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如何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如何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论文摘要】新课标下倡导语文课教学重在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本文就如何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从对课本资源、对学生和教师自身资源、网络资源、社会及家庭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六个方面加以阐述,目的是促进语文教学,提高语文教学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就是巨大的知识宝库,就在于我们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多动脑、勤思考;多方位、多角度地去开发知识宝藏,那么课程资源这
个巨大的知识宝库就能被我们充分利用。

在教学中,我们的语文课程资源结构单一。

有许多教师只死教课本,不去深挖一些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显得语文教学枯燥乏味、呆
板。

其实随着课改的深入发展,现代的语文教师就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制宜、整合与利用课程资源。

在生活资源库中汲取新鲜
的、有利用价值、切合实际而有效的资源为教学服务,为我们的语文
教学注入生机和活力。

一、以课本为基础,利用好课本资源
课本本身就是已经过筛选的课程资源,教师首先要利用好课程资源。

所以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资源。

1.要利用教学内容本身。

课本中所选的内容,本身就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

因此,教师在讲课时,不仅要通过课文给孩子们传授知识,更要让
他们在学习的时候接受思想的熏陶。

课本中的内容是一个缩影,我们需要用“放大镜”去观看课文内容扩展延伸的内容,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好课本
所选内容,然后根据课本内容,作者简介给孩子的更多作品,
开拓学生视野使他们知道更多的知识,例如:在学习老舍《养
花》这篇课文,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的基础上:
1、让学生自己尝试养一盆花,目的使他们从中懂的苦
与乐并他们比一比看誰养的最好。

2、让大家去查找相关的资料了解老舍,看谁知道最多。

3、读有关老舍的大量文章,并写一篇关于老舍文章的读后
感。

其次:开发利用新鲜的“活”资源即教师与学生自身课
程资源。

(一)开发教师潜能
每位教师其实就是一个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活资源宝库。

具有很大的智慧潜能,是一个亟待开发的巨大资源宝库。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教师的价值观,人生观无不影
响着学生。

所以,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课程资源的利用,发挥
自己的潜能为教学服务。

俗话常说:“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现在学校实行集体备课,集思广益,教师分工合作,达到资源共享。

集体备课并不局限于学科组内,应该从一个纵观大局的角度对学科之间知识的整合和分工合作。

语文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内容丰富多彩。

语文课并不是单独只讲语文知识,有时还涉及到地理、生物、化学、历史等学科的知识。

但语文老师并不是一位“上知天文,下支地理”“学贯中西,博通古今”的圣人。

这就需要多于其他相关学科教师合作,商讨谈论、相互学习,达到资源共享,这样的语文课才讲得透彻、精彩。

(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语文教师应打破传统的,呆板的教学。

即教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

这样不利于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自主学习。

因为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能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

因此,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挖掘学生身上的课程资源是上好语文课的先决条件。

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自己的角色当小老师为同学们上课。

这样“小老师”在课前认真备课,课堂认真上课,台下学生认真听课提问,使全体学生有种新鲜感,对知识的学习产生兴趣,亲身投入到教育与学当中。

但应该注意一点教师在此要做好“小老师”的备课指导和课堂引导。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教师经验性课程与学生主观能动性,创新型课程
资源的整合。

真正实现了师生互动活课程资源的高效利用。

再次: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成为不可缺少的语文课程资源。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抽象的,枯燥的知识单纯用语言无法直接形象地表达出来。

教师可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网页、查询、下载、制作三维动画等方式。

使语文教学在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画面中展现出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和谐的氛围中直观形象地学习。

例如:在上五年级《黄山奇松》这一课时,我从网上下载了有关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黄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的图片和一份FLASH 动画辅助教学资料并在欢快的音乐中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美感。

最后生活及家庭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生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有人说:“生活无小事,处处在学习”。

新课标提出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倡导“语文课程资源应植根于现实生活”,不能只信课本,将生活于课本隔离。

要以生活为源、语文为流,源远流长,这是所有语文老师强化资源意识的一种理念。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说的就是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师要常常引导学生到生活的天地里去发展、实践、锻炼。

如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关注社区语言、环境、卫生的改
善;参观考察本地的人文景观、山水风光、植物资源、说写见闻、感受,激发学生爱家爱国的热情。

例如:清明节组织学生去烈士墓扫墓,给学生讲英雄事迹,让学生直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烈士用鲜血换来的,使他们对烈士的崇拜敬仰,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二)家庭资源的开发利用
用广告词:“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父母在家教育子女听话懂事,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从小养成好的习惯。

在富有生命的课堂中,家庭成员之间,亲朋好友之间通过智慧的互相交融、心灵的沟通,随时随地所产生出来的那种有形或无形的生命的力量。

智慧与精神。

更是一种润物无声的资源。

可通过家校交流会、问卷调查等方式,是家长了解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意义、目的、内容,调动家长支持。

多开展实践活动,让家长参与学生的实践活动。

例如:在“三八”节那天,少对部要求学生为奶奶、妈妈洗脚,为妈妈、老师制作一份礼物,以表达对长辈及老师的的感谢。

从而使得他们有一颗感恩的心。

总之,语文老师上好、上活、上精语文课,必须要创造性的教学,想方设法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将学校、家庭、社会组成一个整体,是语文课程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那么,语文教师必须有强烈的资源意识,这样语文教师才是新时代、跨世纪新型的好语文教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