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毕业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及预防方法
【摘要】目的探究某市2008——2011年高中毕业生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预防策略。
方法所有的高中毕业生都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hbsag阳性率。
结果 20452名高中毕业生中,有1600位hbsag阳性,总阳性率为7.82%,农村毕业生的阳性率高于城市毕业生,男性的阳性率也大于女性,但是逐年阳性率有所下降。
结论某市2008——2011年高中毕业生 hbsag阳性率存在性别差异、城乡差异,虽总体阳性率逐年降低,但是总体情况仍不容乐观。
【关键词】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高中毕业生;防治措施我国是一个乙型病毒性肝炎(hbv)感染率很高的国家,乙肝病毒传染性强,隐蔽性强,在我国分布广,具有很大的健康危害。
乙肝病毒在我国的检出率呈现地域差异、城乡差异。
人群密度过大能使其传染率上升。
高中学生是乙型病毒易感人群,做好青少年的防治工作是降低乙型病毒性肝炎的重中之重[1]。
现结合某市2008——2011年高中毕业生乙型病毒性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的调查结果,提出一些防治策略,以期能为遏制乙肝病毒的传播做出贡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研究对象为某市2008——2011年高中毕业生,共20452人,年龄在15-18岁之间,其中男11682人,占比为57.12%,女8770人,占比为43.37%,城市户口10316人,农村户口10136人。
1.2 检测方法空腹抽取静脉血3ml,离心取上层血清,用elisa 法检测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试剂盒由上海科华试剂有限公司提供,检测过程严格参照试剂盒说明书。
1.3 数据处理记录的数据经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t检验分析计量资料,用χ±s表示;χ2检验处理计数资料。
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0452名高中毕业生中,有1600位hbsag阳性,总阳性率为7.82%,农村毕业生的阳性率(8.50%)高于城市毕业生(7.15%),男性的阳性率也大于女性,但是逐年总体阳性率逐年下降。
所得结果均与2011年数据相比较。
具体数据,见表1。
3 讨论
乙型肝炎病毒的隐匿性强,有的患者终生不发病,但是约有四分之一的携带者可发展为慢性肝病,甚至少数会出现肝硬化和肝癌。
hbsag阳性常常提示存在乙肝病毒的感染,是一项可靠的生化指标。
数据分析提示男生阳性率大于女生,可能原因是雌激素可提高女生抗感染能力;也与男生户外活动多,有广泛的社交范围,生活随性,不注意个人卫生,经常在外就餐有关。
hbsag阳性率存在城乡之间的差异,农村高于城市,这主要是农村卫生条件相对较差,预防免疫教育缺失,乙肝疫苗接种率、复种率较低,母婴垂直传播率较高等因素造成的[2]。
目前没有根治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主要以预防为主。
笔者结
合调查结果后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①加强对乙肝患者与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教育乙肝病毒的隐匿性和传染性,要求乙肝病毒携带者应有为他人着想的意识,避免感染周围人群,加强这部分人的教育管理可以预防疾病的大流行[3]。
②普及接种乙肝疫苗是防止乙肝病毒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提高乙肝疫苗接种率和复种率是遏制病毒传播的有效途径[4]。
乙肝疫苗免疫接种后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产生保护性抗体,接种后应及时检测保护性抗体水平,如没达到有效浓度应反复多次复种,直到保护性抗体的产生。
③做好产前检查,降低母婴垂直传播发生率。
综上所述,该地区乙肝病毒总体阳性率逐年降低,说明近几年在遏制病毒传播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总体情况仍不容乐观,今后更要加强对乙肝病毒的宣传力度,提高卫生水平,减少乙肝病毒的传播。
参考文献
[1] 曹毅敏,徐建敏.广州市中学生hbsag、抗-hbs检测结果分析[j].疾病控制杂志,2006(01):71-72.
[2] 闫瑞霞,何雪娟,李淑贞,等.2006年沧州市某高职院校学生乙肝病毒携带状况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08(04):313-314.
[3] 吴剑,周明先,徐丽芳,等.靖江市2004——2007年高中毕业生乙肝病毒感染状况及预防对策[j].现代预防医学,2008(21):4245.
[4] 杨方印,王岚峰,邓玉荣,等.乙肝疫苗预防注射改良法免
疫效果观察25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