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6新型疫苗疫苗及其分类附加

6新型疫苗疫苗及其分类附加

M细胞的表面是稀疏的绒毛状结构,这有利 于M细胞摄取大分子抗原,甚至细菌和病毒, 抗原穿越粘膜的屏障,传送到下面的淋巴组 织中去,诱导产生特异的粘膜免疫反应
M细胞总结
M细胞是诱导和产生粘膜免疫反应场所的门 户,在那里发生了细胞的内饮和抗原的传送、 及随后的病原微生物的杀灭、抗原的加工、 处理和呈递,以及抗原的储存等一系列过程, 最后诱导和产生了粘膜免疫反应。
人用黏膜疫苗
脊髓灰质炎疫苗 灭活霍乱全细胞B亚单位疫苗和减毒灭活苗 减毒伤寒疫苗 BCG活疫苗 腺病毒疫苗 AIDS疫苗?
IgA抗体介导的粘膜免疫保护效果
抗原的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并激活抗 原特异性的淋巴细胞,然后通过局部的淋巴 结,进入全身性循环,再回到粘膜组织产生 第二阶段的免疫效应。
黏膜免疫应答的诱导
启动黏膜免疫发生的场所主要是一种特化扁平上皮 细胞-微褶细胞(microfoldcell,M细胞)
其功能为选择性黏附,摄取外来抗原物质并以小囊 泡形式转运给上皮内淋巴细胞以及生发中心淋巴组 织,诱导黏膜免疫应答
M细胞--各种病原微生物侵入机体的门户
M细胞(microfold cell)是表面具有粗糙皱 折结构,覆盖在粘膜表面的滤泡相关上皮组 织FAE中
转基因植物疫苗的优越性
(1)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植物的组织或原生质体 在适当的条件下经培养能得到一株完整的可 育的植物体。
(2)完整的真核细胞表达系统 在植物中表达的 产物可进行糖基化、酰胺化、磷酸化和亚基 的正确装配等翻译后的加工过程,使表达产 物具有与高等动物细胞表达一致的免疫原性 及生物活性。
<新型疫苗>
一、转基因植物疫苗
疫苗的研究和开发历程
以全细胞疫苗为标志的第一次疫苗革命 以乙型肝炎基因工程疫苗为典型代表的第二
次疫苗革命 第三次疫苗革命:基因疫苗研究
转基因植物疫苗的技术基础
重组基因技术 实际上是重组DNA疫苗的一种 生产疫苗的系统:高等植物 转基因植物口服疫苗,例如水果、黄瓜、胡
有关在转基因植物的子代去除抗生素基因的策略已有不少。这 些策略包括cre/lox重组子和转座子系统,或利用改变代谢途 径和共转化等方法。
其中共转化较容易操作,其基本原理是将一个具有抗生素标记 的质粒和另一个仅含目的基因质粒同时导人同一农杆菌。由于 不同质粒的基因一般插入到植物基因组的不同部位,可以通过 有性生殖而分离,在子一代的植株中就可以筛选得到无抗生素 基因而只含有目的基因的转基因植物。
狂犬病病毒糖蛋白
McGarvey等人将狂犬病病毒的表面蛋白在 番茄中表达,且表明它能与病毒天然蛋白质 产生的多克隆抗体形成免疫沉淀。
他们还用植物病毒为载体得到狂犬病植物疫 苗,并且在被免疫的小鼠血清中测到了中和 抗体。
直接口服的转基因植物疫苗 大肠杆菌肠毒素植物疫苗
产肠毒素型大肠杆菌引起腹泻 在感染性腹泻的免疫机制中,粘膜免疫重要
③编码甘氨酸的GGG在单子叶植物基因组中非常少见,因此将插 入基因中的这一编码改为GGA是一种更适合在植物中表达的方 法。
④其他的方法包括去除虚假的mRNA加工信号、减少A—T含量、 选择植物偏爱的密码子等。
无抗生素抗性的转基因植物
在转基因植物的再生过程中抗生素作为筛选标记被广泛应用。
人类和动物在口服疫苗后,抗生素基因也势必由此进人体内, 这会使人感到担忧。
转基因植物疫苗的优越性
(5)接种简便 植物疫苗的接种途径主要是口 服,无需注射。如果给婴幼儿喂服香蕉泥疫 苗,不再受皮肉之痛苦,无疑会受到家长们 的欢迎。
(6)安全性 植物疫苗在本质上是人类的食品, 因此安全可靠,无毒性和副作用,也无潜在 的致病和致癌的危险性。
转基因植物种类的选择标准:
该植物可以在世界上较多地区,特别是发展 中国家种植,并能获得较高的产量;
容易给婴幼儿喂服,并能获得家长们的接受; 作为疫苗的植物可食用部位必须是可以生食
的,并且有较高的蛋白质含量
(1)烟草
烟草一直是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和遗传转化的 模式植物,较为容易获得转基因植物。
虽然烟草含有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但其蛋白 质含量丰富,可通过纯化技术获得蛋白质, 所以较适合于如乙型肝炎等转基因植物疫苗 的生产及应用研究。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疫苗
发现烟草源性的乙肝表面抗原能够产生抗乙肝表面 抗原的抗体,除了IgG1低于酵母源性疫苗外, IgG2、IgG3、IgM和IgA的滴度均高于后者。这 些抗体能识别人血清中的乙肝表面抗原。
体外实验也证明烟草源性的乙肝表面抗原保留了相 同的T细胞及B细胞抗原决定簇。
虽然烟草源性的乙肝表面抗原产生抗体比较慢,而 且滴度略低于现有的疫苗,但烟草提取液只含3% 的蛋白质,而酵母源性的疫苗却是纯化的蛋白质制 剂。
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稳定性
植物细胞壁的天然生物胶囊作用虽然能使植 物疫苗避免在消化道中过早降解,但如果它 久久不能释放也显然是致命的缺点。
寻找一个最佳平衡点,使植物疫苗在最合适 的部位发挥作用也是一个研究方向。
展望
虽然植物疫苗离临床应用还为时尚远,但这 一领域充满了希望,吸引着广大科学研究者。
诺瓦克病毒衣壳蛋白
引起腹泻。 Mason等人用烟草来表达诺瓦克病毒衣壳蛋白取得
成功。 表达量达到烟叶总蛋白质含量的0.23%。对这种
植物源性的蛋白质结构进行分析发现,它不但保留 了抗原决定簇,而且能更加耐受蛋白酶的分解。在 电镜下观察,其形状类似于NVLPs。 用转基因马铃薯去喂小鼠,在小鼠血清中测到了抗 诺瓦克病毒的IgG和IgA抗体。
把结核杆菌分泌性蛋白质MPT-64和ESTA-6基因 导人烟草、黄瓜、番茄和胡萝卜的研究正在进行之 中,其中MPT-64蛋白质的基因已经在番茄中获得 了成功的表达。
动物传染病的转基因植物疫苗
家畜都是生吃植物的,因而转基因植物的选 择范围比较广。
Carrillo等报道了他们用编码家畜口蹄疫病 毒结构蛋白VP1的基因转入到植物拟南芥中, 然后用转基因植物的叶子提取液来免疫小鼠, 发现产生的特异性抗体能保护小鼠抵抗口蹄 疫病毒的侵袭。
粘膜能将机体的内环境和外环境隔离开来, 有效地将致病因子和对机体有害物质拦阻在 外;
粘膜的分泌液可防止病原微生物在其表面生 长,并可通过排泄或咳痰等生理过程将它们 清除出去
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
亦称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是指广泛分布于呼吸道、胃肠道、泌尿生殖
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 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 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的派氏集合淋巴结 (Peyer's patches,PP)及阑尾等。
萝卜和番茄等 转基因的植物疫苗具有效果好、成本低、易
于保存和免疫接种方便等优点,因此特别适 合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需要。
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研究方向
一种是利用植物作为工厂采生产大量的蛋白 质抗原,然后经过分离和提纯,再制备成疫 苗;
另一种是不需要分离和提纯,将植物或其某 部分作为可以直接口服的疫苗。
在众多转基因植物疫苗的研究中,最有可能 成为商品化的植物疫苗是转基因香蕉。
香蕉具有其他植物无可比拟的3大优点:
①香蕉泥已经是能被广泛接受的婴幼儿食品 ②香蕉是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水果之一 ③香蕉有厚实的外皮,保存和运输都十分方便。
二、黏膜疫苗
粘膜
是人体先天性免疫系统中很重要的防止病原 微生物入侵的生理防线
黏膜免疫的优点
口服疫苗可在粘膜局部产生特异的抗体反应,来有 效地阻止病原微生物的入侵甚至将其杀灭和清除出 体外。
通过口服或滴鼻接种疫苗,可以使机体全部的粘膜 获得抵御相应传染病的免疫保护力。
粘膜免疫也能产生很高的血清抗体效价,甚至能诱 导细胞毒T淋巴细胞的活性。
接种比较方便,副作用小,安全性好,生产方便, 成本也比较低。
大部分蔬菜和水果类植物含有较多的水分, 蛋白质的含量很低,显然也很不适合作为转 基因植物疫苗的表达载体。
非直接口服的转基因植物疫苗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疫苗
目前市场上用的疫苗是用酵母细胞系统生产 的DNA重组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疫苗
将乙肝表面抗原基因转入烟草的基因组,结 果发现烟草成功表达了乙肝表面抗原。
分泌性IgA的结构与功能
sIgA的多聚体结构能增强其对抗原和病原体的亲和 力;
sIgA表面特殊的糖成分或糖链有助于使其粘附于粘 膜的表面和抵抗蛋白水解酶的消化作用。
粘膜上皮细胞产生的分泌体(secertory component,SC)很快以二硫键共价连接成sIgA 并分泌到粘膜的表面,能延缓小肠中蛋白酶对sIgA 的降解作用,却不影响它与抗原的亲和力。
用转基因植物作为口服疫苗有可能产生理想 的粘膜免疫反应,从而达到预防腹泻性传染 病的目的。
Mason等人于2019年根据这个原理将LT-B 的编码基因转入烟草及马铃薯,研制成功转 基因植物疫苗
结核转基因植物疫苗
卡介苗 结核DNA疫苗已在小鼠实验中获得了可喜的免疫保
护效果
口服能表达结核杆菌蛋白质抗原的植物,有可能在 肺部产生特异IgA抗体等粘膜免疫反应
(3)香蕉
在发展中国家有大量的种植,而且价格非常 便宜。
每个香蕉可以表达1~10mg左右的外源基 因蛋白质,大约100~500μg的蛋白质抗原 就足以刺激人体产生特异的免疫反应,因而 一个转基因的香蕉疫苗就能给10个婴幼儿进 行口服免疫接种。
其他植物
豆类植物的种子虽然含有较高的蛋白质,而 且转基因豆类作物的研究也有较多成功的报 道。但是豆类种子中含有凝集素类物质,因 而不能生食。
此时的B淋巴细胞产生了克隆性的增殖,在 再度接触抗原和辅助性T淋巴细胞分泌的细 胞因子的作用下,发生了向IgA浆细胞分化 的过程,进而产生大量的特异性IgA抗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