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溪学区2016年秋八年级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A.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B.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0cmC.成人的手臂长度约为7dm D.初中生百米赛跑的成绩为55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只要按照正确的操作方法,并认真测量就可以消除误差B. 测量中难免会出现错误,所以就会出现误差C.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避免误差D. 选择精密程度较高的工具或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3.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运动”观点加以解释的是()A. 春天,柳絮飞舞B. 夏天,玉兰飘香C. 秋天,黄沙飞扬D. 冬天,瑞雪飘飘4.摄影师抓拍到了一个有趣的场面(如图):一只乌鸦站在飞翔的老鹰背上休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鸦是静止的B.以乌鸦为参照物,老鹰是运动的C.老鹰飞行时在地面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老鹰飞行时在地面上的影子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5.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 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 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C. 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D. 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6、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可知( )A. 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 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 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变化而变化D. 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7.甲、乙两汽车同时从A地出发去B地,已知在整个过程中,甲的平均速度大于乙的平均速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在任何时刻,甲车一定在乙车前面B. 在任何时刻,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在后退C. 在整个过程中,甲车用的时间一定比乙车短D. 在前半路程,甲车用的时间一定比乙车短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高速铁路和居民区之间设置隔声墙,是用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来控制噪声的B.在空屋子里听别人说话比在旷野里洪亮,是发声时声带振幅更大的缘故C.通常女声比男声音调高,是由于女性声带振动比男性声带振动快D.医生利用超声波粉碎人体内的结石,是因为声波可以传递信息9.如图所示是几个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甲乙丙丁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都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都相同C.乙、丁的音调和音色都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都相同10.下列有关声与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声”和“光”总是沿直线传播B.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C. “蟋蟀在鸣叫”说明蟋蟀是声源,“金光闪闪”说明金子是光源D. 超声波和次声波的传播都需要介质11.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它的独特魅力给课堂教学增添了生机和活力,同学们发现多媒体教室的投影银幕是用粗糙的白布做成,于是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1)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投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镜面反射;(2)全班同学都能看到画面是因为光投射到投影银幕上发生了漫反射;(3)镜面反射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4)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A.(1)(3) B.(2)(3) C.(1)(4) D.(2)(4)12、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B.乙实验探究声音的响度与频率的关系C.丙实验探究声音的音调与振幅的关系D.丁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不需要介质13、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4s内通过20m的路程,那么它在前2s内的速度是()A.20m/sB.10m/sC.5m/sD.无法确定14、光在空气、水、玻璃中传播的速度大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A、空气、水、玻璃B、玻璃、水、空气C、水、空气、玻璃D、水、玻璃、空气15、下列叙述中的“影”,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A.立竿见“影” B.毕业合“影” C.形“影”不离 D.湖光倒“影”16、在湖边看平静湖水中的“鱼”和“云”,看到的是()A.“鱼”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B.“鱼”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云”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C.“鱼”和“云”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D.“鱼”和“云”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17、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减小20°,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A. 减小20°B. 减小40°C. 增大20°D. 增大40°18、一束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在离透镜10cm处的光屏上得到一个亮点,那么当物体在凸透镜前25cm处时,在透镜的另一侧可以得到 ( )A.缩小倒立的虚像B.缩小倒立的实像C.缩小正立的实像D.放大正立的实像19、如图所示的光学仪器中,使用时主要是利用光的折射成虚像的是()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置于透镜前30cm处时,在另一侧的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放大清晰的像,现保持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则光屏上() A.无法成像 B.呈现正立、放大的像C.呈现倒立、放大的像 D.呈现倒立、缩小的像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长度的基本单位是,速度的基本单位是。
2、如图所示,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物体的长度为。
停表的读数是。
3、自然界中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都可以相互转化,洗衣机工作时主要把电能转化为能,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能。
4、笛子是通过从吹孔向管内灌气引起空气柱而发声的。
演奏时,通过分别开闭六个音孔,笛子就能发出(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的笛音。
5、一束光射到平面镜上,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30°,则反射角是______度,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度;如果这束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则反射角是______度。
6、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湖水深2米,当小鸟距水面3 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________(选填“实”或“虚”)像,是由于光的________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________m.7、小丽站在穿衣镜前0.5 m的地方照镜子,若小丽以1m/s的速度远离平面镜,镜中的像将__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平面镜,像相对于小丽的运动速度是________m/s;小丽后退时,她在镜中像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8、小华同学根据实验记录数据.描绘出甲、乙玩具小车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甲乙两小车都做的是(匀速/ m/s,乙车速路程S/cm度是 m/s.9、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凸透镜、烛焰和光屏放在下图中A、B、C三个位置时,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则在A点位置放的是____________,在B点位置放的是____________,在C点位置放的是____________。
渔溪学区2016年秋八年级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答题卡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答题卡(请将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下表中,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12345678910选项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选项非选择题答题卡。
(共60分)二、填空题。
(每空1分,共25分)1、 2、 . 3、 4、 .5、 6、 . 7、 8、 . 9、 . 三、作图.(1小题3分,2小题4分,共7分)1. 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在交界面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请作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并标明入射角和折射角。
(3分)2、完成下列光路图。
(4分)四、实验探究.(每空1分,共14分)1、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 . (2)如果有3mm 厚和1mm 厚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 mm 厚的玻璃板做实验. (3)实验中,取两段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_____________关系.(4)移去蜡烛B ,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接收到蜡烛A 的烛焰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 像 .AB空气水 FF2、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利用器材进行实验,记录并绘制了物距u和像距v 之间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调整实验器材,使蜡烛的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2)、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3)、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0cm处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选填“变大”“不变”“变小”),像距;(选填“变大”“不变”“变小”)(4)、当把物体放到距凸透镜8cm处时,移动光屏,得到一个清晰的像(选填“能”或“不能”);取下光屏,通过凸透镜则看到的是一个、的像,“照相机、“放大镜”、“幻灯机”三件光学仪器中,是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这一规律制成的。
五、计算.(1小题6分,2小题8分,共14分。
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公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结果的不能得分)1、(6分)李刚从家中出发到广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
求:(1)骑车的是图中的哪一段?(2)李刚骑车的速度是多少?(3)李刚从家到广场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8分)一辆汽车在某一时刻鸣笛,司机在4秒后听到从峭壁反射回来的声音。
(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请你根据所给条件分别计算下列各小题:(1)如果汽车静止不动,求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
(2)如果汽车以20m/s的速度向着峭壁开去,求鸣笛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
(3)如果汽车以20m/s的速度远离峭壁开去,求司机听见回声时汽车到峭壁的距离。
附加题:(10分)(解题时要写出依据的主要公式或变形公式,运算过程和结果要写明单位,只有结果没有过程不能得分)国庆节期间,小东一家驾车自驾游,在行驶的过程中,小东注意观察汽车里的时间表、里程表和速度计,并观察了公路旁边的指示牌,记录下几组数据:(1)甲组数据:车启动和到达的时间以及对应的里程表(表盘指示为千米),示数如图甲所示,请你计算出这辆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
(2)乙组数据:小东在某时刻记下汽车驾驶仪表盘上的速度计如图乙所示,请你与上面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它们的数值为什么不同?(3)丙组数据:在某公路的入口处,看到如图丙所示的标志牌。
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该司机从入口处出发,至少行驶多长时间才能到达A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