •天线应能将导波能量尽可能多地转变为电磁波能量。 这首先要求天线是一个良好的电磁开放系统,其次 要求天线与发射机或接收机匹配。 •天线应使电磁波尽可能集中于确定的方向上,或对 确定方向的来波最大限度的接受,即方向具有方向 性。 •天线应能发射或接收规定极化的电磁波,即天线有 适当的极化。 •天线应有足够的工作频带。
6.1.1 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开发
•应用层设计: 应用层的支撑层由各种支撑平台和中间件 组成,如信息协同处理平台、服务支撑平 台、云计算平台和公共中间件等,其主要 功能包括对采集数据的汇集、转换、分析, 以及用户层呈现的适配和事件的触发控制 等。
路漫漫其悠远
6.1 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概述
6.1.2 物联网应用系统集成
6.2 RFID应用系统开发
6.2.2 RFID读写程序设计
•碰撞,即冲突,是指多个射频标签进入识别区域时 信号互相干扰的情况。具有防碰撞性能的系统可以 同时识别进入识别区域的所有标签,大大提高系统 效率。
•防碰撞有硬件方式和软件方式,考虑成本,一般采 用软件防碰撞方式。
•防碰撞策略
• 空分多路(SDMA)法 • 频分多路(FDMA)法 • 时分多路(TDMA)法
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
路漫漫其悠远
2020/3/29
第6章 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
本章主要内容
6.1 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概述 6.1.1 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开发 6.1.2 物联网应用系统集成
6.2 RFID应用系统开发 6.2.1 RFID硬件部分开发 6.2.2 RFID读写程序设计 6.2.3 PC机端程序设计 6.2.4 项目案例—图书馆管理系统
•读写器不仅与标签进行通信,而且要与主机通信, 以此实现RFID电子标签与上位机之间的数据传输。
路漫漫其悠远
6.2 RFID应用系统开发
6.2.1 RFID硬件部分开发 读写器的硬件组成框图
路漫漫其悠远
6.2 RFID应用系统开发
6.2.2 RFID读写程序设计
RFID的标签读写程序流程图
路漫漫其悠远
•由于各个学科、专业领域的技术交叉融合 和应用,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开发的方 法以及可以应用的技术种类繁多,而要实 现一个功能完备、使用方便舒适、高效、 安全的物联网系统,则需要进行系统集成。
路漫漫其悠远
6.1 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概述
6.1.2 物联网应用系统集成
•物联网应用系统的系统集成是指通过结构化、 合理化的感知、识别技术和数据信息传输的 通信、网络系统以及信息处理控制技术,将 各个分离的设备(如基站、个人电脑、智能 终端)、功能(如识别、数据传输)和信息 (如环境检测量)等集成到相互关联的、统 一和协调的物联网系统之中,使资源达到充 分共享,实现集中、高效、便利的管理,使 系统性能最优。
路漫漫其悠远
6.2 RFID应用系统开发 6.2.1 RFID硬件部分开发
天线
天线是RFID标签和读写器之间实现射频信 号空间传播和建立无线通讯连接的设备。 RFID系统中包括两类天线,一类是RFID标 签上的天线,由于它已经和RFID标签集成 为一体,因此不再单独讨论。 另一类是读写器天线,既可以内置于读写 器中,也可以通过同轴电缆与读写器的射 频输出端口相连。
路漫漫其悠远
6.1 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概述 6.1.2 物联网应用系统集成 •一个物联网系统集成例子---智能社区系统 的集成
路漫漫其悠远
6.2 RFID应用系统开发 •典型RFID应用系统框图
路漫漫其悠远
6.2 RFID应用系统开发 •RFID的基本通信原理
路漫漫其悠远
6.2 RFID应用系统开发 RFID系统的开发设计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工作: •需求分析 •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 •系统性能指标分析
6.3 传感器网络的开发 6.3.1 传感器网络开发概述 6.3.2 项目案例—孵化室温度监控系统
6.4 本章小结
路漫漫其悠远
6.1 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概述
对于物联网应用,涉及到感知与识别技术、通信与组网技 术和信息处理与控制服务技术等,总的来说主要包括以下 几方面:
•物联网基础技术 物联网基础技术主要包括嵌入式智能技术、射频读写器、 传感器与无线传感网和纳米技术等。
路漫漫其悠远
6.2 RFID应用系统开发
6.2.1 RFID硬件部分开发 天线设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重要参数 •天线的效率 •天线的阻抗 •天线的极化 •天线的方向性 •频带宽度
路漫漫其悠远
6.2 RFID应用系统开发
6.2.1 RFID硬件部分开发 RFID电子标签的组成
路漫漫其悠远
6.2 RFID应用系统开发
6.2.1 RFID硬件部分开发 标签IC芯片电路设计框图
路漫漫其悠远ID硬件部分开发 读写器
•读写器的功能首先是激活标签,对于被动和半主动 标签,读写器提供必要的能量激活在读写器读写范 围内的标签,并读取存储在电子标签中的数据。对 于可读可写的RFID系统,读写器不仅要从标签读出 数据,也能将数据写入到标签内。
路漫漫其悠远
6.1 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概述
6.1.1 物联网应用系统设计开发
•数据传输层设计: 数据传输层是物联网实现物与物、人与物 的相连接的关键。数据传输层的设计主要 考虑数据传输的方式、数据量、传输速度、 传输距离,选择合适传输和通信网络的协 议。
路漫漫其悠远
6.1 物联网应用系统开发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