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自考-行政组织理论-重点考点
自考-行政组织理论-重点考点
(2)行政组织职能不仅扩大,而且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已经从原来的以 政治职能为主转变到现在的以经济和社会职能为主。
(3)行政权力越来越大。
(4)在中央行政组织与地方行政组织的关系上,有地方自治传统的国家在
逐步扩大中央集权(如英国);有中央集权传统的国家在逐步扩大地方
权力(如法国)。如此看来,中央适度集权与地方适度分权是市场经济
(1)提供社会保障; (2)促进公证的收入分配; (3)控制人口增长; (4)环境保护。
(三)行政组织功能的特点:
1.广泛性与有限性。行政组织的功能涉及国家政治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 面,但又是有限的,表现在:
(1)行政组织功能发挥的领域和程度要以社会需要为限。 (2)私人生活领域,只要不触犯法律,行政组织就不干预。 (3)行政组织功能发挥要以法律为依据。 (4)行政组织自身的能力也有限。 2.稳定性与变异性。
下各国的共同要求。 中ຫໍສະໝຸດ 市场地央经济
方
第二节 中国行政组织的演变
一、中国古代的行政组织
(一)夏、商、西周时期的行政组织 1.夏:王位世袭制 、开设百官。
2.商:按照职能设官定制:司徒(主力役之征)、司空(主工)、司 寇(主刑) 3.西周:三司——司徒(农业)、司马(军事)、司空(工程); 六太——宰、宗、士、史、祝、卜 【注】夏商周:“亲贵合一“的组织原则,有强烈的宗法色彩。
发展的主流。皇帝是国家权力的垄断者。 (2)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的演变具有前后因袭、循序渐进的特点。 (3)中国古代行政组织结构严谨,分工精细,层级节制,集中统一。 (4)中国古代的行政组织具有强烈的宗法色彩。
二、中华民国的行政组织 (一)南京临时政府时期的行政组织(1912——1913) (二)北洋政府时期的行政组织(1913——1928) (三)国民政府时期的行政组织(1927——1949)
三省向一省过渡,中书省逐渐成为最高的行政机关 2、明、清时期:
(1)明朝——明初,废宰相,六部成为最高的中央行政机关;但中期 以后,内阁的权力日重。 (2)清朝——设军机处;地方大官直接听命于皇帝。
(五)中国古代行政组织发展的特点: (1)强化中央集权,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人之手,是中国古代行政组织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行政组织及其中央行政组织的关系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行政组织特点:
v 1、充分的人民性 v 2、其设置与运行本着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 v 3、中央与地方关系:民主集中制 v 4、发展过程中存在弊端。
第三章 外国行政组织理论
第一节 外国早期行政组织思想 第二节 传统时期的行政组织理论
1、地方分封的封建君主制; 2、等级君主制; 3、中央集权的专制君主制。(标志:检察官的设置)
(三)封建制时期英法行政组织的特点
1、立法权与行政权相对分离。 2、宫廷的内务组织演变成全国的中央行政组织。 3、地方行政组织较之奴隶制时期有很大的发展。地方行政区划已初具规
模,为近代各国地方行政组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4、王权与教权有斗争又有合作。(“君权神授”)
第三节 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一、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
(1)阶级分析的方法。 (2)系统分析的方法。 (3)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 (4)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的方法。 (5)纵向(历史)与横向(现实)结合的方法。
二、行政组织理论研究的意义
(1)研究行政组织理论是为了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组织的 理论体系。(国家)
三、行政组织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
(一)行政组织是国家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的主体; (二)行政组织是行政人员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具体表现在行政管 理中: <1>行政组织是行政人员载体; <2>行政组织关系到每个行政人员能否发挥积极性、创造性,更有效 开展工作; <3>行政组织将孤立的个体结合成一个能动的整体,发挥出巨大的力 量。
题型分析
一、单项选择题( 20 × 1分=20分) 二、多项选择题(5题× 2分=10分)
客观题:共30分 三、辨析题(3题× 3分=9分) 四、简答题(4题× 6分=24分) 五、论述题(2题× 12分=24分) 六、案例分析题(13分) 主观题:共70分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组织与行政组织
第二节 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内容 .
行—— 全国的行政核心) 2、六部:(在尚书省下) (1)吏部(人事); (2)户部(户口、土地、赋税、财政与库藏); (3)礼部(礼仪、祭祀、教育及科举) (4)兵部(兵政) (5)刑部(司法行政与审判) (6)工部(农林水利、工程营造和工匠) (四)宋、元、明、清时期的行政组织 1、宋、元时期: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国务院——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3) 领导体制——集体领导
(4)组织结构——职能机构、直属机构、办公机构、秘书机构。
(5)总理产生——国家主席提名、全国人大决定、然后国家主席任命。 3、第三阶段:文革及拨乱反正时期(1967-1974):
四、行政组织的功能
(一)行政组织功能的含义 1.行政组织功能是指作为国家行政管理主体的各种行政组织,在依法管 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过程中所具有的独特作用。 2.国家功能是国家本质的外在表现。
(二)行政组织功能的内容: 1.政治功能。(核心问题是巩固国家政权。) 2.经济功能。(最主要、最基本的功能。) 3.文化功能。 4.社会功能。主要包括:
(四)中华民国的行政组织的特点:
1、初创时期接受西方三权分立与民主思想; 2、孙中山提出的五权并立思想具有历史进步意义; 3、从法律上确定了国民党一党专政的政治体制; 4、中央集权制与地方军阀割据并存。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组织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行政组织的几个阶段: 1、第一阶段:建国初期(1949-1954): 2、第二阶段:1954年宪法体制时期(1955-1966):
(1) 1979年的《地方政府组织法》:县级以上地方人民代表大会设立 常务委员会,从此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专司行政。
(2)1979年起,各地方革命委员会改称人民政府。 4、第四阶段:1982年宪法体制(1975-1982): 国务院——(领导体制) 总理负责制。(总理产生) 国家主 席根据全国人大的决定任免。
第二节 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内容
一、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内容
行政组织理论是研究行政组织构成、建立、运行和发展规律的学科, 其内容包括: 1.行政组织的综合性总体研究。 2.行政组织的静态研究。 3.行政组织的生态和心态研究。 4.行政组织的动态研究。
v 二、行政组织理论的学科性质
行政组织具有双重性质,既是统治阶级实现对社会统治的工具, 又是国家政权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的主体,决定了行政组织既有 特殊的阶级性,又有各个不同国家共有的社会性。 1.行政组织的阶级性。 2.行政组织的社会性。
第三节 行政组织理论的研究方法和意义 .
第一节 组织与行政组织
一、组织与行政组织概述 (一)组织的含义:组织,就是人们按照一定的目的、任务
和形式编制起来的社会集团。
任务
目的
形式
组织
(二)行政组织的含义 v 1、广义:指各种为达到共同目的而负有执行性管理职能
的组织系统。 v 2、狭义:指国家的行政机关。 (课本研究主要对象)
(二)秦、汉时期的行政组织 秦灭了六国后,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行政管理体制。
1、秦:三公九卿制——丞相、太尉、御史大夫(集体宰相); 2、丞相下设九卿:太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大鸿胪、宗正、大司农、少府 3、汉光武帝以后:尚书权力越来越大,成为三省六部制的雏形。
(三)隋、唐时期的行政组织 1、 三省:中书省(取旨决策)、门下省(审议封驳)、 尚书省(承旨执
三、资本主义时期的外国行政组织
政府组织形式来看,其中最典型的有三种:
(1)英国的内阁制;(2)美国的总统制;(3)法国的半总统制;
(一)英国现代的行政组织
1、英国中央行政组织。
2、英国地方行政组织。
(二)美国 现代的行政组织 1、美国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不同特点: (1)美国的内阁不决定任何政策,也没有集体的政治责任。 (2)美国内阁只向总统负责,不向国会负责。英国的内阁则要向议会负责。 (3)美国内阁没有固定的组织形式,没有固定的人员,没有固定的会期。 2、美国的独立行政机构(三权分立的典型国家) (1)特点:①专业性强;②独立性;③混合权力;④办事效率高。 (2)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关系:分权,不存在直接的领导和从属关系。 (3)市行政组织形式:市长——市议会制;市经理制;委员会制;(大都会
三、行政组织理论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1.行政组织理论与政治学的关系 (行政组织理论的专业基础理论是政治学) 2.行政组织理论与管理学的关系 (行政组织理论是管理学的分支学科) 3.行政组织理论与行政管理学的关系 (行政组织理论是行政管理学的分支学科) 4.行政组织理论与心理学的关系
(行政组织理论与心理学有相互渗透的关系)
3、生态的组织环境。
4、心态的组织意识。
(二)行政组织的特殊性质 1.阶级性。(核心) 2.社会性。(基础) 3.权威性。(突出特征) 4.法制性。 5.系统性。 6.主动性。 (三)行政组织与其他社会组织的区别 <1>管理对象不同; <2>服务内容不同; <3>活动依据不同; <4>活动目的不同。
(2)研究行政组织理论是实现行政组织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和现代 化的需要,是社会健康发展的需要。(社会)
(3)研究行政组织理论是我国当前行政组织改革的需要,它可以为行政 组织改革的实践提供理论上的指导。(实践、改革)
(4)研究行政组织理论是优化行政工作人员的素质,提高其管理水平和 工作能力的需要。(个人)
第三节 行为科学时期的行政组织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