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一览表 中原区

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一览表 中原区


加快园区公共配套设施建 设,建成园区品牌运营中 心,人才培训中心、金融服 务中心、物流配送中心、 会议会展中心、为企业提 供优质、高效、便捷的优 质服务。 加快园区宜居社 区建设,为各类人才提供 一个良好地生活、 工作、 创意、设计环境。
借助品牌的力量, 发挥技术流、 信息 流、资金流的聚合效应,经济效应初步 显现。将中国家居CBD 郑州产业建设成 为中西部地区顶级家居品牌基地、将郑 州锦艺轻纺城建成中西部地区最大的服 装品牌设计基地、大中原汽贸物流港建 设成为高端汽车品牌基地。
结合中原路交通区位优势打造行政 四、中心 (一)城市次 中心和商业中心。通过2—3年的时 城区功能 完成区域规划。 中心建设 间,加快整个区域的居住环境提 提升 升,打造环境优美的空间形象。
部分工程开工建设。
形成市区西部高品质城市功能区。
林山寨城中村及连片改造项 目、旮旯王城中村及中原路 两侧旧城改造片区、中林旧 四、中心 (二)六旧九 河医—碧沙片区和西流湖区域涉及 城改造项目、中投旧城改造 城区功能 新 该区。 项目、煤田地质局项目。西 提升 流湖片区的孙庄城中村片区 、柿园村东陈伍寨城中村及 连片改造。 宜居商贸城。按照“开放融合、高 效便捷、低碳友好、以人为本”的 基本方针,建立城市和谐体系,兼 容并蓄的中原特色文化传承,坚持 城乡统筹,使城市运作高效便捷, 五、城市 低碳经济、低碳生活,营造以人为 组团起步 十组团起步区 本的交通环境,结合“产业集聚、 区 宜商宜业”的功能定位,将起步区 建设成行政文化服务、商贸物流、 科技研发等于一体,人才聚集、品 牌聚集、效益聚集,功能配套的现 代化新城区。 按照中原产业集聚区的功能定位和 总体发展规划,依托现有的发展格 局,以品牌集聚建设为引领,转变 制造业为品牌示范性工厂,建立“ 六、产业 重点服务业集 服装、家居、物流”三大业态,打 集聚区 聚区 造三个中心,即“品牌创意中心、 人才技术中心、服装展示中心”, 使中原产业集聚区成为世界性品牌 汇聚地、设计创意输出地、全球知 名的纺织、家居、服装交易中心。
王立砦、建设路7号院、钛 大型停车场及城市综合体。西流湖区域 合佳苑项目。西流湖区域 的洛达庙村城中村改造及周边旧城改造 的赵坡城中村改造及周边 项目。 旧城改造项目。
2012年,对起步区进行规划 编制、城市设计,组建工作 机构,制定工作目标及计划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2013年,继续加大基础设 施建设,完善城市基础设 施配套功能,开展中机六 院、汽车物流港等重大项 目建设;启动起步区内村 庄改造。
完成市域快速通道工程陇海 路西延、西三环(长江路至 化工路)、西四环(农业西 路至二七区界)、化工路 (三环至四环)、郑上路 (三环至西南绕城高速公路 段)、中原西路(三环至西 南绕城高速公路段)、航海 西路西延(中原区段)道路 和两侧绿化带范围内的征地 、拆迁、培土、绿化工作。
完成市域快速通道工程陇 海路西延生态廊道内市政 管线、慢车道、人行道等 市政配套设施工程建设。 积极配合市城建中心完成 站前大道、雪松路、西湖 路道路两侧绿化带范围内 的征地、拆迁、培土、绿 化工作。
2014年,建设行政文化服务中心及公共 广场、绿地、体育设施等公共设施,迅 速拉大城市框架,形成形象。通过三年 的时间完善整个区域的居住及环境提 升,打造环境优美的空间形象,形成完 善的区域形象。
借力“二环十七放射”,加 快原有企业的拆迁步伐,推 进中国家居CBD郑州产业园、 郑州锦艺轻纺城、大中原汽 贸物流港项目建设。加大对 现有品牌服装企业的支持力 度,鼓励企业对品牌提升的 投入,建立企业品牌运营中 心、技术研发中心、信息处 理中心,提高国内品牌纺织 服装知名度。
红线25米以上道路区级负责 征地拆迁,市级负责建设, 计划开工建设或竣工道路9条 。红线25米以下道路区级负 责征地拆迁、建设工作,计 划开工建设道路13条。计划 开工建设桥梁10座。筹备开 工道路3条。村镇道路计划开 工建设2条。完成土地储备 2100亩。
红线25米以上道路续建5 条,计划开工道路4条,计 划启动建设道路2条。红线 25米以下道路续建11条。 续建桥梁9座。村镇道路计 划开工建设3条。完成土地 储备1770亩。
中原府邸(伏牛路50、53 号院)改造项目、河南省 一纺器老厂区及家属院改 造项目: 2013年启动征收 中原路两侧旮旯王村整街坊连片改造项 。 目: 2014年启动征收(整街坊改造项 锦艺国际华都(郑州一棉 目)。 、六棉老厂区搬迁项目) 项目: 厂区2012年树王行 政村、址刘大址刘自然村、 牛马坑自然村)、三王庄片 利用3年左右时间对22个行政村 (三)合村并 区(三王庄行政村、须水柳 (特色村除外),11个社区分期分 城 沟自然村)、湖西社区(赵 批推进。 仙垌行政村、刁沟行政村、 址刘行政村西四环以东部 分)三个社区建设工作.
附件7
郑州市新型城镇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一览表(中原区)
类别 项目 主要内容和实现目标 2012年计划 2013年计划 2014年计划
强力实施“五横九纵”主干路网 (五横:航海路、 陇海路、 中原 路、郑上路、化工路,九纵:桐柏 路、秦岭路、天山路、 洛达路、 西三环、雪松路、西四环、新田大 道、 西五环) 和畅通有序的次干 (一)两环十 道、支线路网等道路微循环系统。 七放射 2012—2014年,全区计划实施交通 道路(含桥梁)项目56个,总里程约 一、交通 103公里,总拆迁量约800万平方 道路 米,概算总投资约50亿元。“两环 十七放射”两侧土地储备量约6870 亩。 通过三年综合整治提升,达到全区 主次干道、 支路背街两侧围墙、 建筑物外立面、 门头牌匾等整洁 (二)区域路 亮丽、规范有序,全面提高中心城 网建设 区文化品位、凸显中原城市文化特 色。完成断头路打通工程。道路两 线两侧违章建筑拆除工作。
二、生态 廊道
市域快速通道工程陇海路西延(四 环至荥阳界);西三环(长江路至 化工路);西四环(农业西路至二 七区界);化工路(三环至四 环);郑上路(三环至西南绕城高 速公路段);中原西路(三环至西 南绕城高速公路段);航海西路西 延(中原区段);积极配合市城建 中心做好站前大道、雪松路、西湖 路的建设,完成以上道路20米生态 廊道建设任务;新田大道生态廊道 工程;兰州路生态廊道工程。
启动锦艺片区(天王寺行 政村、付庄行政村、小李 庄行政村、丁庄行政村、 须水沈家台自然村)、庙 王社区(庙王行政村、二 砂行政村)、大李社区 (大李行政村)建设.
启动三十里铺片区(三十里铺行政村)、 马庄片区(包括白砦行政村、马庄行政 村)、常庄社区(常庄行政村、赵坡自然 村、张湾自然村)、航西社区(包括郭厂 行政村、冯湾行政村、道李行政村、段 庄行政村)、西岗社区(西岗行政村、保 吉寨自然村、南仗自然村)建设。
2012年河南省煤田地质局 (嵩阳苑)项目列入碧沙岗 商圈改造片区, 年底前完成 土地挂牌。 中原文化广场项目列入旮旯 王村中原路两侧改造片区, 年底前完成土地挂牌。 启动河南省一纺器老厂区及 家属区、中原府邸(伏牛路 50、53号院)项目调查摸底 等相关工作。推进锦艺国际 华都(郑州一棉、六棉老厂 区搬迁项目)改造和盛润•锦 绣城(郑州四棉老厂区搬迁项 目)等在建项目。
启动东陈伍寨村城中村改 造项目。
启动北卧龙岗、石羊寺村、密垌村、闫 垌村、铁炉村、牛寨村、后牛庄、后河 芦村等项目。
三、四类 社区
按照新型城镇化关于“四类社区” 建设的总体要求,结合郑州市整体 部署,坚持政府主导、规划先行的 原则,通过实施旧城改造,进一步 (二)旧城改 调整产业结构、提升城市形象、完 造 善城市功能,利用三年左右时间, 完成拆迁80万平方米,新建建筑面 积260万平方米。以逐步改善辖区 群众居住环境,使群众享受更好的 公共服务。
新田大道生态廊道工程、完成兰州路20 米生态廊道建设、年度新建道路均按20 米生态廊道的标准完成建设任务、产业 聚集区生态廊道建设。
利用3年左右时间,对建成区内村 庄分期分批推进。遗留问题村 (组):3年内完成所有遗留问题 村(组)各项手续办理,在建项目 完成村民回迁入住,所有原村庄建 三、四类 (一)城中村 筑拆迁完毕,其余各项目安置房建 启动李江沟城中村改造项目 社区 改造 设完毕。试点村:3年内分批分期 。 启动各试点村拆迁及建设,办理完 各项手续,安置房建设完毕。村 (组)改制:3年内分期完成村组 改制,构建完善的农村集体经济组 织现代产权运行体制。
红线25米以上道路续建5条,筹备启动 建设道路11条。红线25米以下道路续建 11条。村镇道路计划开工建设2条。完 成土地储备3000亩。
2012年底完成4条主次干道、 10条支路整治。完成伏牛北 2013年底完成 10条主次干 2014年底完成6条主次干道、11条支路 路等4条红线宽25米以上道路 道、9条支路整治。 整治。 拆迁和神驰路等11条红线宽 25米以下道路的拆迁建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