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一概念课 (1)《密度》 (1)《声音的特性》 (5)专项二规律课(实验探究类) (8)《光的反射》 (8)《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12)专项三规律课(理论探究类) (15)《物体的沉浮条件》 (15)《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18)专项四实验课 (21)《温度计的使用》 (21)《平面镜成像》 (24)专项五非常规课 (27)《通路、开路、短路》 (27)专项一概念课《密度》一、题本1.题目:密度2.内容:二、3.基本要求:(1)请在10 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描述实验过程即可。
(2)试讲过程中要有启发性提问。
(3)要讲物理概念的意义。
教案范例《密度》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2.会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探究活动,学生对物质特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的概念。
2.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难点】在实验的探究的基础上,利用比值定义密度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三、教学用具多媒体、铜块、铝块《声音的特性》一、题本二、1.题目:声音的特性2.内容:3.基本要求:(1)请在10 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描述实验过程即可。
(2)试讲过程中要有启发性提问。
(3)结合生活实例进行试讲内容的拓展延伸。
教案范例《声音的特性》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音乐的音调跟发音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做“音调与频率有关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物理学研究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主动与科学探究实践的思想和互相配合的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音调音调的高低决定于振动的频率(1)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频率越小、音调越低专项二规律课(实验探究类)《光的反射》一、题本二、1.题目:光的反射2.内容: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类型:镜面反射漫反射3.基本要求:(1)请在10 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则要描述具体实验过程。
(2)试讲过程中要有启发性提问。
(3)要求适当板书。
(4)注意结合生活实际。
教案范例《光的反射》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什么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了解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光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光的反射定律的实验探究,用实验方法获得三线的位置关系,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全面探究活动的体验,培养分析、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知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积极向上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光的反射定律和应用。
【难点】反射定律中的“三线共面”的理解和两种反射现象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图片导入】首先我会通过多媒体分别出示一组本身发光的问题如:灯光、烟花、蜡烛灯图片,和一组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如建筑、教室和教材,让学生思考:我们为什么能看到这些物体?由于科学课的学习和学生自身的经验,学生很快答出:因为光的反射。
那么光是如何经过反射进入人的视野呢?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光的反射,解决这个问题。
环节二:建立规律(一)光的反射【实验体验】以一个学生能参与的“射击比赛”的游戏来感知光的反射,比赛规则为:借用镜子,把激光笔发出的光射向墙壁上的“为人们服务”,先击中目标者为胜利。
请学生代表参与游戏,在击中目标的过程中调整方向。
注意:不要用激光笔照射眼睛。
请学生思考:为什么利用镜子就可以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实验表明:光照射到物体表明时,总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明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
并在黑板上画出光路图。
(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1.根据画出的光路图,介绍与光的反射有光的几个术语:入射点:光学射到镜面上的点。
法线:过入射点,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发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提出问题】: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作出猜想】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同一平面?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一侧还是两侧?光在反射时,反射角的大小是否等于入射角?【设计并进行实验】实验器材:激光器、平面镜、硬纸板、量角器。
教师演示实验:让入射光线沿着硬纸板入射,观察硬纸板上得到的反射光线,再将有发射光线的半个硬纸版向后转动,观察光屏上是否有反射光线。
学生分组实验:将半圆形的量角器作为光屏,垂直置于平面镜上,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做3 次),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
【收集数据】入射角i 反射角r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分析论证】综合以上实验,得出光的反射定律,即: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反射定律)【评估与交流】你还有哪些发现反射角随入射角怎样改变?心得一:入射角增大,反射角随之减小。
垂直入射时,反射光线和反射角如何?心得二:垂直入射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重合,入射角和反射角都为零。
【总结板书】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三线共面)。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两侧(两线分居)。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两角相等)。
光路是可逆的。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提出问题】请学生摸摸自己的衣服和镜面有什么不同?光线入射到光滑的表面和粗糙的表面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能发生反射,不同的表面对光的反射是不一样的。
【演示说明】让氦氖激光发出的平行光射入平面镜。
看到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光线仍是平行的。
而且在反射光线的方向上的光是很强的,其他方向无反射光。
指出这种光滑镜面的反射叫镜面反射。
让氖氦激光发出的平行光射到毛玻璃上。
看到入射光线是平行的,但经毛玻璃反射后的光线不是平行的,而是射向各个方向。
指出我们把这种反射叫漫反射。
漫反射能使我们从各个方向看到物体。
说明:(1)物体表面光滑时产生镜面反射;物体表面粗糙时,发生漫反射。
(2)漫反射和镜面反射都遵守光的反射规律。
环节四:巩固提高【例题】1.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强调:铅笔作图,直尺画线,光线是实线且带箭头,角度标正确。
环节五:小结作业1.回顾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2.自行车尾部的塑料灯的作用是什么?回家后通过查资料搜索信息,第二天与同学分享。
四、板书设计光的反射《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题本二、1.题目: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2.内容:3.基本要求: (1)请在 10 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如果试讲内容有实验,则要描述具体实验过程。
(2)试讲过程中要有启发性提问。
(3)要求适当板书。
(4)注意结合生活实际。
教案范例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专项三规律课(理论探究类)《物体的沉浮条件》一、题本1.题目:物体的浮沉条件2.内容:3.基本要求:(1)请在10 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
(2)根据提供材料进行试讲,如需进行实验,则要描述具体实验过程。
(3)要求适当板书。
二、教案范例《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一、题本二1.题目: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2.内容:3.基本要求:(1)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说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2)要有适当板书。
(3)试讲过程中注意结合生活实际。
、教案范例《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两个原因。
2.了解保险丝的材料特点,理解保险丝是如何起保险作用的。
3.会解决有关家庭电路的简单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际观察、体验,学习物理知识。
2.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培养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难点】保险丝的工作原理三、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播放一个火灾的新闻报道。
提出问题:刚才这个视频中的火灾是由什么引起的?学生回答:由于接入的用电器过多,导致电线中电流过大。
讲授:家庭电路与生活息息相关,今天就来研究一下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
(二)新课讲授1.总功率对家庭电路的影响提问1.家庭电路中的用电器是并联还是串联的?提问2.家用电器的总功率对电路中的电流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电功率越大,电路中的电流就越大。
原因:根据I=P/U,U=220V 不变,P 越大,I 越大;而且并联电路中,并联的用电器越多,总电阻越小,干路电流越大。
总结: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是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之一。
2.短路对家庭电路的影响提问:有时候家庭电路中用电器的总功率并不是很大,但是也会产生电流过大的现象,你认为原因可能是什么?回答:火线和零线直接连通,造成短路,使得电流过大。
让学生举例子,生活中什么时候会出现短路?比如:绝缘皮破损导致靠线;比如电器进水等 3.如何防止电流过大介绍保险丝的材质特点、作用、连接方式等,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解决问题。
在电流较大时,与导线相比,相同时间内保险丝上必须产生更多的热量。
根据焦耳定律Q=I2Rt,保险丝与导线串联,电流相同,所以保险丝的电阻远大于导线的电阻。
应采用电阻率大、熔点低的材料作保险丝。
保险丝与用电器必须串联。
(三)巩固提高习题:某教学楼装有“220V,20A”的电能表一个,改教学楼共有15 个教室,每个教室装有4盏60W 的日光灯,问所有的日光灯都能同时开吗?解答:方法一、通过功率运算P=UI=220×20=4400WP 实际=4×60W×15=3600W<P专项四实验课《温度计的使用》一、题本1.题目:温度计的使用2.内容:二3.基本要求:(1)在十分钟内完成试讲,说明温度计的使用方法(2)要有适当板书。
(3)试讲过程中注意结合生活实际。
、教案范例 《温度计的使用》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能够正确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并做简单记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教师示范,认识并掌握温度计使用规则及读写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测量活动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意识到人们在不断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和发明创造改善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知道使用温度计的步骤,能正确读数【难点】 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