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高眼压的原因及策略分析
目的分析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高眼压的发生原因及应对策略。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120只眼)高度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手术治疗之后,均给予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随访事项包括:人工晶体拱高、眼底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压、最佳矫正视力以及裸眼视力。
结果所有患者在手术之后第1 d至手术之后3个月内裸眼视力均达到最佳矫正视力。
结论诱发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高眼压的因素诸多,临床上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对症治疗,以此使患者的眼压恢复至正常水平。
标签:策略;原因;高眼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
现阶段,眼科显微手术的发展呈现良好的趋势,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受到了广泛关注,此类手术方法能够在睫状沟内植入人工晶体,对于角膜内皮不会产生太大损伤,能够维持术眼调节力,具有可逆性。
但是,植入人工晶体之后,其紧贴于虹膜,距离自身晶状体较近,既有导致白内障、高眼压等一系列并发症,严重影响治疗效果。
本文主要通过收集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120只眼)高度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高眼压的发生原因及应对策略,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3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120只眼)高度近视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
其中,22例(44眼)男性患者,38(76眼)女性患者,年龄在18~40岁,手术之前裸眼视力在0.03~0.3,近视屈光度在10~2
2.5D,最佳矫正视力在0.1~1.0。
纳入标准:眼压低于21 mmHg,角膜散光度低于1.50 D,近视屈光度为10.00 D及10.00 D以上,排除黄斑病变、葡萄膜炎、青光眼以及白内障等多种眼内疾病。
1.2方法
1.2.1检测与处理手术之前,所有患者均行常规眼科检查,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角膜横径测量、角膜曲率、眼部B超、UBM(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角膜内皮技术、散瞳眼底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等。
人工晶体度数主要选取人工晶体度数计算软件(STAAR SURGICAL公司生产制造)予以測算,手术前3 d 行抗生素滴眼液,手术前1 d及当日对泪道、结膜囊予以冲洗,选取生理盐水。
1.2.2手术方式给予表面麻醉处理,选取爱尔卡因,共滴3次,1滴/次。
于十点钟方向行透明角膜隧道式切口,于二点钟方式作辅助切口。
将黏弹剂输注于前房中,然后在前房中选取推注器注入人工晶体,人工晶体四角在选取调位钩置于虹膜之后,对人工晶体进行调整,使其居中,对眼镜内部中的黏弹剂予以吸除,
瞳孔选取卡巴胆碱缩小之后,于十二点方向切除虹膜根部。
同时,对前房中的色素组织、卡巴胆碱予以充分冲洗。
手术之后,给予普拉洛芬眼药水、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药水点术眼,3次/d,1滴/次。
1.3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均给予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3个月之后观察患者的人工晶体拱高、眼底检查、裂隙灯检查、眼压、最佳矫正视力以及裸眼视力。
2结果
所有患者在手术之后第1 d至手术之后3个月内裸眼视力均达到最佳矫正视力。
14眼手术之后第1 d出现高眼压状况,眼压在25~38.9 mmHg,给予局部降眼压药物与全身降眼压药物治疗之后,11眼在手术之后第3 d眼压恢复正常,3眼在手术之后第7 d停止使用糖皮质激素滴眼液之后,眼压呈现降低趋势。
手术之后,所有患者给予随访,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的眼压均呈现正常水平。
3讨论
3.1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高眼压的发生原因分析
3.1.1黏弹剂残留手术过程中,一部分隐藏在虹膜后的黏弹剂在缩瞳之后冲洗不彻底,导致手术制造早期高眼压状况发生。
这一因素导致的高眼压均为一过性,给予对症治疗之后,术后3 d内眼压恢复至正常水平。
3.1.2虹膜根部切除未至全层手术过程中,切除虹膜根部的时候,没有将虹膜组织全层切除;手术之后,出现瞳孔阻滞状况,房水流通受到阻碍,导致眼压急性上升。
对残留虹膜组织予以二次手术切除之后,虹膜切口处于畅通状态,短期内眼压恢复至正常水平。
3.1.3一些高度近视患者出现房角结构发育异常状况,极易发生开角型青光眼。
3.1.4人工晶体拱度高,直径大。
3.4.5一些患者存在激素敏感状况,对其进行含激素药物治疗之后,导致眼压升上。
3.2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高眼压的预防策略
3.2.1根据手术适应证选择患者,对于存在窄房角、浅前房状况的状况,不应对其予以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
3.2.2手术之前,眼压达到正常上限的患者,手术之后极易发生高眼压状况,因此医护人员应当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具体的情况。
3.2.3手术之前,应当给予UBM检查患者的前房深度,测量角膜横径应当做到精准,防止角膜血管翳等一系列不良因素影响测量结果,在此基础上选取合理的人工晶体型号。
手术之后,由于人工晶体拱度过高、过大,会导致房角窄、前房浅,人工晶体与虹膜后表面出现摩擦状况之后会造成色素脱落,导致眼压上升,而人工晶体拱度过低、过小,会导致人工晶体和自身晶状体触碰,造成白内障状况。
通常情况下,人工晶体的总长度设定为角膜横径+0.5 mm,其具体直径主要根据前房深度与角膜横径。
前房深度在2.8 mm~3.5 mm,那么人工晶体直径则设定为角膜横径+0.5 mm;前房深度超过3.5 mm,那么人工晶体直径设定为角膜横径+1 mm。
3.2.4手术过程中切除虹膜根部与手术之前给予激光虹膜周切处理的时候,均应全层切除虹膜组织,防止手术之后由于周切孔闭塞导致眼压上升。
3.2.5手术过程中,应当确保动作的轻柔性,降低对虹膜组织产生的刺激,避免手术之后出现炎性反应。
3.2.6手术之后,应当根据患者眼部的实际情况,降低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的使用时间,根据治疗效果及时停止运用,防止激素性青光眼出现。
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在手术之后第1 d至手术之后3个月内裸眼视力均达到最佳矫正视力。
这一结果表明,诱发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高眼压的因素诸多,临床上应当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给予对症治疗,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患者的眼压快速恢复至正常水平。
参考文献:
[1]胡春明,汪辉,谢汉平,等.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81眼术后早期髙眼压的原因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31(07):680-681.
[2]胡春明,谢汉平,汪辉,等.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稳定期高眼压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2,5(20):2108-2111.
[3]徐玉梅,孟晓丽,王丽强,等.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矫治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5,11(05):461-465.
[4]唐莉,白淑玮,马波.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高眼压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3(27):116-119.
[5]费孝庆,廖荣丰.有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矫正高度近视及散光的长期观察[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4,8(10):1485-1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