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的形制,纹饰,铭文
虎纹(西周中期四虎钟)
牛纹(商代晚期)
蟾蜍纹(商代晚期)
象纹(西周早期)
鱼纹(春秋早期)
鹿纹(西周中期)
龟纹(商代晚期) 蜗身兽纹(西周早期)
蛇纹(西周早期)
长鼻兽纹(春秋晚期) 蝉纹(商代晚期)
各种虎纹
各种虎纹
各种蛇纹
兽体变形纹
兽体变形纹是不具备某一些动物的整 体形状,只有象征性的兽体残余的变形, 在现实生活中不可能存在的动物。这些 动物的头部被省略了,体躯也随着图案 而变形。它们在青铜器上表现的形式有 鸟兽合体纹、兽目交连纹、兽体变形纹、 波曲纹、鳞纹、蕉叶纹、鱼翅纹等。
兽面纹的特点
以鼻梁为中线,两侧作对称排列,上端第一道 是角,角下有目,形象比较具体的兽面纹在目上还 有眉,目的两侧有的有耳,多数兽面纹有曲张的爪, 两侧有左右展开的体躯或兽尾,少数简略形式的没 有兽的体部或尾部。所有兽面纹基本上是按这一模 式塑造的,只是在表现方法和技巧上,随着时代的 发展而有所不同。
•静中寓动
•背离规则
鄂尔多斯式青铜器
商周以来,活动在我国广大的北方草原地区的古代部族, 大都过着游牧或半游牧的生活。他们不仅为发展畜牧经济付 出了艰辛劳动,而且还创造了独具特色的草原文化。在我国 北方长城沿线,尤其是鄂尔多斯地区,曾出土了大量的以动 物纹为特征的青铜艺术品,人们通常称之为“鄂尔多斯式青 铜器”,它是我国北方草原文化的代表性器物之一。具有这 种艺术特征的器物,不仅有种类繁多的装饰品,还有不少日 常生活实用器。由于当时特定的历史原因,许多珍贵的鄂尔 多斯式青铜器流散到国外。鄂尔多斯式青铜器以动物纹为装 饰的优美造型,驰誉世界,为许多美术博物馆和私人收藏家 所珍藏。
我们祖先在青铜器造型艺术中充分 考虑了如下因素:
1、在实用基础上注重装饰,将实 用与审美完美地统一起来。
实用是第一因素,但同时为了满足 对审美的要求,施以各种外形装饰。
•足部的装饰:柱状足、锥形足、圆足、 扁足、方足、兽蹄足……
•腹部装饰:各种深浅浮雕甚至是透雕纹饰、
扉棱、各种鸟兽雕塑……
•提梁装饰:作成龙形、蛇形、鸟形
龙纹
龙,四灵之长,变幻无穷。据研究,炎、黄 二帝就是上古以龙为总图腾的部族联盟领袖。进 入封建社会以后,龙作为帝王权力的象征,代表 着帝德天威。历代帝王无不以真龙天子自命。从 皇宫帝苑到服饰器皿,都充斥着龙的装饰。同时, 在民间,龙既是神灵,是祥瑞,又是人们的审美 对象,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象。
第二章 中国古代青铜器
三大艺术要素
形制
纹饰
铭文
中国古代青铜器的形制指其外 形表现,直接对应青铜器的造型艺 术。由于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 青铜器物应用面广、流传时间很长、 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以及人类天 生的对艺术美的追求,使得中国古 代青铜器的形制丰富多彩。从青铜 器的造型能看出我们祖先卓越的审 美想象能力和巨大的创造能力。
• 不同的地域和民族具有明显不同的形制。
古代青铜器的纹饰要点
青铜器纹饰是青铜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饰在器物 的腹、颈、圈足或盖上。
•中国古代青铜器上的纹饰,始于二里头文化期,最 早出现在容器上的是实心的连珠纹;
•带纹饰的器物集中在商周,且以商周最为著名。说 商周铜器有 —种狞厉之美,神秘、威严、精细,很 大程度上是指其纹饰。纹饰的出现使商周青铜器更 具艺术价值。(商周器物纹饰的这种特点与其作为礼器,用
动物崇拜是原始人类普遍的行为,以各 种动物形态作为青铜器的形体也是中国古代 青铜器的一大特点,而且模仿得微妙维俏。
3、符合形式美的基本规律
中国古代青铜器造型普遍遵从如下形式 美的基本规律: •平衡对称 •单纯多样 •刚柔相济
尽管青铜器艺术家在青铜器形 制的设计上是八仙过海,各显神 通.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追求、那 就是和谐。和谐是抽象形式美的最 高追求、是诸种互不相向的因素的 协调一致。尽管有些青铜器的造型 比较简单.有些较为复杂,但凡是 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的器皿的造型, 在总体上都能见出和谐。
商代早期的龙纹主要见于玉器,如玉玦、玉壁等环状器物。 青铜器上的龙纹始见于商代中期。此时的龙纹主要可分为两大 类:
1、鳄鱼状爬行龙纹,作两首相对或首尾徊接的形式,体态 似鱼体、曲折体为多,此类龙纹多见于鼎、尊、盉、觚等器物。 2、蟠龙纹。
商代晚期,龙纹极盛,变化更繁复,趋于图案化、装饰化, 有不少变形图纹出现。
• 百乳雷纹 也称斜方格雷乳纹,鼎、簋和罍的腹部常常以之作为主
要纹饰。图案呈斜方格形,每一格边缘是云雷纹,中间有一乳突。百乳 雷纹盛行于商代中、晚期到西周早期。商代的乳突比较平坦,西周时代 则既长又尖锐。 • 曲折雷纹 旧称波形雷纹。雷纹的主体作上下曲折状。粗线条的雷纹 与细线条的雷纹一一相间。在青铜器上,曲折雷纹较为少见,为西周早 期的纹饰。
交体龙纹(战国早期交鱼龙纹壶)
卷体龙纹(西周晚期鱼龙纹盘)
双体龙纹(西周早期)
两头龙纹(西周早期)
蟠虺(huǐ)纹
青铜器纹饰之一。以蟠屈的小 蛇(虺)的形象构成几何图形。盛 行于春秋战国。
蟠螭(chī)纹
青铜器纹饰之一。图案表现 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螭), 张口,卷尾,蟠屈。盛行于春 秋战国。
• 连珠纹 是小圆圈的横式排列,旧称圈带纹。这是青铜器中 出现最早的纹饰之一。已有实体的连珠纹,有作单行或双行排列, 周围以弦纹作界栏。商代早期的连珠纹.已是空心的小圆圈,它 已作为主纹。但这一纹饰大多在兽面纹、龙纹、雷纹的上下栏作 为次要的纹饰。
• 弦纹
是青铜器上最简单的纹饰,为一根凸起的直或横的线 条。有的青铜器上仅有弦纹,没有其它纹饰,简洁朴素,但在大 多数的情况下,是作为界栏出现的。 • 直条纹 是连续的竖直线条组成的纹饰,除条纹粗细外,没有 多大变化。商代晚期到西周时代的簋、尊、卣、觯的腹部有直条 纹,方座簋的方座中间也往往饰直条纹,春秋时代已不多见。 • 横条纹 旧称平行线纹、沟纹、瓦纹。是宽阔的横条作突起或 凹陷的槽,初见于西周中期,有通体饰横条纹的,也有腹上部间 以其它纹饰的。盛行于西周中晚期,春秋时代还继续使用。
一些典型的凤鸟纹
多齿冠凤纹(西周早期)
长冠凤纹(商晚期)
花冠凤纹(西周中期)
长颈鹿角鸟纹(商晚期)
枭纹(商代晚期) 弯角鸟纹(西周早期期)
雁纹(春秋晚期)
尖角鸟纹(商代晚期)
动物纹
动物在我国早已开始饲养,马、牛、羊、鸡、 犬、猪是著名的六畜,还有一些野生动物,象、 鹿、犀、虎、兔和一些变形的动物如长鼻兽、蜗 身兽,此外还有一些小动物,如蛇、蝉、鱼、龟、 蟾蜍等不能独立.无所归属,皆列入动物纹。这 些动物在青铜器上大多有类似的形象,属于这些 动物的正面形象已归入兽面纹的各种角型,但动 物的侧面或全躯形象在构图上不能列入兽面纹, 应该作为动物纹、则动物纹包括虎纹、牛纹、象 纹、鹿纹、兔纹、蜗身兽纹、蛇纹、龟纹、蟾蜍 纹、鱼纹、蝉纹等。
•动物纹是中国青铜器纹饰的主体,它们在青铜艺术中 占有大约一千五百多年的统治地位。可以说中国青铜 器的纹饰,一开始就是以动物纹为主要内容的;
古代青铜器纹饰的种类
注:下述的青铜器纹饰,主要是指华夏族系统的青铜器纹饰。 动物纹兽面纹龙纹凤鸟纹兽体变形纹
几何纹
人物画像
其他纹饰
兽面纹
兽面纹旧称饕餮纹。饕餮(tāo tiè )之名本 于《吕氏春秋· 先识览》:“周鼎著饕餮,有首无 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天 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左传· 文公十八年》。古 人说:贪财为饕,贪食为餮”。 宋人将青铜器上表现兽的头部,或以兽的头部 为主的纹饰都称饕餮纹。实际上这类纹饰是各种 各样动物或幻想中的物象头部正视的图案。后来 不少著作中称它为兽面纹。
• 钩连雷纹 作斜的山字形线条,用斜线相钩连,一般山字形作粗线条、
所填雷纹为细线条,也有山字形作虚线、雷纹作阴纹的。最早见于商代 中期,盛行于商末周初。春秋战国时期盛行很富丽的钩连雷纹,粗细线 条有用金、银和绿松石镶嵌的。
• 三角雷纹 外围是三角形,内填以雷纹,三角形的一角作向上或向
一些典型的兽面纹
环柱角型兽面纹(西周早期兽面纹鼎)
牛角型兽面纹(商晚期古父己卣)
外卷角型兽面纹(商晚期戊服卣)
内卷角型兽面纹(商晚期兽面纹斝)
一些典型的兽面纹
曲折角型兽面纹(西周早期无虫鼎)
龙角型兽面纹(商晚期兽面纹鼎)
长颈鹿角型兽面纹(商晚期兽面纹方彝)
虎头型兽面纹(商晚期戢觥)
一些典型的兽面纹
西周早期的龙纹沿袭商代晚期的风格,但到了西周中晚期, 龙纹更趋抽象化,只有将早期龙纹同其对比观察,才能从中看 出发展轨迹。这是因为在周人的观念里青铜器纹饰的宗教含义 已不如商代强烈,由“象物”形式转向图案化,气氛活泼轻松, 体现出一种审美情趣,当然,也含有祥瑞意义。
一些典型的龙纹
爬行龙纹(西周早期龙纹簋)
青铜器上的龙纹
青铜器上的龙纹常被称为夔纹和夔龙 纹,自宋代以来的著录中,在青铜器上凡 是表现一足的、类似爬虫的物象都称之为 夔,这是引用了古籍中“夔一足”的记载。 其实,一足的动物是双足动物的侧面写形, 故不采用夔纹一词,称为夔龙纹或龙纹。 青铜器纹饰中,凡是较粗大的蜿蜒形体躯 的动物,都可归之于龙类,称之为龙纹。
鸟兽合体纹(商代晚期)
兽目交连纹(西周晚期)
波曲纹(西周晚期)
鳞纹(西周早期)
几何纹
几何纹是几何的基本元素(点、线、圆)所组 成的有规律的纹饰,纯属形式上的变化和结构上的 美感。这种纹饰在原始社会的彩陶上早已出现,在 青铜器上属于几何纹的形式比较多,在早期作为主 要纹饰的机会非常少。在兽面纹、龙纹盛行的时代 里,它只能作为主纹的陪衬或地纹使用,只有在这 些纹饰衰退的时代,才能大量起用几何纹,各种形 式的几何纹才不断出现。春秋、战国之际几何纹作 为主体纹饰已屡见不鲜。几何纹大致有连珠纹、弦 纹、直条纹、横条纹、斜条纹、云雷纹、百乳雷纹、 曲折雷纹、钩连雷纹、三角雷纹、菱形雷纹、网纹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