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知识点总结1、商品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货币的基本职能是价值尺度(货币本身有价值,是商品,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形式是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并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和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形式是只能用现实上的货币,而不能用观念上的货币)。
(高考的重点)另外货币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三种职能。
3、?货币流通规律?公式?商品价格总额待售商品量*价格水平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 = =货币流通次数货币流通次数其中,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与商品的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的次数成反比。
(高考的必考内容)4、? 汇率的含义?什么叫外汇汇率升高和外汇汇率跌落?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
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兑换成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人民币贬值;反之,则说明外币汇率跌落,人民币升值。
(高考选择题的常考题型)5、? 我国为什么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1)?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2)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3)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4)有利于世界金融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5)有利于实现扩大就业,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6)有利于实现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目标。
6、影响价格的因素有那些?①供求影响价格②价值影响价格③国家的宏观调控④纸币的发行量⑤货币本身的价值7、? 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称正比,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高考的常考内容)8、?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高考必考内容,必须记住并且会灵活运用)9、价格变动会产生哪些影响?(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的员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
互为替代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同向的,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反向的。
(高考选择题常考)(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①调节生产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10、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
还有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还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因素和社会变化规律等。
11、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变化的意义?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过大,表明人们用于食品支出的较多,生活水平低;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高考选择题常考)12、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主要有哪些?(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13、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说明:12和13题高考的可考题型:选择和分析题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知识点总结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①消费的发展促进生产的发展②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③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提高劳动力的质量,提高生产积极性(高考选择题和分析题)2、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怎样发展?为什么:(1)原因:由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社会的本质要求(2)意义:①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②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③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怎么样:(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一心一意谋发展;(2)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3)加快科技发展,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4)通过改革,完善社会主义的各项基本制度,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充满生机与活力。
3、公有制企业搞股份制改造有什么意义?(1)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2)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行效率;(3)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4)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作为高考分析题掌握)4、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
5、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高考的重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①我国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②多种所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
这种经济制度适应了我国生产力水平低、多层次的情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因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6、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最大的区别是能否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募股筹资。
7、如何使公司不断发展壮大?(1)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2)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3)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8、为什么要高度关注就业问题?(1)必然性:①我国的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②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③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2)重要性:①对社会生产:是民生之本,生产出社会所需的财富②对劳动者: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③有利于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9、如何解决就业问题?(高考的重点和热点)(1)党和政府的就业政策:党和政府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努力改善就业和创业环境。
(2)国家要大力发展经济,给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3)劳动者:要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
①树立自主择业观②树立竞争就业观③树立职业平等观④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10、如何维护劳动者的权益?(1)完善社会保障体系(2)颁布和实施劳动法(3)实行劳动合同制度(3)劳动者要增强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当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伤害时,可以通过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加以维护。
11、投资方式有哪几种?怎样投资才是科学的?投资方式有:(1)存款储蓄:特点是灵活方便,比较安全,收益低。
(商业银行主要业务是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和结算业务。
)(2)购买股票:高风险、高收益(3)购买债券:稳健的投资(4)购买商业保险:规避风险的投资(5)直接投资等。
(高考出选择题的可能性大)注意:(1)要注意投资的回报率,也要注意投资的风险性。
(2)要注意投资的多样化,不应只局限在银行储蓄上,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给我们带来了跟多的投资机会。
(3)投资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量力而行。
(4)投资既要考虑个人利益,也要考虑国家利益,做到利国利民,不违反国家法律、政策。
第三单元:分配财政和税收1、我国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什么?(高考的必考部分,要牢牢记住)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①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②多种分配方式是指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
参与收益分配的生产要素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
我国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A、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B、社会主义共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C、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2、效率和公平的辩证关系是什么?怎样实现二者的统一(如何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高考的重点)效率和公平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1)两者有一致性.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2)两者又是一对矛盾。
提高效率必然牺牲一些公平或保证公平必须放弃一些效率。
如何:①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②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过分悬殊;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③要正确处理初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国家要对收入差距进行调节,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
3、财政收入的来源?影响因素有哪些?(高考选择题)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利润收入、债务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是经济发展水平和分配政策。
4、财政的巨大作用有哪些?(作为高考的大题来掌握)(1)集中力量办大事:①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资源配置。
②调控经济平稳进行。
③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
(2)人民生活有保障:①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
②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
③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提供物质保障。
5、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征。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一种税。
特点:高收入者多纳税,低收入者少纳税。
地位: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也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6、为什么要依法纳税?怎样做到?(高考的分析题来掌握)(1)原因:①税收的性质: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②国家: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致的。
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而国家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税收为物质基础。
③个人:根据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理,公民在享有国家提供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因此,在我国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要求:①个人:增强纳税人的权利与义务意识,自觉依法诚信纳税,积极行使纳税人权利。
公民要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②国家:完善税收和财政制度;加大稽查处罚力度,严惩违反税法的行为;规范税收征收管理,堵塞漏洞;加强税收宣传,教育人们要自觉依法纳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