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设计的分析
摘要:总结以往城市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是发展的载体,人是城市发展的主体,城市发展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从自然生态平衡设计,绿色容积率以及节能思想与措施,综合阐述城市规划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关键词:城市规划设计;自然生态平衡设计;绿色容积率;
引言
城市这一人工环境综合体,由地表自然、社会经济要素以及环境综合作用而形成;自然、社会经济环境诸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构成一个具有一定结构、功能和运动方向的有机整体,称其为城市系统。
是由建筑、绿化、道路、水系、人文风景等共同组成的服务于人的空间。
城市规划解决的是上诸因素以及以人的六觉感受尺度为准组合而成的城市空。
是对城市空间的分析与设计,也即对人活动的区域空间和各区域空间只的关系的协调。
建筑设计是解决室内空间的使用、经济、美观的要求,同时在外部形体上,具有一定时代特性风格的前提下与周围环境、城市历史文脉及城市控制性规划相协调的结果。
城市规划是动态地解决和协调各类建筑之间的联系、建筑群的整体形象,以生态的、可持续的观点延续城市的历史,展望城市的未来。
一、科学对待城市规划设计
城市规划设计是一种设计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健康发展进程的
社会实践。
因此城市规划设计应该包括从策划到维护的所有内容。
在城市规划设计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类型。
根据阿普尔压德的观点,城市规划设计内容日趋综合,方法包容性更强,从单纯注重形态的设计发展到综合设计。
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但要注重城市的功能分区,交通流线,而且还要注重建筑物的体量、尺度、比例、色彩、造型、材料、空间等。
必须强调“城市规划设计最基本的特征是将不同的物体(包括建筑物)进行联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设汁者不仅必须考虑物体本身的设计,而且还要考虑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之间的关系”。
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
在我国一般一个城市规划设计经批准后,要执行十年以上,在批准城市规划设计时一定要采取科学认真的态度。
二、城市规划的自然生态平衡设计
规划的生态平衡设计就是要充分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采用高新技术、适宜技术、传统技术,使城市工程技术、建筑技术为自然生态平衡服务。
过度开采资源,污染破坏环境,人口迅速增长,过多侵占自然,100年前、甚至50年前,还没有如此严重。
现在人们认识到为了人类的生存要对有限的地球负责,首先要树立起保护地球自然生态平衡的大理念,由此基本理念出发,进行城市规划建设和建筑设计营造。
2006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
主题是“生态安全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号召全世界行动起来,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绿色家园。
我们认为具体的理念和作法有:分散、多中心,建立网络化城市群;生态城市设计观念融入城市规划;城市中空气污染的控制。
三、绿色容积率是城市建筑和规划的生态量度
近年来许多建筑师和设计师在实施建筑规划时都会将绿化结合进他们的设计之中。
将植物与建筑结合有许多优点,由植物提供的浓荫会在某种程度上减少建筑的降温负荷,有助于减少建筑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在水文方面也有一定益处,不仅植物自身能够承接降雨,而且它们所生长的土壤也会有助于减少地表径流,余下的雨水可以被收集以供我们在建筑中使用。
植物还可以被用做燃料,与地面上的绿化作用相比,建筑内部的植物对于污染的控制同样有效。
绿化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地位需要一个通用的标准。
如果我们需要分享、比较研究结果和经验数据,一个通用的标准就显得至关重要。
来自不同项目的经验将会更容易被整合并应用于新的项目,不同的研究数据会有助于形成一个共同的知识基础。
所选择的指标必须符合严格的标准并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在以往的许多文献中,绿化的最主要指标是绿色覆盖率,而绿色容积率的概念是通过结合叶面积指数和建筑容积率而发展的,被定义为总的可居面积与地块面积的比率。
目前这一指标已为大多数人所接纳,并实施于各种规划设计方案中。
绿色容积率能够作为一个城市工具应用于城市
总体规划中,也可以作为一个建筑设计工具被应用于单体建筑中。
适合的容积率值的确定可以从如下3种方式中选择:(1)它可以是设计师或使用者所期望的绿化程度。
(2)绿色容积率值也可以根据地块预设的功能来确定。
(3)绿色容积率的价值也可能通过生态学来决定,或者以地块在未发展之前的叶面积指数值为依据,通过对地块绿化的恢复来反映其特定的历史时期的绿化状态。
也可将其视为生态总体规划的一部分,该规划对于不同地点的叶面积指数值有不同的要求。
建成环境绿化的一个最主要措施就是引入植物。
将绿色容积率的概念引入到城市规划或设计中去有希望成为迈向城市可持续发
展未来战略的一个重要步骤。
四、城市规划设计中的节能思想与措施
随着全球范围内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不可再生资源的快速消耗,能源供应日趋紧张。
从资源消耗来看,全球约1/6的资源消耗和建筑行业直接相关。
因此,作为耗能大户的建筑,其节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如何将节能思想体现在城市规划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1)在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利用中倡导“偿还原则”;(2)在城市空间规划中提倡紧凑型的城市布局及绿色环保的交通方式;(3)对单体建筑的能源优化设计采用节能建筑,倡导新型的能源概念。
所谓优秀的现代建筑,就是要以最少的投入换取最大的产出,追求在消耗最少能源的前提下,提供高舒适度的生活环境。
舒适指向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经济指向建筑的建造与运行成本,节能指向对能源的消耗。
在建筑节能措施中,建筑的密封性是最基本的一条。
如果密封性不好,保温层内空气变冷变湿,就会失去保温的效果。
在封闭的基础上,外墙的保热是外围护系统性能的重点。
在建筑物耗费的能源中,大部分是不可再生能源。
我们用得越多,未来的生存发展空间就越小。
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被动状态,必须开发新型的可再生能源。
例如,太阳能是目前公认的最具潜力的可再生能源。
在建筑设计中,如果将太阳能充分加以利用,则可以节省大量常规能源,并且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在我国目前建设量巨大的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当务之急应在较大程度的建筑中采用成本较低,技术含量要求不高的节能措施
五、结束语:
良好的城市规划是当前和今后城市文化发展的必然条件,是高城市素质,城市文明的重要因素。
21世纪城市发展的模式既已确定,设计应根据城市具体情况、研究其发展规模和方向,确定适合城市远景发展的规划设计,指导城市建设逐步实施。
为建立一个和谐,绿色的社会主义新城市而做出相应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