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地建筑浅析

山地建筑浅析

建筑接地解决策略
•地下式
•地表式 •架空式
建筑接地解决策略 STRATEGY
地下式
优点:
1、建筑与山体环境浑然一体;
2、冬暖夏凉节能。 缺点: 1、采光通风效果差; 2、空间布局受限较大; 3、室内挡墙施工价格高。
建筑接地解决策略 STRATEGY
地下式---相关案例
图:美秀博物馆
建筑接地解决策略 STRATEGY
阶梯型---错层
适用于坡度为
10%~30%的地形。
图:香港新加坡国际学校
阶梯型---掉层
适用于坡度为
30%~60%地形。
相关案例
图:德国斯图加特护士宿舍
阶梯型---跌落
适用于坡度为
10%~30%的地形。
图:淅江临海的麻利岭陈宅
阶梯型---错叠
土地利用率高,
每层有露台,适
用于大于60%的 地形坡度。
图:山地道路线型
交通解决策略
静态停车
STRATEGY
1、利用道路周边和建筑 之间间距停车。
图:仙女山交通分析图
交通解决策略
静态停车
STRATEGY
2、利用建筑架空层 停车
图:龙门停车分布图
图:龙门停车剖面图
交通解决策略
静态停车
STRATEGY
2、利用环境集中停车
图:仙女山总图
交通解决策略
静态停车
RELEVANT CASES
山地居住建筑设计的基本流程
•后期
1、现场放线
2、根据现场情况局部进行设计调整
谢谢
THANKS
•线网联系型
•踏步主轴型 •层台组合型
•空间序轴型
建筑空间解决策略
线网联系型
STRATEGY
图:无锡新疆石油工人太湖疗养院
建筑空间解决策略
踏步主轴型
STRATEGY
图:四川攀枝花市炳草岗大梯道商业街
建筑空间解决策略
层台组合型
STRATEGY
图:日本东京尤加里文化幼儿园
建筑空间解决策略
空间序轴型
STRATEGY
在与山势一致的前提下,建筑多处于山脊、山顶或山腰,凸出区域,与
图:西藏布达拉宫
建筑形体解决策略
超越型
STRATEGY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 因建筑性格表现的需 要,建筑体表现出一 种在山势相违背的气 势。
图:日本北九州美术馆
ARCHITECTURAL&STRATEGY
建筑空间解决策略
山地居住建筑设计的基本流程
•中期 1、主干路网布线和主干管网布线并确定道路两侧挡墙形式 2、建筑组团布局,分析每个组团的地形和景观资源特点和并 搭配与之相对应的户型产品。 3、建筑户型产品的研发,重点是地块景观资源的利用和建筑 接地形式的选择。 4、单体建筑竖向和步行系统布局,解决建筑入口与车行道关 系。 5、绘制场地剖面,调整修建与原始地貌的标高关系
分析方法
GIS分析---坡向 •了解用地内坡地的日照情况
图:龙门项目
图:迎龙还建房项目
分析方法
Sketch模型,更加直观的了解山体情况
分析方法 ANALYSIS
图:龙门项目地形
图:龙门项目剖面
图:龙门项目剖面
分析方法
场地剖面
分析方法 ANALYSIS
分析方法
现场踏勘 1、核定地形图情况,对于特殊地形进行 核定。 2、感受现场景观资源情况。
图:瑞士楚格的台阶式住宅
图:瑞士利斯塔的台阶式住宅
阶梯型---错叠
错叠式解决上下层
视线干扰的方法:
通过上层栏杆做成 一定宽度的花台来 处理上下层的对视 问题。
图:美国俄勒冈恩巴卡地诺的 台阶式住宅
建筑接地解决策略 STRATEGY
架空式
优点:
1、适应能力强
2、对环境破坏少 3、有利于防潮 缺点: 架空柱比较破坏环境。
STRATEGY
轮廓线的冲突
图:阿尔卑斯山下的某旅游综合体
景观视觉解决策略
共构天际线
处于山顶与山脊的
STRATEGY
建筑,山体与建筑
应打破“图---底”关 系,共同构成明显 的天际线。
图:欧洲古城堡
景观视觉解决策略
相关案例
视线①
STRATEGY
图:龙门视线分析
RELEVANT CASES
山地工程技术
MOUNTAIN BUILDING &DESIGN RESEARCH 山地建筑设计要点浅析
2012.05
前言
PREFACE
•本手册针对如何利用好山地这个特殊的建设场所和发挥山地特有的景观资源为目的;从分析认识 场地入手,结合工程案例对山地建设设计的各个重要环节和交通设计,建筑接地设计,防洪排水 设计等进行归纳总结,提炼出对实际设计工作有帮助的设计要点,以提高山地建筑产品的质量和 经济性。
•山崖---坡度在70%以上的倾斜地形;
•山谷---两侧或三面被上坡所围的地形,亦 被称为山坳、山沟等;
•山麓---周围大部分地区较为开敞,只有一
图:山位分类图
面与上坡相联结的地形,亦被称为山脚; •盆地---四周的大部分地区被上坡所围,内 部区域较为平缓、宽大的地形。
前期准备
•山位图---单一地形的利用
STRATEGY
3、利用地形停车
7 7
图:仁怀总图
图:剖面
交通解决策略
步行交通
步行交通设置:
结合环境组织步行交通
STRATEGY
交通解决策略
步行交通
延长步行交通 减少车行交通
STRATEGY
图:重庆十八梯
交通解决策略
结合地形设置步行出入口
STRATEGY
图:道路与建筑的关系
交通解决策略
机械传动交通
•地质灾害报告
•防洪 •挡土墙
•防水技术
山地工程技术 TECHNOLOGY
地质灾害报告
地质灾害报告对地块内的地质环境 条件、地质构造情况和地质灾害预
防措施有很详细的介绍,设计前应
该仔细阅读。
山地工程技术 TECHNOLOGY
防洪
1、保留自然排水系统。
2、建立人工排水系统,如截水沟
、排洪沟。 3、利用山水筑坝形成人工水体。
地球表面积
20.4%
1 2
71%
海洋 陆地-平原 陆地-山地
9.6%
3
PREPARATION
前期准备
地形特征的三要素
•等高线 •坡度
•山位图
前期准备
•等高线
首曲线
计曲线
2009年4月数字化测图. 54北京坐标系. 1956年黄海高程系,等高距为0.5米. 1996年版图式.
前期准备
•坡度
图:坡度的表示方式
交通解决策略
车行交通---道路布线
道路布线原则: 原则二:路网结构首选干 线环路,支线枝状的结 构。
STRATEGY
图:山地道路线型
相关案例
龙门项目路网选择:
图:龙门交通分析图
图:龙门高程图
相关案例
棠麓源项目路网选择:
图:棠麓源交通分析图
图:棠麓源高程图
相关案例
芳草地项目路网选择:
图:芳草地交通分析图
相关案例
图:美国加州的架空型集合住宅
ACHITECTURAL&STRATEGY
建筑形体解决策略
•融入型
•共构型 •超越型
建筑形体解决策略
融入型
STRATEGY
建筑体处于山脉地带,采用“小”“散”“隐” 的设计手法,将建筑体量化整为零,分散
布置,尽量隐藏在山中。
建筑形体解决策略
共构型
山体共同组合成新景观。
地表式---倾斜型
优点:
与地形接触紧密,建筑与山地环
境协调。 缺点: 只适用于坡度小于10%的区域。
建筑接地解决策略 STRATEGY
相关案例
图:淅江黄岩黄土岭住宅
建筑接地解决策略 STRATEGY
地表式---阶梯型
优点:
1、与地形接触紧密,土方少;
2、平层顶以下,采光通风不好。 适用于坡度为:10%~30%的地形。
利用方法
•控制利用
•充分利用
•选择利用
ANALYSIS METHOD
分析方法
•GIS分析
•Sketch分析 •现场踏勘
•场地剖面
分析方法
GIS分析---高程 •了解用地山体特征
分析方法
GIS分析---坡度 •了解用地内修建建筑的难易程度
图:龙门项目
图:迎龙还建房项目
前期准备
•坡度
城市用地适度规划坡度
用地名称 工业用地 仓储用地 居住用地 公共用地 最小坡度 0.2 0.2 0.2 0.2 最大坡度 10 10 25 20
前期准备
•山位图
•山脊---条形隆起的山地地形,亦被称为山 岗、山梁; •山顶---大致呈点状或团状的隆起地形,亦 被称为山丘或山堡; •山腰---位于山体顶部与底部之间的倾斜地 形,亦被称为山坡,其中较为平缓;
图:芳草地高程图
交通解决策略 STRATEGY
车行交通---纵坡设置
1、车行纵坡控制在0.3~8%之间,在个别路可大 于11%,但长度不应超过80米。 2、在建筑出入口坡度可适当降低坡度,转弯和 无出入口坡段可加大坡度。 3、避免主干路网的坡度成波浪状,以影响主干 路网两侧的雨水和污水管网的设置。
STRATEGY
图:日本横滨桐荫学园女生部
LANDSCAPE VISUAL SOLUTIONS
山地建筑的景观视觉解决策略
•视觉面积的控制
•轮廓线的协调 •共构天际线
景观视觉解决策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