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7-民族文化的包容性
知识点—— 民族文化的包容性
民族文化的包容性
【知识点解析】 1、含义: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求同存 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睦相处;兼收并 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 化的积极成分。
2、意义: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 交流,有利于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 族文化的理解。
A.①② C.①④
B.②③ D.③④
民族文化的包容性
【典型例题】
【解析】:题干材料表明,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有 各自的民族特性,但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故选③④,排除②。材料讲的是各民族文化而非 区域文化,①排除。
【答案】:D
民族文化的包容性
【典型例题】
2.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
民族文化的包容性
【知识点解析】 3、【知识图片比较】
内涵
意义
求同 存异
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 和睦相处,这也适应了文 化发展多样性的客观要求
有利于各民族 文化在和睦的 关系中交流,
增强对自身文
兼收 并蓄
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 和睦相处,这也适应了文 化发展多样性的客观要求
化的认同和对 其他民族文化 的理解
民族文化的包容性
【典型例题】
1.在2013“中国旅游年”开幕式晚会上,少数民族歌舞成 为整场晚会最具特色、最具视觉冲击力的节目。普米族歌 唱家茸芭辛娜演唱的《怒江大小调》、维吾尔族舞蹈家玉 米提领衔表演的群舞《葡萄架下》、藏族群舞《高原》等 以我国少数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展现了美丽中国各民族 人民幸福生活的壮美画卷。这从一个侧面表明( ) ①由于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文化带有明显 的区域特征 ②中华各族文化具有共性,具有一般的、普遍的规律 ③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④中华各民族的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民族文化的包容性
【知识点解析】
【重点提示】 (1)在分析具体材料是否能够体现中华文化的包容性特点时, 可以从“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两个角度来思考。 (2)求同存异侧重于不同文化相处时的一种外在的、静止的 状态;兼收并蓄侧重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一种内在的、动态的 交流、借鉴与融合。 (3)包容性不是说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被其他民族吸收、借 鉴,而是说中华文化吸收、借鉴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另外, 包容性也并非说融合其他民族文化或融入其他文明。 (4)包容性既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之一, 也是中华文化的特征之一。
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
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 )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A.①②
B.①③C.ຫໍສະໝຸດ ④D.③④民族文化的包容性
【典型例题】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意在考查考生 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材料中“不同区域丰富的自 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这 一信息可见,区域文化各具特色,也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 精深;依据“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一信息可 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①②正确切题。③说法错误,④ 与题意不符,均不选。
民族文化的包容性
【典型例题】
【解析】: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成 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体现了③。“传统特 色”“中国元素”体现了④。①错误,爱国主义 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②错误,社会实践是中 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答案】:D
民族文化的包容性
【典型例题】
4.下列对中华文化包容性的看法正确的有( )
【答案】:A
民族文化的包容性
【典型例题】
3.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民族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 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 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 些“中国元素”(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①对中华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②消融了其他民族的文化 ③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并与之和谐相处 ④增强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
A.①②③④ C.②③④
B.①②③ D.①③④
民族文化的包容性
【典型例题】
【解析】:②说法错误,应予排除。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