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组合作促班级文化建设

小组合作促班级文化建设

小组合作促班级文化建设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学校是一个育人的场所,这里应该拥有浓厚的文化气息,而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窗口。

因而,精心打造班级文化是薰陶学生,创造育人环境的重要举措。

作为一年级的班主任,我十分重视班级文化建设。

工作中,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从小组合作入手,在班级中成立“班级管理”、“德育引领”、“卫生值日”“语文学习”“文化宣传”五个小组。

以小组带动全班进步、以合作促进文化建设。

具体措施如下:
一、班级管理小组
为了提高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我们班从入班起就成立了“班委会”。

由学习委员、文娱委员、纪律委员、体育委员、卫生委员及五个候补委员组成。


天正、补两个委员在老师未到之前共同值日,协助老师维持班级秩序、学习等事宜。

正因为这种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管理方式,我们的班风、学风一直很端正。

二、德育引领小组
为了培养和加强同学们“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德育目标,我们班又设立了由“张小诺、陈雨田、杨浩宇、黄奕瑾、刘芳菲、李嘉诚、冯奕阳、赵宜琪、丁韶涵、侯昭雨”组成的“太阳花”小分队,一个学期的时间,共在校内外进行了四次活动:
1、把爱心献给老师。

利用中午或课间,组织小分队队员为老师倒上一杯开水,并向老师说一声:“老师,您辛苦了!”
2、把爱心洒向同学。

组织爱心小分队队员留心本班中爸爸妈妈经常不在身边的同学,和他一起过周末,并为他组织一次有意义的生日;开展帮扶后进生、问题生的活动。

针对班级中的后进生,爱心小分队成员开展互帮互助活动,帮
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和思想认识。

3、把爱心洒向父母。

利用周末为爸妈洗脚、做家务,向他们献上自己的一份爱心。

4、把爱心洒向社会。

利用周末时间,到社区和空巢老人聊天、帮他们做家务。

三、卫生值日小组
我们班共有10个卫生值日小组,每个小组6——7个人,以数字编号,负责本班的卫生打扫工作。

单周单组值日,双周双组值日,每组每人有固定的打扫区域,10轮换一次。

因为分工明确,间隔时间长,孩子们干起来既不觉得烦,也不觉得累,还乐此不疲。

四、学科学习小组
我们班因为班额大,学生多,无法像小班额的学校一样设立一些形式上灵活多样的学习小组,但为了学习需要,学习小组还必须有,所以,排座位的时候,我就多了一个心思:了解孩子的家庭住址、兴趣爱好、学习程度等情况。

排座位的时候尽量做到住址较近、爱好
相同、友谊深厚、的同学安排在一起,再考虑学习能力的强弱搭配因素,这样在不用动座位的情况下,我们班一共设立了10个学习小组。

这些小组成员又民主选出小组长,负责本组的学习任务分配、监督、作业的收交等工作。

这样以来,虽然学生多,但小组合作学习也开展得有声有色。

五、文化宣传小组
我们班的文化宣传小组由六名同学组成,主要负责教室展示墙的布置、黑板报的设计两项工作。

根据同学们的特点,班风等来设计班级墙面布置;根据学校每月主题负责黑板报内容的搜集、版面的设计,以后还要引导组员们学会动手创办。

一年级上学期的第二次黑板报就是由他们设计主办的。

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我觉得小组建设应先于文化布置。

因为小组合作是班级文化建设的基础,有了积极向上的小组文化做引导,班级才会有认同,有统一,有方向。

在“小组合作促进班级文化
建设”的道路上,我将和同学们一起进行新的探索。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