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工程钢筋网、钢拱架作业指导书编制:审核:批准:目录第一篇隧道工程钢筋网施工作业指导书 (1)一、编制目的 (1)二、编制依据 (1)三、适用范围 (1)四、作业准备 (1)五、隧道初期支护钢筋网施工的一般规定 (3)六、隧道初期支护钢筋网施工要点及规定 (3)七、隧道初期支护钢筋网施工工艺 (4)八、隧道初期支护钢筋网施工质量检验标准 (5)九、质量控制 (6)十、施工安全要求及措施 (7)十一、环境保护要求 (7)第二篇隧道工程钢支撑施工作业指导书 (9)一、编制目的 (9)二、编制依据 (9)三、适用范围 (9)四、作业准备 (9)五、隧道钢支撑支护施工的一般规定 (10)六、隧道钢支撑支护施工要点及规定 (11)七、隧道钢支撑支护施工工艺 (12)八、钢支撑支护施工质量检验标准 (12)九、质量控制 (14)十、施工安全要求及措施 (15)十一、环境保护要求 (16)第一篇隧道工程钢筋网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编制目的明确隧道初期支护钢筋网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规范隧道期支护钢筋网施工作业。
二、编制依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公路隧道工程现场施工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9月)《贵州省公路工程技术指标应用指南》《贵州省沿河至榕江高速公路沿河至德江段土建工程施工图纸》三、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级公路隧道初期支护钢筋网施工。
四、作业准备4.1内业技术准备在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审核施工图纸,澄清有关技术问题,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查阅相关施工案例,认真调查隧道围岩地质情况、了解施工条件、技术水平和设备装置的施工参数。
制定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对参加施工人员进行上岗前技术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
4.2测量技术准备精密导线网复测完毕并确定成果可用后,测量组根据隧道纵断面设计线、隧道洞轴线及明暗洞开挖轮廓线,对钢筋网的位置进行监控。
4.3试验技术准备1、在开工前试验室应对钢筋网的原材料应按进场批次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12、试验室应及早将试验的原始资料整理汇总,对于不合格的材料禁止在工程施工中使用。
4.4外业准备施工场地的平整,水、风、电的设置,施工测量与放样。
钢筋网施工所需的材料均、机械已进场。
钢筋网已加工完成。
4.5施工人员及机械准备4.5.1施工人员配备施工人员主要配置表施工机械配备表2五、隧道初期支护钢筋网施工的一般规定5.1钢筋网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钢筋网钢筋在使用前应调直、清除锈蚀和油渍。
5.2钢筋网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在初喷一层混凝土后再进行钢筋网铺设。
2、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应在第一层钢筋网被喷射混凝土全部覆盖后进行铺挂。
3、钢筋搭接长度不得小于30d(d为钢筋直径),并不得小于一个网格长边尺寸。
4、钢筋网应与锚杆或其他固定装置连接牢固。
5、钢筋网应随受喷岩面起伏铺设,与受喷面的最大间隙不宜大于30mm。
六、隧道初期支护钢筋网施工要点及规定6.1钢筋网材料宜采用HPBQ235钢,钢筋材质、规格、性能满足设计要求。
6.2钢筋网使用前需除锈,在洞外分片制作。
6.3钢筋网在初喷混凝土4cm后铺挂,使其与喷射混凝土形成一体,且喷射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不得小于3cm。
6.4砂土层地段应先铺挂钢筋网,沿环向压紧后再喷混凝土。
6.5采用双层钢筋网时,第二层钢筋网应在第一层钢筋网被混凝土覆盖后铺设,其覆盖厚度不应小于3cm。
6.6钢筋网要紧贴岩面,钢筋网应与锚杆或其它固定装置连接牢固,和钢架绑扎时,应绑在靠近岩面一侧。
6.7喷射混凝土时,应调整喷头与受喷面的距离、喷射角度,以减少钢筋振动,降低回弹,并保证最终钢筋网喷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mm。
6.8喷射中如有脱落的石块或混凝土块被钢筋网卡住时,应及时清除后再喷射混凝土。
34图7-2 钢筋网施工工序流程八、隧道初期支护钢筋网施工质量检验标准8.1隧道初期支护钢筋网实测项目隧道初期支护钢筋网实测项目见《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表10.9.2。
表10.9.2 钢筋网支护实测项目58.2钢筋网外观鉴定钢筋网与锚杆或其他固定装置连接牢固,喷射混凝土时不得晃动。
不符合要求时减1~3分。
九、质量控制9.1质量检验与控制钢筋网施工应进行质量检查检验,并符合下列要求:1)钢筋网所使用的钢筋的品种、材质、规格等应符合设计要求。
2)钢筋网的制作应符合设计要求。
网格间距尺寸允许偏差为±10mm。
3)钢筋网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与锚杆或其他固定装置联结牢固。
钢筋网搭接长度允许偏差为±50mm。
9.1.5锚杆使用的原材料进场要有质量合格,检验项目及检验指标必须符合检验要求。
9.1.6锚杆安装的数量,砂浆的强度、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
施工前要进行工艺试验。
9.1.7锚杆孔径、深度、孔距和锚杆插入长度要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9.1.8锚杆类型、布置及安装数量符合设计要求。
锚杆钻孔保证直线,并与其所在部位的岩层主要结构面垂直。
砂浆锚杆采用的砂浆强度等级、配合比符合设计要求。
砂浆锚杆设置垫板,垫板与基岩面密贴。
锚杆灌浆饱满,锚固力不低于设计或规范要求。
9.2施工质量检验要求1锚杆材质检验:每批锚杆材料均应附有生产厂家的质量证明书,按施工图纸规定的材质标准以及监理工程师指示的抽检数量检验锚杆性能。
2注浆密实度实验:选取与现场锚杆的锚杆直径和长度、锚孔孔径和倾斜度相同的锚杆和塑料管(或钢管),采用与现场注浆相同的材料和配合比拌制的砂浆,并按现场施工相同的注浆工艺进行注浆,养护7 天后剖管检查其密实度。
不同类型和不同长度的锚杆均需进行试验,试验计划及结果6都要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
3拉拔力试验:按锚杆数1%做拔力试验,且不小于3根做拔力试验进行拉拔力试验。
试验要求在砂浆锚杆养护28 天后,安装张拉设备逐级加载张拉至拔出锚杆或将锚杆拉断为止,拉力方向应与锚杆轴线一致。
喷锚支护处的锚杆抽检,也按照以上方法进行试验,但不同之处是,当拉力达到规定值时,就立即停止加载,结束试验。
十、施工安全要求及措施10.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
作业台架应搭设稳固,连接扣件要扣牢固。
台架上需搭设木板并固定牢固。
高空作业必须系安全绳。
10.2规范施工用电管理。
要做到“一机、一闸、一保护”,进洞电缆都要采用绝缘电缆线架空进洞。
10.3工作区的照明亮度要保证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10.4施工期间,应对支护的工作状态进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查。
在不良地质地段,应由专人每班检查。
10.5暂停施工时,应将支护直抵开挖面。
10.6锚杆简易台架应安置应稳妥。
10.7作业中如发生风、水、输料管路堵塞或爆裂时,必须依次停止风、水、料的输送。
十一、环境保护要求11.1做好废油、废料的收集、处理,不得随意排放,丢置,洞内注意污水的排放,须经净化达标后方可排放。
11.2洞里外施工场地修筑临时排水设施保证排水畅通。
工地废水,搅拌机、喷射机清洗水泥浆等排放前先经沉淀池,并采取必要的净化措施处理达标后方可排放。
711.3施工作业产生的污水应经过沉淀池沉淀,并经净化处理,符合环保部门要求后排放。
11.4生产、生活中的废弃物及时处理运到当地环保部门指定的地点弃置。
8第二篇隧道工程钢支撑施工作业指导书一、编制目的明确隧道钢支撑施工作业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规范隧道钢架施工作业,充分发挥钢支撑在初期支护中的作用。
二、编制依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G F60-2009)《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公路隧道工程现场施工技术》(人民交通出版社2005年9月)《贵州省公路工程技术指标应用指南》《贵州省沿河至榕江高速公路沿河至德江段土建工程施工图纸》三、适用范围适用于各级公路隧道钢支撑施工。
四、作业准备4.1内业技术准备1应在开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阅读和审核设计图纸,熟悉规范和技术标准。
2制定安全环保措施、应急预案等,对班组作业人员进行岗前安全培训及技术交底。
3钢拱架大样尺寸交底时,应考虑隧道开挖断面预留沉降量引起的断面尺寸变化。
4.2测量技术准备4.2.1精密导线网复测完毕并确定成果可用后,安装前,应检查开挖断面的中线及高程。
测量组根据隧道纵断面设计线、隧道洞轴线及明暗洞开挖轮廓线,对钢架的位置进行放样。
4.2.1格栅钢架一般在第一次喷射砼后按设计位置安设,对局部欠挖部分应予凿除,以保证钢架施工位置、结构、尺寸正确。
4.3试验技术准备1、在开工前试验室应对钢钢支撑的原材料应按进场批次检验,检验结果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2、试验室应及早将试验的原始资料整理汇总,对于不合格的材料禁止在工程施工中使用。
4.4外业准备1、钢架加工场地的布置及地面硬化。
加工场内分区明显、合理(原材料堆放区、加工区、成品区、半成品区、废料堆放区)。
2、在加工区内进行钢架分节段大样放样,制作钢架模型并固定。
3、场地内各种标识醒目、齐全,机具设备调试性能良好。
4.5施工人员及机械准备4.5.1施工人员配备施工人员主要配置表施工机械配备表1)钢支撑的型式、制作和架设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钢支撑之间必须用纵向钢筋联接,拱脚必须放在牢固的基础上。
3)拱脚标高不足时,不得用块石、碎石砌垫,而应设置钢板进行调整,或用混凝土浇筑,混凝土强度不小于C20。
4)钢支撑应靠紧围岩,其与围岩的间隙,不得用片石回填,而应用喷射混凝土填实。
六、隧道钢支撑支护施工要点及规定6.1钢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采用的钢架类型应满足设计要求。
6.2钢架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
6.3钢架加工应符合下列规定:6.3.1钢架加工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形状应与开挖断面相适应。
6.3.2不同规格的首榀钢架加工完成后,应放在乎整地面上试拼,周边拼装允许偏差为±30mm,平面翘曲应小于20mm。
当各部尺寸满足设计要求时,方可进行批量生产。
6.4钢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6.4.1钢架拱脚必须放在牢固的基础上。
应清除底脚下的虚渣及其他杂物,脚底超挖部分应用喷射混凝土填充。
6.4.2钢架应分节段安装,节段与节段之间应按设计要求连接。
连接钢板平面应与钢架轴线垂直,两块连接钢板间采用螺栓和焊接连接,螺栓不应少于4颗。
6.4.3相邻两榀钢架之间必须用纵向钢筋连接,连接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8mm,连接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 Om。
6.4.4钢架应垂直于隧道中线,竖向不倾斜、平面不错位,不扭曲。
上、下、左、右允许偏差+50mm,钢架倾斜度应小于2°。
6.4.5钢架安装就位后,钢架与围岩之间的间隙应用喷射混凝土充填密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