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周易与人生智慧

周易与人生智慧

周易与人生智慧
xxx学院 xxx班
一.名词解释
1.卦:是古代用来占卜的工具,它是象征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的一套符号。

2.爻:是组成卦符的基本符号。

爻表示的是阴阳交织的整体作用,对地球来说就是指太阳和月亮的运动对地球的交织作用,有“作用相交织”的含义。

3.周易:《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汉初刘向校书时《三易》仍存,汉后下落不明),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是周文王被囚安阳(羑里)时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

值得注意的是《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

《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

4.伏羲:风姓,又写作宓羲、庖牺、包牺、伏戏,亦称牺皇、皇羲、太昊,史记中称伏牺。

又称青帝,是五天帝之一,生于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市),所处时代约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

伏羲是古代传说中中华民族人文始祖,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

相传伏羲人首蛇身,与女娲兄妹相婚,生儿育女,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占卜八卦,创造文字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

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曲子。

伏羲称王一百一十一年以后去世,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

5.周文王:姬昌(公元前1152年—前1056年),后人尊称周文王,实施仁政,有太颠、辛甲大夫、闳夭、散宜生等贤臣,在姜尚(名望、字子牙)的辅佐下奠定了灭商的基础,著有《周易》,将八卦演为64卦,并做卦辞、辞。

6.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祖籍宋国夏邑(今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生于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7.吉:向好的方向发展。

吉,从士从口,会意。

甲骨文,上是兵器,下是盛放兵器的器具。

合起来表示:高度防卫、以免危难。

吉,可做姓氏,也可做计量单位。

其汉字意义为:好,有利的,幸福的,与“凶”相对。

也有善,贤,美的意思。

8.凶:向不好的方向发展。

在心理学上是对深部感觉的一种描述。

凶恶之人一般明眼人一眼就可以看出,其面部大多鹅毛月样凹陷,脸较长,下唇较上唇凸出,双眼较凹,面皮较黑,眼睛较小但是很有神,一般人较瘦。

凶的反面是“善”。

9.卦的构成:以阳爻(―)、阴爻(--)相配合,每卦三爻,组成八卦(即经卦),象征天地间八种基本事物及其阴阳刚柔诸性。

八卦相互组合重叠,组成六十四卦(即别卦),象征事物间的矛盾联系。

古代视占卜所得之卦判断吉凶。

如:卦数(《周易》中的一套有象征意义的符号。

八卦互相重叠,组成六十四卦。

故以卦数代六十四卦);卦肆(卦铺);卦爻(《易》的卦和组成卦的爻)。

10.易:《周易》的简称。

指万物的本源或根本规律。

《周易•系辞上》:“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易,开物成务。

冒天下之道。

”“易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

”易,日月为易,阴阳(交替)也。

值得注意的是,日月为易;日一月为昜。

易是指易经里“易”的含义有三个,“变易”,“简易”,“不易”。

易也是百家姓之一,始祖为齐桓公宠臣巫雍,字易牙。

二.画出八卦图
三.理解分析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易经》上提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这句话中的“以”在古文里是“用”的意思。

其意思应是“君子以之自强不息”,就是君子用了它以后就会自强不息。

这里的“之”就是指前面提到的“天行健”,在文言文语法中常常省略此“之”字。

这句话直接翻译过来就是,天道的运行是最健朗的,君子通过顺应这种规律(遵循天道),使自己变得强壮,生生不息。

人生于天地之间,当然应该顺天而行,不是让君子埋头苦干不松劲儿自强的意思。

道家一贯倡导无为,顺其自然,怎么可能叫你拼死拼活埋头苦干呢?这种处世之道,在古时候几乎人人都懂,老子不是也说吗?“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履霜,坚冰至。

是《周易》作者着重点睛地球坤体自然界四时运行的轮回循环往复现象,比拟预知,运用于人类社会治理变易和做人处事的人文现象。

《易·坤·初六》爻词为:“履霜坚冰至”。

这句话应断为:履霜,坚冰,至。

意思是:踩在霜上,(又)踩在坚冰上,(到了)极点了。

也就是不能再冷了,如果说是恶运的话,那么就该转运了,也就是“否极泰来”。

在《易经》中,或是在古代的诗或文中,一般的行文都是对称的,因为古代写字难,惜字如金,当表示相同意义的时候,往往省略重复的字,同样,这句卦辞省略了第二个“履”字,这句话应该是“履霜,履坚冰,至”。

由于古人的省略,再加上古人没有现在的标点符号,于是,后人便把这句话断句断成“履霜,坚冰至”了,于是,顺着这个意思便理解成为“踩在霜上,坚冰就来了”,若理解了“至”的真义,就不会有这种解释了。

3.介于石,不终日,贞吉。

介:古文做‘砎’,坚硬之意。

介于石,犹言坚如石。

不终日:不,不敢、不会之意;终日,从早至晚。

石头,坚硬之极,但物极必反,正所谓谦受益,满招损。

石头虽坚,坚则易折。

介于石,不终日:意喻君子上不媚谄,下不亵渎,有节操之意。

见机而作,不俟终日。

贞吉:贞,古意指占,占卜之意。

吉,善果之意,良好的结果。

贞吉:指筮遇此卦,吉利之意。

总体意思是指,做人做事要懂得遇事变通,不刚愎自用,则终有好结果。

4.君子以作事谋始。

君子以作事谋始”来源于《易经》讼卦第六,《象》曰:天与水违行,讼.君子以作事谋始.从卦画结构可以看出:上卦是乾卦,乾为天,下卦为坎卦,坎为水,天在水之上;天从东向西转,水从西向东流,天水逆向相背而行,因此象征着人们由于意见不合而打官司.乾属阳,刚健,坎属险,一方刚强,一方阴险,必然会引起争讼.本卦主旨并不是让人如何动辄就打官司,如何唇枪舌剑压倒对方,如何有你无我般地争斗到底,而是语重心长地告诫人们如何止讼息争,对于不涉及原则的问题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所以君子在做事前要深谋远虑,从开始就要消除可能引起争端的因素,尽量与人和谐相处。

5.谦之君子,卑以自牧。

原文:谦,亨,君子有终。

译文:始终以谦卑为怀,才能得以发展,君子注定会有所成就。

谦,艮下坤上,坤为地,艮为山,大地在深情中延伸,仰望峰峦的雄伟,谦卑之情油然而生,故以为谦。

生命历程也只有在谦卑中得到丰满!
“谦谦君子,卑以自牧”,只有谦卑的君子,才会具有自我管理、自我学习、自我奋进的精神。

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前人的箴言在警示我们:了解自己的弱点,增进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循着自然的轨迹,不断迈出你人生的关键步子。

自古以来,恃才傲物和以财傲人者比比皆是,他们或才华出众,或富甲一方,但自傲的结局往往是惨痛的。

其实,在《周易》中,这样的问题早已得到精辟的论述:“天道盈亏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好谦。

谦,尊而光,卑而不可逾,君子之终也。


意思是说:天体的运行也是盈亏有时,相互更替的;大地的四时流变,也是一种盈亏的转化过程;自然的规律和神奇作用,也会带给人们祸福相倚的转换;而在人群中,人们是普遍地厌恶妄自尊大者,而喜欢卑以自牧的君子。

其实,谦卑就是一种自我的尊重,它貌似弱势,实则强大;谦卑的意志力其实是最不可以逾越的,这也是君子人格魅力的终极所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