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
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证,并应当于[ ]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B)∙ A.12小时∙ B.24小时∙ C.36小时∙ D.48小时∙ 2.执业医师对被注销注册有异议的,可以依法采取的司法救济途径是(A)∙ A.行政复议∙ B. 行政赔偿诉讼∙ C.民事诉讼∙ D.刑事诉讼∙ 3. B (3)∙ 4.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控制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的品种数量。
同一通用名称抗菌药物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 ]种。
具有相似或者相同药理学特征的抗菌药物不得重复列入供应目录。
(C)∙ A.5∙ B.3∙ C.2∙ D.4∙ 5.医师在执业活动中,由于不负责任延误急危患者的抢救和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执业活动(A)∙ A.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 B.三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C.三个月至六个月∙ D.六个月∙ 6.《处方管理办法》所称处方是指由[ ]在诊疗活动中为患者开具的、由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审核、调配、核对,并作为患者用药凭证的医疗文书。
(A)∙ A.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B.注册的执业医师∙ C.执业医师∙ D.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7.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主管部门的规定,遵守标准防护原则,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消毒管理制度。
标准防护原则是指(A)∙ A.医务人员将所有病人的血液、其他体液以及被血液、其他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的病原物质,医务人员在接触这些物质时,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 B.对应急用血而临时采集的血液进行的传染病检测,对临床用血检测结果进行核查;对未经检测、核查或者检测阳性的血液,不得采集或者使用。
∙ C.采集或者使用人体组织、器官、细胞、骨髓等的,应当进行艾滋病毒、艾博拉病毒检测;未经检测或者检测阳性的,不得采集或者使用∙ D.经检验,属于被艾滋病毒、艾博拉病毒污染的物品,应当进行卫生处理或者予以销毁;∙8.以下资料中不属于病例资料的是(C)∙ A.手术及麻醉记录∙ B.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 C. 预防性体检∙ D. 医疗费用∙9.执业医师未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造成不良后果情节严重的,面临的处罚是[ ]。
(B)∙ A.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 B.吊销执业证书;∙ C.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D.经济处罚。
∙10.医疗机构使用未取得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或者使用被取消抗菌药物处方权的医师开具抗菌药物处方时,将面临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警告处罚和限期改正的责令。
同时,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可根据情节轻重处以[ ]罚款。
该医疗机构可根据情节予以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分。
(B)∙ A.三万元以上∙ B.三万元以下∙ C.四万元以上∙ D.五万元∙11.特殊检查、特殊治疗同意书的内容不包括(B)∙ A.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项目名称、目的∙ B.同意书应一式两份,一份交患方保存,另一份归病历中保存∙ C.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风险∙ D.患者或家属签名∙12.《医师执业证书》应当由[ ]妥善保存管,不得出借、不得出租,不得抵押、转让,涂改和毁损。
(D)∙ A. 执业医师所在的医疗机构∙ B. 执业医师所在的医疗机构的上级主管部门∙ C.所在的医师协会∙ D.执业医师本人∙13.根据抗菌药物的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临床应用时实行分级管理的分级方法是:(A)∙ A.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 B.一线、二线与三线;∙ C.一级、二级与三级;∙ D.常规使用级、非常规使用级和储备使用级。
∙14.开具处方应当使用经[ ] 批准并公布的药品通用名称、新活性化合物的专利药品名称和复方制剂药品名称。
(D)∙ A.卫生行政部门;∙ B.卫生监督机构∙ C.药品监督检验机构;∙ D.药品监督管理部门∙15.因特殊治疗需要,医疗机构需使用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以外抗菌药物的,可以启动临时采购程序。
临时采购应当由[ ]提出申请,说明申请购入抗菌药物名称、剂型、规格、数量、使用对象和使用理由,经本机构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审核同意后,由药学部门临时一次性购入使用。
(B)∙ A.临床药师∙ B.临床科室∙ C.感染性疾病科∙ D.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16.按照医师执业标准,对医师的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状况进行定期考核。
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 ] ,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
(A)∙ A.三个月至六个月∙ B.半年∙ C.一年∙ D.六个月∙17.医师资格考试是评价申请医师资格者[ ]的考试。
(C)∙ A.是否具有所必须的专业知识∙ B.是否具有临床专业知识与技能∙ C..是否具有所必须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D.是否具有临床专业技能∙18.《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开始实施的日期是:(B)∙ A.2012年4月24日∙ B.2012年8月1日∙ C.2011年5月1日∙ D.2010年3月23日∙19.根据抗菌药物的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临床应用时实行分级管理的分级方法是:(A)∙ A.非限制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 B.使用级、限制使用级与特殊使用级∙ C.一级、二级与三级;∙ D.使用级、备用使用级与限制使用级∙20.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尽的义务不包括(D)∙ A.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 B. 需要实施手术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C. 需要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面同意∙ D.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可以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21.北京市精神卫生法规定精神卫生工作坚持(ACD)∙ A.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 B.坚持专业机构防治和群众参与相结合的方法;∙ C.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点干预、广泛覆盖、依法管理的方针;∙ D.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E.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动员广大志愿者积极支持等多种形式发展我市精神卫生事业发展∙22.对首次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应做如下处理。
(BCDE)∙ A.从此停止一切执业活动,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B.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三个月∙ C.责令其接受培训∙ D.责令其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E.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允许其再次进行考核∙23.执业医师出现下列情形()处方权应由其所在医疗机构予以取消。
(ACDE)∙ A.被责令暂停执业期间∙ B.医师定期考核期间∙ C.被注销、吊销执业证书∙ D.不按照规定开具处方、使用药品,造成严重后果的∙ E.因开具处方牟取私利∙24.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的规定,医疗机构取消医师处方权的主要情形有:(ABCD)∙ A.限制处方权后,仍出现超常处方且无正当理由的未按照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 B.开具抗菌药物处方牟取不正当利益的;∙ C.未按照规定使用抗菌药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D.未按照规定开具抗菌药物处方,造成严重后果的;∙25.根据《人民调解法》第八条和第三十四条规定,以下那些组织机构可以设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AC)∙ A.乡以下人民政府;∙ B.各级政府机构;∙ C.具有医疗纠纷调解资质的社会组织和其他组织;∙ D.各级人民政府;∙ E.都可以设立。
∙26.以下哪些行为是医师执业活动的法定禁止行为(ACD)∙ A.未经亲自诊查、调查,签署诊断、治疗、流行病学等证明文件或者有关出生、死亡等证明文件∙ B.委托见习医师代写处方。
∙ C.隐匿、伪造或者擅自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
∙ D.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现传染病疫情,患者涉嫌伤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不按照规定报告。
∙27.处方书写应当符合下列规则(ABCD)∙ A.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每张处方限于一名患者的用药。
∙ B.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应当在修改处签名并注明修改日期。
∙ C.药品名称应当使用规范的中文名称书写,没有中文名称的可以使用规范的英文名称书写;不得自行编制药品缩写名称或者使用代号;书写药品名称、剂量、规格、用法、用量要准确规范,药品用法可用规范的中文、英文、拉丁文或者缩写体书写,但不得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 D.患者年龄应当填写实足年龄,新生儿、婴幼儿写日、月龄,必要时要注明体重。
∙28.在《侵权责任法》中,有关患者病历资料的正确描述是:(ACD)∙ A.医疗机构不得伪造、篡改或者销毁病历资料∙ B.经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医疗机构可以拒绝提供与纠纷有关的病历资料∙ C. 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按照规定填写并妥善保管住院志、医嘱单、检验报告、手术及麻醉记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医疗费用等病历资料;患者要求查阅、复制前款规定的病历资料的,医疗机构应当提供∙ D. 未经患者同意,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不得公开其病历资料∙ E.患者或家属不得以任何借口将患者病历资料(包括部分病历资料)带走∙29.《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第五十三条规定,药师在执业中存在以下哪些情形,将被卫生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
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ABCD)∙ A.未按照规定审核、调剂抗菌药物处方,情节严重的;∙ B.未按照规定私自增加抗菌药物品种或者品规的;∙ C.隐匿或者拒绝提供与医患纠纷有关资料的;∙ D.将抗菌药物购销、临床应用情况与个人或者科室经济利益挂钩的;∙30.医师在执业活动中除享有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诊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和获取工资报酬和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的权利外,还享有:(ABCDE)∙ A.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 B.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C.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D.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E.对所在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
∙31.《精神卫生法》规定:(ABCDE)∙ A.县级以上的人民政府领导本区域的精神卫生工作∙ B.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设和完善精神障碍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服务体系∙ C.对有关部门承担的精神卫生工作进行考核和监督∙ D.建立健全精神卫生工作的协调机制和工作责任制∙ E.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预防精神障碍发生,促进精神卫生障碍患者康复等工作∙3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行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哪些情节应认定为刑法第三百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ACDE)∙ A.造成就诊人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B.造成就诊人器官组织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 C.非法行医被卫生行政部门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的;∙ D.造成甲类传染病传播、流行或者有传播、流行危险的;∙ E.使用假药、劣药或不符合国家规定标准的卫生器材、医疗器械,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33 ABCD∙34.处方书写应当符合下列规则:(ABCD)∙ A.患者一般情况、临床诊断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