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XX车站工程编号:钢支撑和混凝土支撑作业指导书单位: 编制:XXXXXX审核: 批准:XX年XX月XX日发布XX年XX月XX日实施XXXXX车站工程钢支撑和混凝土支撑作业指导书1.适用范围适用于XXXXXX钢支撑和混凝土支撑施工作业指导。
2.作业准备2.1内业技术准备1)根据设计和标准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编制施工方案。
2)制订施工安全保证措施,提出应急预案。
3)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2.2外业技术准备1)对进场的起重机械设备进行机械报验。
2)对施加轴力的两台千斤顶及油表进行标定,合格后方可使用。
3)提前做好钢支撑轴力计进场,并附合格证书。
4)做好钢支撑进场报验工作。
5)对基坑周围材料堆放场地进行硬化处理,以满足钢支撑堆放要求(标准段的地面超载不得大于20Kpa,盾构井段的地面超载不得大于30Kpa),并保证钢支撑安装时吊车的工作场地。
3.技术要求3.1钢支撑施工顺序与设计工况一致,必须遵循先支撑后开挖的原则。
3.2钻孔灌注桩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进行开挖并加钢支撑。
3.3钢支撑上不得堆放材料或其它重物。
坑内钢支撑、围檩严禁施工机械碰撞或承担自身重量以外荷载。
3.4施工中,各道支撑的平面布置可根据现场条件适当调整,但必须经设计方同意。
3.5施工中应避免选择在温度最高和温度最低时架设支撑,并根据温度调整预加轴力,同时加强轴力监测。
3.6钢支撑拆除应在替换支撑的结构构件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
3.7钢支撑的安装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的规定。
4.施工程序与工艺流程4.1 钢支撑施工方法及工艺4.1.1 钢支撑的构造每根钢支撑由若干管节和一个支撑头组成。
管节长度做成 6.0m、 3.0m、 2.0m、1.0m、0.5m 等长度,管节间采用法兰盘螺栓连接,根据支撑距离选择合适的节段用螺栓连接法兰盘拼接成要求的长度。
施工时要求钢支撑易安装、好拆卸,因而加工一个端顶头,一个伸缩头。
当预应力达到设计要求时,在伸缩头间加钢锲,见下图所示。
图4-1钢支撑活络端细部图4.1.2施工工艺流程图图4-2钢支撑施工工艺流程图4.1.3钢支撑的安装钢支撑在坑外整根拼装好后,用吊装设备吊至设计位置直接安装。
钢支撑安装直接影响到工程安全和施工人员的安全,对于工程质量和地表沉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a)安装(焊接)型钢托架钢托架用L80*80*8角钢加工而成,支撑在施加轴向力前通过它承受支撑的重量。
当土方开挖至各层围檩设计标高时,在钢围檩下面相应位置钻孔打入①20mm胀管螺栓,然后利用胀管螺栓固定钢围檩托架。
b)钢围檩安装①本工程钢围檩采用双拼145b型钢,钢围檩安装前全面检查验收,特别要加强钢围檩接头焊缝质量检查。
钢围檩安装采用人工配合吊车安装,钢围檩安装时,安装位置由专人负责放样,在安装点附近将墙面整平,进行拼装。
②钢围檩与钻孔桩之间尽量密贴,空隙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30的细石混凝土填嵌。
③相邻的钢围檩采用在上部、下部以及侧面分别采用一块钢板焊接进行等强连接,具体连接方式如下图所示:54D ,冊护淋图4-4相邻钢围檩等强连接示意图C)拼接钢支撑在钢支撑拼接场按基坑宽度确定的支撑长度和安装方向将支撑拼接成整根。
螺栓连接应紧固可靠,扭力满足设计要求。
支撑拼接完成后应检查是否成直线,否则应调整或更换。
d)钢支撑吊装采用双吊点,吊点设于离两端头0.2L处。
两吊点同时水平起吊离地面1.5〜2.0m。
待支撑平稳后,龙门吊行走至安装位置正上方,双吊同时慢慢下落至钢托架上。
行走、起吊、下放时均应在支撑上栓麻绳牵引,以防过大摆动。
e) 施加预应力1) 预加顶力设备:采用电动油压千斤顶(一泵双顶),其原理如上图所示。
2) 预加力方法和锁定:钢管撑的端部设有专门的顶力座,用双千斤顶在两侧均匀施顶,先施加 1 0%的预加轴力,间隔10 分钟后再施加到50%的预加轴力,再间隔10 分钟后施加到105%的预加轴力。
然后再锁紧钢锲后再卸下千斤顶。
e) 钢支撑的安装时间在基坑开挖中将充分利用“时空效应”,钢支撑的安装和预应力的施加控制在8 小时以内。
4.1.4 斜撑安装为保证每层每根钢支撑轴向受压,在钢支撑与钢围檩斜交时,在钢围檩上焊接一个三角形的剪力块,利用剪力块联接钢支撑和钢围檩。
4.1.5防坠措施钢支撑防坠采用围护桩(冠梁)上打设涨栓、钢支撑上焊接吊环采用防坠索链接来防止钢支撑坠落。
图4-6固定端防坠图及吊环大样图4铲俪图4-5斜撑节点平面图图4-7活络端防坠图及吊环大样图4.1.6钢支撑与格构柱的连接钢支撑与格构柱链接步骤如下图图4-8钢支撑与格构柱连接步序图(1)格构柱上定位钢支撑高度基坑开挖中,利用水准仪在格构柱上标出与冠梁(钢围檩)上钢支撑托架水平位置。
(2)焊接联系梁托架联系梁采用L125*125*12长48cm角钢焊接与格构柱两侧,且与连系梁同向。
托架顶面低于钢支撑37cm (3)架设联系梁联系梁构造如图。
图4-9联系梁纵向结构图(左)联系梁横向剖面图(右) 联系梁采用现场加工,吊车吊至格构柱上拼装焊接。
(4)钢支撑架设随着基坑开挖,格构柱与冠梁(钢围檩)上焊接托架,钢支撑及时安装到位,并且钢支撑与联系梁采用固定箍固定,并在后续检查中需及时进行钢支撑与联系梁之间的衬 垫调整,以释放格构柱沉降、回弹对钢支撑所产生的应力。
4.1.6支撑体系的拆除钢支撑与联系梁链接如下图所示; 图4-10钢支撑与联系梁链接图560X200x8*支撑体系拆除的过程其实就是支撑的“倒换”过程,即把由钢管横撑所承受的侧土压力转至永久支护结构或其它临时支护结构。
支撑拆除采用龙门吊或汽车吊车起吊。
支撑体系的拆除施工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a)分层拆除支撑与围檩前,主体结构强度应达到设计要求,并按设计要求完成传力构造的施工。
支撑体系拆除时应避免瞬间预加应力释放过大而导致结构局部变形、开裂。
b)支撑体系拆除时,主体结构的墙板或底板砼强度应达到强度要求。
c)支撑拆除应先拆联系杆件,后拆主要受力杆件。
d) 在拆除支撑施工同时,也应加强对围护结构、地下主体结构、周围环境的监测工作,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施工方案。
4.2 钢筋混凝土支撑4.2.1 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开挖至支撑以下10cm^砂浆垫层-支模-钢筋绑扎-灌注混凝土-养护。
4.2.2 施工步骤a)开挖至冠梁底高程下10cm。
b)用砂浆对混凝土支撑底面进行抹平,按照图纸和规范的要求,设置预拱度。
c)砼支撑的钢筋应严格按设计图及相关规范进行加工及绑扎,确保钢筋的加工尺寸、绑扎间距及绑扎牢固。
d)模板安装采用钢框胶合模板,8X8cm方木作竖、横压木。
采用$ 16对拉螺栓支撑,模板在安装前要涂隔离剂,以利脱模。
施工时,对拉螺栓内端头点焊固在冠梁钢筋骨架上。
e)砼采用砼泵送入模,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充分振捣,做到“不漏振不过振”,避免出现蜂窝、麻面等质量通病。
f)当砼终凝后立即洒水养护,养护时间确保7 天以上。
养护应保持砼表面湿润,必要时在砼面覆盖土工布或砂土保持水分。
5.施工要求a)根据工程所处环境特点和钢支撑布置形式应合理选择钢支撑的吊装设备。
施工前应做好设备进场、安装、调试等工作。
b)钢管横撑的设置时间必须严格按设计工况条件掌握,土方开挖时需分段分层,严格控制安装横撑所需的基坑开挖深度,遵循先撑后挖的原则,一般先中间后两边,对称安装钢支撑。
c)钢支撑端面和围护桩接触面应垂直和平整。
预埋件锚筋满足锚固要求。
d)钢围檩安装后,钢围檩背面与桩面之间的空隙浇注砼回填密实,确保钢围檩与各桩面密贴。
e)可根据进料长度和施工工艺要求选定分节长度,根据基坑宽度在现场进行组装,安装后中心线偏差不应大于1/1000且小于20mm钢支撑的安装周期不超过8h。
f)预加轴力完成后,应将伸缩腿与支撑头后座之间的空隙采用钢板楔块垫塞紧密,锁定钢支撑预加轴力后再拆除千斤顶。
g)基坑开挖过程中要防止挖土机械碰撞支撑体系,以防支撑失稳,造成事故。
h)施工过程中加强监测,若因侧压力造成钢管横撑轴力过大,造成横撑挠曲变形,并接近允许值时,必须及时采取增加临时竖向支撑等措施,防止横撑挠曲变形过大,保证钢支撑受力稳定,确保基坑安全。
i)基坑竖向平面内需分层开挖,并遵循先支撑、后开挖的原则,支撑的安装应与土方施工紧密结合,在土方挖到设计标高的区段内,及时安装并发挥支撑作用。
j)施加应力应考虑气温变化对钢支撑应力的影响,为了最低限度减少气温对钢支撑应力施加的影响,施加应力宜选择在气温较低的时间段进行。
k)钢支撑上不得堆放材料或其它重物。
坑内钢支撑、围檩严禁施工机械碰撞或承担自身重量以外荷载。
l)要求专人检查钢管支撑隼子,一有松动,及时进行重新加荷打隼子。
专人检查钢管支撑时,由于高空作业,需系安全带。
m)钢支撑拆除应在替换支撑的结构构件达到设计强度后进行。
n)钢围檩拼接节点应设置在相邻支撑点的跨中1/3范围内。
o)胀锚螺栓施工前应探明桩钢筋位置并避让,严禁钻孔破坏钢筋。
6.劳动组织生产、技术管理人员:6人;设备操作人员:6人;普工:30人;电工:5人;钢筋工:6人;测量工:2人,共计55人。
为便于管理,劳动力使用时,根据专业工作性质,将其编为三个作业队,即钢支撑加工作业队、钢支撑安装作业队、土方开挖施工作业队,进行默契配合,交叉流水作业。
7.材料要求所有原材料进场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书,材料进场后试验人员会同物资人员通知现场监理见证取样并经检定合格后方能使用。
&设备机具配置表8-1设置机具配置表9.质量控制及检验9.1 质量标准根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地下铁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99- 1999) 和《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
9.2 验收程序、指标a)钢支撑材料设备进场应认真做好进场检查验收工作,对检验合格的材料设备应编号登记,杜绝不合格材料设备在工程中使用。
b)钢支撑材料断面、壁厚尺寸符合设计要求,管段外观表面平直、无严重锈蚀、扭曲变形现象,法兰平整、垂直,螺孔无损伤,活络端完整、无损,管壁拼缝焊缝饱满、完整。
c)凡需焊接部位,必须按规范严格执行。
焊缝必须满焊,宽度、高度满足设计要求,焊缝表面均匀,不准有气孔、夹渣、裂缝、肉瘤等现象。
d)钢管支撑安装前必须进行检算,要满足支撑围护结构的强度、刚度要求。
钢支撑的安装应符合《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范和要求。
e)在开挖和吊装下道钢支撑时,严禁碰撞已安装好的支撑。
f)支撑安装采用地面预拼,分体吊装并架临时竖撑的方法,用专用预应力千斤顶和配套动力箱施加预应力。
严格控制支撑支座焊接质量,防止受力变形g)对支护结构的变形、位移进行观测、监控,以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确保结构和人员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