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第一单元心理学基础知识细目人的心理现象要点一心理学的内容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是心理活动的表现形式,心理活动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人脑对现实的反映具有主观性(经历不同)、能动性(即有选择地反映外界事物),不是对所有外界事物都反映要点二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注意感觉概念特点当刺激连续作用时,感觉随时间延续逐渐发生变化,感受性降低甚适应至消失的现象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如颜色可以引起温度觉当某种感觉受损或缺失后,其他感觉会过度进行补偿。
例如,失明补偿的人触觉一般都很灵敏掩蔽当不同感觉器官同时接受刺激时,一种感觉使另一种感觉感受性减低的现象。
如一些牙科诊所利用音乐镇痛后像刺激消失之后感觉暂时存留的现象。
如在夜晚关灯之后,视觉仍然能暂时存留灯亮时的形象对心理实质正确全面的理解是A.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B.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C.心理是主现想象的反映D.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E.心理是想什么就反映什么『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人的心理其实质可以理解为以下三个方面: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知觉知觉的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概念映(苹果的知觉反映其形状+颜色+气味等)知觉的特征选择性(现在你能分辨出我和环境的杂音)整体性对事物的各种属性统一地、整体地予以反映的特性(找物与物的关系)理解性以过去的知识经验为依据,力求赋予知觉对象一定的意义(对X线检查结果主任和我理解程度不同)恒常性知觉过程中对事物知觉的恒定或不变性整体性。
对事物的各种属性统一地、整体地予以反映的特性(找物与物的关系)中间是什么?如果你从左往右看,会把中间的知觉为B,如果你从上往下看,,则会知觉为13,这说明对个别物体的知觉依赖于对整体的知觉。
理解性。
就是在你知觉的时候加入已有的知识经验,赋予客观事物意义的加工过程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你知道门的形状了,不管它是全打开还是半开着,即使是最后一种状态,你都知道门是长方形的没有变几种主要的知觉知觉类备注别空间知对物体距离、形状、大小、方位等空间特性的知觉称为空间知觉觉时间知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觉运动知觉对物体在空间位移的知觉称为运动知觉,是视觉、动觉、平衡觉等多种感官协同活动的结果,其中视觉起着重要的作用错觉人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从高层建筑物向下俯视时,看到地面上的人像蚂蚁般大小,汽车像活动的火柴盒,可我们并不会觉得人和汽车真的变小,这种现象称为知觉的A.理解性B.恒常性C.整体性D.自主性E.选择性『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
“人芝兰之室,久而不知其香”A.感觉过敏B.感觉适应C.感觉相互作用D.感觉减退E.感受性补偿『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感觉适应:当刺激连续作用时,感觉随时间延续逐渐发生变化,感受性降低甚至消失的现象。
小结感觉知觉直接性选择性(相对性)客观性整体性主观性理解性脑的功能恒常性个别属性整体属性【记忆的概念与规律】记忆概念头脑中积累和保持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记忆过程识对学习材料进行编码、组织并储存在记忆系统的规律记保持对学习过的事物在脑中保留一定时间再认当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出现在眼前时,仍能重新再现出来(昨日重现)回忆已识记保持的事物不出现在眼前时仍能回想起遗忘已感知过的事物提取时失败,遗忘最快发生在识记第1天,以后会变慢,呈先快后慢规律,提示要及时复习记忆系统记忆类别特点备注感觉记忆感觉刺激作用后仍在脑中继续短暂保持其映象的记忆,是信息加工的第一阶段图像记忆约1秒左右,听觉记忆不超过4秒短时记忆1分钟之内的加工编码记忆记忆广度为7±2组块长时记忆信息在人脑中长久保持的记忆,又称为永久性记忆包括程序性记忆(对具有先后顺序的活动记忆)和陈述性记忆(个人对事实性信息的记忆)【想象】人脑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瞎想)【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某种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本身并不是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而是伴随心理过程并在其中起指向作用的心理活动。
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特点。
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或集中的现象称为A.注意B.人格C.记忆D.情感E.想象『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注意是心理活动对某种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它本身并不是独立的心理活动过程,而是伴随心理过程并在其中起指向作用的心理活动。
通过感觉、知觉、记忆等进行的活动称为A.意志过程B.人格倾向C.情感过程D.人格特征E.认知过程『正确答案』E『答案解析』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和注意。
情绪过程情绪个体受到情景刺激时,经过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判断后而产生的行为变化、生理变化和对事物态度的主观体验情感情感是人的高级心理,是人对精神性和社会性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大家闺秀)高级情感分类道德感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和道德标准评价人的行为、想法和意图所产生的情感体验理智感人对认识和追求合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对人和事物美的情感体验情绪分类基本情绪(快乐、悲哀、愤怒、恐惧)和复合情绪【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情绪情感层次低级的,人与动物共有高级的,只有人具有源泉生物性需要有关精神上或社会需要的满足有关生理与行为伴有生理、行为变化伴有生理变化和行为改变稳定性不稳定,具有较大的情景性、冲动性稳定,不易受情景影响,冲动性小【情绪状态】分为心境、激情等状态概念备注心境指微弱、持久、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人逢喜事精神爽”、“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激情一种迅猛暴发、激动短暂的情绪状态进球了应激人对有害事物的一种适应性反应如看到人后紧急刹车,刹车后心律加快,出冷汗一种比较持久微弱、具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是A.心境B.激情C.心情D.热情E.应激『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心境是一种深入的、比较微弱的、持久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如得意、忧虑情感的分类和作用分类特点备注道德感个体根据一定社会政治道德标准,评价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时产生的情感体验具有社会性、历史性和阶级性理智感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和追求真理的需要是否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动力之一(如对真理的热爱和对谬误、迷信的鄙视和憎恶)美感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审美需要而产生的个人体验,审美感受到个人的思想观点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不同民族、不同阶级的人对事物美的评价可能有所不同个性(人格)个性的定义、内容(1)个性的定义:在心理学中个性可以理解为一个人的整个心理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
部分心理学书籍,也把个性翻译为人格。
个性是复杂的,是多侧面、多层次的统一体。
(2)个性的心理结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大部分【个性心理特征】所谓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包括能力、气质、性格等。
①能力:能力是人格组成的一部分,能力可分为一般能力(观察力、记忆力、运动能力)和特殊(专业)能力(音乐家对音色的分辨力)两类②气质(1)概念:是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
(2)人的气质类型分为: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和抑郁质【气质分型】分型别称特点多血质活泼型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可塑性强、敏捷。
其外显行为是言、行敏捷,活泼好动,待人热情,粗心、浮躁,注意力不稳定,兴趣易变,外倾性格——Cushing综合征(多血质外貌)胆汁质兴奋型情绪急躁、粗心,易冲动、自制力差,外倾明显,易感染黏安感受性低、耐受性高、可塑性稳定、敏捷性差。
其外显行为是液质静型言行少而慢,活动稳且慢,情绪隐而不露,善忍耐,对人冷淡,固执拘谨,内倾性格抑郁质抑制型动作稳定、缓慢,观察细微,情感体验深刻,敏感、怯懦、孤独多虑,不果断且缺乏信心,严重内倾胆汁质气质的人,其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A.强、均衡而灵活的活泼型B.强、均衡而不灵活的安静型C.强、不均衡而灵活的兴奋型D.弱、不均衡、不灵活的抑制型E.弱、均衡、灵活的灵活型『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胆汁质兴奋型,特点为情绪急躁、粗心,易冲动、自制力差,外倾明显,易感染。
③性格性格是一个人在现实的稳定态度下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
性格的个体差异很大,性格一经形成就比较稳固,并且贯穿于全部行动之中。
个体一时的偶然表现,不能认为是其性格特征,只有经常性、习惯性的表现才能认为是个体的性格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