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报歌》教学反思
通过课前预习,我发现《卖报歌》是孩子们很熟悉的歌曲,其实,大多数的学生在没教唱之前就会唱这首歌了,由于这首歌曲非常熟悉,学生普遍会唱一点,但并不准确,所以我在学歌曲之前用“夸夸我自己”的小游戏,练习了难点节奏——后十六分音符节奏,从节奏——旋律——自填歌词,轻松完成目标达成。
虽然歌曲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但是关于这首歌的曲作者聂耳和歌曲的创作背景,学生还是比较陌生的,也是需要学生了解的重点内容。
所以,我用课件结合讲故事的形式渗透,学生兴趣浓厚,掌握的扎实有效。
聆听是一门艺术。
在学习歌曲的过程中,我注重让学生安静地聆听。
通过聆听来感受歌曲的旋律、节奏、速度、情绪等。
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聆听、感受、问答、演奏、师生接龙、小组合作等方式让学生学习歌曲,学生兴趣盎然,非常轻松就学会歌曲演唱。
歌曲的情感体会方面是唱好歌曲的关键,我花费了很多时间,为了让学生体会卖报儿童心酸的生活,我设计了具有情景性的问题,通过抽唱、齐唱、师唱的方式体会歌词中的含义,让学生亲身感受、体会,结合音乐要素中的力度、速度来处理歌曲,体会报童们心酸的生活,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演唱出来的效果也非常理想,充满这真情实感。
另外,我为了达到课堂效果的高潮,就出乎我意料的是学生不仅加上“卖报卖报”,而且连“七个铜板两份报”都加上了。
随着音乐做动作,“啦啦啦,啦啦啦,我是卖报的小行家……”学生的叫卖声更加响亮,更加入耳。
当然也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如在拓展延伸方面,我只展示了“小毛头”晚年的图片,意义不是很大,如果能设计为歌曲添加衬词这一环节。
让学生在歌曲的结尾处加入小报童的叫卖生,我想课堂气氛能更加活跃,也能充分体会小报童卖报时,急切的心情。
另外,课堂上我还大胆尝试初步运用“学歌五部法”促本节课唱歌目标的有效达成,虽
效果没有那么明显,但还是有了不少的收获。
总之,课堂中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对学生倾听的不够,指导就会不及时、不到位,再有还需加强课堂的驾驭能力及随机应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