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大事年表
英军发动鸦片战争
1842年8月
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1)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洋银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协商。
→《南京条约》影响: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开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2)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反侵略反封建成为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5)中国的历史进入了民族民主革命时期。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发表《敬告青年》,新文化运动兴起。
1916年
杜亚泉在《东方杂志》上抨击新文化运动,拉开中西文化论战序幕
1917年初
(1)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
(2)俄国十月革命胜利,极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918年
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
1919年
(1)《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李大钊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2)5月4日,“五四运动”(北京天安门前)
1921年7月23日
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3年6月
中共三大
1924年1月
国民党“一大”,提出“新三民主义”,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1926年
北伐开始,推翻北洋军阀
1927年
(1)4月12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
前770年
周平王迁都洛阳,史称“东周”
前770年—前476年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
前475年—前221年
战国时期(六国兼并战争)
前221年
秦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帝国)
前209年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前206年
秦子婴投降,秦灭亡
前206年—前202年
楚汉战争(刘邦vs项羽)
【中国史大事年表】
年代
重要事件
距今1万年
新石器时代:原始农耕(典型代表:姜寨)
5000~4000年前
中华文明满天星斗、八方雄起
公元前2070年
启杀伯益夺位,建立夏朝(二里头遗址)
前1600年
商部落首领汤灭夏建商(青铜器、甲骨文)
前1046年
周武王牧野之战打败商纣王,建周,定都镐,史称“西周”(封邦建国体制)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1932年
2月东北全境沦陷,日本扶植前清逊帝溥仪建立伪满洲国
1934年10月
红军被迫长征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历史意义:遵义会议在极其危机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6年10月
红一、红二、红四在甘肃会宁会师,长征结束。
1041年—1048年
庆历新政
1069年
王安石变法
1206年
铁木真统一蒙古各部,建立大蒙古国,是为“成吉思汗”
1271年
忽必烈改国号“大元”,定都大都(今北京)
1276年
元占领临安
1279年
元灭南宋
1368年
朱元璋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同年灭元(废丞相)
1616年
满足努尔哈赤统一各部,建立大金政权,史称“后金”
赤壁之战
220年
曹丕建魏,定都洛阳,史称“曹魏”
221年
刘备称帝,定都成都,史称“蜀汉”
229年
孙权建吴,定都建业(今南京),史称“东吴”。三国鼎立形成
265年—316年
司马炎建“晋”,史称“西晋”
317年—420年
司马睿建东晋,定都建康
420年—589年
南朝:宋、齐、梁、陈→隋
439年—581年
北魏:东魏→北齐
(3)《申报》
1873年
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
1881年
中国人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建成通车
1894年7月25日
(1)甲午中日海战
(2)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创立兴中会
1895年4月
(1)李鸿章与日本首相伊藤博文签订《马关条约》: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设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建立宋朝,定都汴京(今开封),史称“背诵”
961年
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
916年
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建契丹国,后改国号为辽。
1038年
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建西夏
1115年
女真完颜部首领阿骨打称帝,建金
1125年
金灭辽
1127年
金灭宋(靖康之变)。同年,赵构建“南宋”,定都河南商丘。后定都临安。
1936年12月12日
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并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立即召开救国会议,史称“西安事变”中共确定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
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变”,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
1937年9月
蒋介石发表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以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1636年
皇太极称帝,改国号“清”
1643年
李自成建立大顺政权
1644年
张献忠建立大西政权
1644年
李自成直捣京师,崇祯帝自缢身亡,明朝灭亡。
清军入关。
1645年
张献忠与清交战,兵败身亡
多民
族国
家的
巩固
发展
康熙帝
1)设立南书房,钳制议政王大臣会议。
2)两次雅克萨之战,与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3)出兵征讨准噶尔部
西魏→北周→隋
581年
杨坚篡周建隋,定都长安
589年
隋统一天下
618年
杨广被杀,隋灭亡(开创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同年,李渊称帝,建立唐朝。
626年
李世民继位,是为唐太宗,开创“贞观之治”(典型的盛世局面)
713年—741年
李隆基时期,开创“开元盛世”(盛世),后期昏庸,唐由盛转衰。
多
民
族
政
权
并
立
960年
前202年
刘邦建汉,定都长安,史称“西汉”(汉承秦制)
前154年
吴楚七国之乱
前179年—前141年
“文景之治”(盛世)
前140年—前87年
汉武帝在位。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前9年
王莽篡汉,建立“新”朝
25年
刘秀重建汉朝,定都洛阳,史称“东汉”。(光武中兴)
196年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
208年
1896年
维新报刊《时务报》
1897年
(1)德国强占胶州岛,掀起列强瓜分狂潮
(2)商务印书馆
1898年6月11日
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宣布变法开始
1898年9月21日
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戊戌变法失败,史称“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的影响:戊戌变法虽然以失败告终,但维新派积极倡导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宣扬进化论和资产阶级民权思想,有力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文化。戊戌政变之后,怀疑旧学、欢迎新学、要求民主的人越来越多。有些人看到和平改良的道路行不通,毅然走上了民主革命之途。
1842年
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1856年
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法国利用“马神甫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年
清政府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1)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2)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3)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4)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5)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1937年8月13日
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开始
1937年9月
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
1937年12月13日
南京沦陷。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
1938年春
李宗仁指挥军队开展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取得的战果最大的一次胜利
1938年10月
武汉会战后,日军占领武汉,抗日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1945年4月
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政治报告,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
1899年
美国提出“门户开放”、在华“利益均沾”
1900年
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匈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
清政府与英、俄、日、法、德、美、意、奥匈、西、荷、比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9.8亿两;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即行革职,记不叙用”; 总理衙门必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首。
→《马关条约》的影响:《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条约,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也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甲午战后,帝国主义对华侵略加剧,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的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2)反割台斗争,台湾全境沦陷
(3)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应试举人公车上书,拉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
19世纪60年代
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相标榜,开展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统治,他们只是零星地学习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却不愿意改革封建政体,不可能实现富强的目标。此外,洋务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也存在着很多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