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及反思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及反思

二、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
4、理解父亲没有商量余地地要“我”将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钓鱼”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如果能从中获得关于人生的启示就更好了。学生已经阅读学习过许多反映诚实守纪的说理文章,对父亲的行为会有一定的理解。在学生中拾金不昧、诚实守纪的同学也很多,对“鱼”产生的诱惑会有一些生活情感体验。)
2、抽查学习情况。
抽查生字的读,说或写的情况。
(二)、学文悟情展示。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我知道了课文主要讲了“我”小时候一次钓鱼的经历。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傍晚,“我”和父亲去钓鱼,“我”好不容易钓着了一条大鲈鱼,父亲让“我”把鲈鱼放回湖里,使“我”从中获得终生的启示。说明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
2.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体验来感受作者不舍得放鱼的心情,学生感受深刻。从作者的“依依不舍”的心情入手,让学生找找舍不得的理由。课中我重点指导学生朗读,读是语文教学永远不变的一剂良方。在感受鲈鱼大而美和难钓的过程中,我重点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生情,读中感悟。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对大鲈鱼的喜爱,感悟放弃课堂中老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富有灵气的孩子,充分了解孩子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难点: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
1、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假如,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你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大鱼,刚想拿回家,别人却让你放回去,你会怎样想,怎样做呢?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会得到一些启发的。(板书课题)
4、搜集有关道德修养的名言警句,尝试自己或小组内创作。)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读准生字词
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抽查生字的读,说,写的情况
小组内学习展示
理解“小心翼翼、不容争辩、诱惑”等词语的意思
学文悟情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
快速默读课文,产生了哪些疑问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在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入情入境地自读自悟,体会文中细节,解读人物的心理活动及变化,促进学生对课文主旨的把握,同时发挥文章教育人的作用。教学从整体到具体,再回到整体,从而达到思路清晰,脉络分明。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读”贯穿始终,这样既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给下节课做了很好的铺垫。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使学生陶醉,产生共鸣,也只有熟读才能成诵,把课文里一个个句子,一种种规范的语言化为自己的语言。全体学生在课堂上始终保持自主、积极、主动的活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课文中的字词句段朗读展示
(三)创造性展示(以小组形式全班展示)
1、小组朗读课文的一段话。
2、说说自己读完以后的感受。
3、朗读了《钓鱼的启示》,你有哪些收获?
(小组展示的形式多种多样)
三、知识拓展延伸
1、更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搜集其他有关诚信的文章.
3、搜集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道德实践方面的点滴小事。
在读书的时候善于思考,要解决这些问题还要从书中寻找答案
鼓励学生善于提问
七、教学评价设计(制作回答问题一览表,对于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且准确率高的学生给予流动小红旗的表扬)
八、板书设计(13、钓鱼的启示
钓鱼兴奋得意
放鱼沮丧依依不舍)
九、教学反思
可以从如下角度进行反思(不少于200字):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读通难读句子;放手让学生充分预习,自主学习,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古人云:学贵在疑。让学生提出初读课文时遇到的问题,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能力。其次围绕“我不舍得放鱼的心情变化?”“为什么我舍不得放?”两个问题理解课文,围绕第一课时目标,循序渐进,学生学得轻松自在。
3.在《钓鱼的启示》中,我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让学生谈谈钓到鱼时愿意轻易放了鱼吗?学生有话可说。语文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更要让老师了解学生的生活,更好地了解学生。
4.课堂重点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生情,读中感悟。但如何指导学生的朗读能力,提高朗读的效果,还有待于自己的学习与探索。
教学设计与反思
课题:《钓鱼的启示》
科目:语文
教学对象:五年级
课时: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钓鱼的启示》以第一人称口吻记叙了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34年前,鲈鱼捕捞开放日的前一个晚上,“我”和父亲去钓鱼,距离鲈鱼开放的时间还差两个小时,爸爸要“我”把钓到的又大又漂亮的鲈鱼放回湖里,当时我对爸爸的做法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十分沮丧,但是最后我还是把鱼依依不舍地放回到了湖里。34年后,我成为了一名著名的设计师,功成名就的“我”,从自身的经历中深深体会到“一个人要从小受到严格教育的话,就会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的道理。课文在叙事过程中插入了不少细节描写以及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这是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特点。)
2、提出学习目标
(1)把课文读通读顺,难读的字词和较长的句子多读几遍。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理清课文条理。
(3)能结合对课文的理解,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二、展示学习成果
(学生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要求:小组内进行展示;别人在展示时,其他同学要学会倾听,并做好点评。
(一)基础知识展示。(小组内——抽查情况)
1、小组内学习展示。
(1)这节课,我学会了“捕捞、鱼饵、鱼钩、小心翼翼、操纵、皎洁、沮丧、诱惑、告戒、实践、不容争辩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等词语,理解了小心翼翼、不容争辩、诱惑等词语的意思。
(2)我会用其中的一些词语造句。
(3)我能够流利地读通读顺课文。
(4)我知道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解决了一些课后的思考题或每课一练中的题目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