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体系”考核奖惩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贯彻执行“两个体系”建设方针、目标,落实”两个体系”建设责任制,确保生产安全顺利进行,将”两个体系”建设考核与奖励、惩罚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两个体系”建设管理水平的全面提高,使”两个体系”建设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标准化,特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所有部门和人员的”两个体系”建设考核奖惩管理。
3.考核依据
3.1安环科定期进行”两个体系”建设绩效考核。
3.2安环科执行公司级安全考核与奖惩,重大安全责任事项的考核报总经理审批。
3.3 各部门负责本部门”两个体系”建设工作的绩效考核,部门负责人负责监督。
4.“两个体系”(包含职业卫生)考核的范围及标准:
4.1公司应成立组织机构,明确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的主管部门,明确其组织及成员职责、目标与任务。
主要负责人应全面负责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分管负责人应负责组织分管范围内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分级管控工作,组织成员应包括安全、生产、设备、工艺、电气、仪表等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及岗位人员。
4.2公司应实施全员培训,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培训学习,掌握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的方法,并保留培训记录。
4.3公司应正确开展风险评价,选择风险矩阵分析法(LS)法针对辨识的危险源潜在的风险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并填写工作危害分析评价记录和安全检查表分析评价记录。
4.4未制定适合企业实际的风险评价准则,公司在制定风险评价准则时应结合化工生产特点,并充分考虑以下要求: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设计规范、技术标准;本单位的安全管理、技术标准;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相关方的诉求等。
4.5未编写体系文件,公司应建立风险管控制度,编制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作业指导书、风险点清单、作业活动清单、设备设施清单、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统计表等有关记录文件。
4.6公司应完整保存体现风险管控过程的记录资料,并分类建档管理。
至少应包括风险管控制度、风险点登记台账、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记录,以及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危险源登记台账等内容的文件化成果;涉及红色、橙色风险时,其辨识、评价过程记录,风险控制措施及其实施和改进记录等,应单独建档管理。
4.7公司应结合风险评价的结果将制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告知内部员工和相关方。
对员工应进行风险分析结果记录和管控措施的培训,掌握本岗位的风险点包含危险源的风险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部门、责任人等信息;对相关方的培训应包括风险点位置、风险等级和管控措施等。
5.奖励
5.1认真执行”两个体系”建设管理方针、政策、法律和规定,在”两个体系”建设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年终总结被评为优秀的部门和个人,各奖励1000元和500元。
5.2对“两个体系”建设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的部门和个人,经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评估后,根据综合评审等级给予50-100元奖励。
5.3为保证”两个体系”建设,积极提出合理化建议,经有关部门审查,确有较大价值,列为安全技术措施项目,实施后,经实践考核有效者,奖励50元到500元。
6. 处罚
6.1 不认真执行”两个体系”建设管理方针、政策、法律和规定的部门和个人,经考核处以500元到1000元罚款。
6.2不履行”两个体系”建设职责的有关人员,处以200到500元罚款。
7.实施措施
罚款从本人工资中扣除,每月扣除罚款后的剩余部分,不应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
奖金在本人工资中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