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如何建立完善的招聘管理体系

如何建立完善的招聘管理体系

招聘即选才,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但我发现一些中小企业招聘工作是失败的,失败的主要原因有:
一、没有招聘计划
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没有招聘计划,也没有建立企业人才库,老板想招什么人就招什么人,导致招聘工作基本都是 临时抱佛脚 ,人力资源部被用人部门逼得叫苦连天,为了完成任务,不得不降低了 选才 的标准,应付了事。

猎头网
二、选才标准模糊不清
有的企业要求 能力强、责任心强 ;有的企业盲目追求高学历、 强工作经历,忽略内在能力素质;有的企业采取 人与人对比 的方法,找像自己、和以前完全不一样或完全一样的人等。

大部分中小企业由于没有岗位说明书或岗位说明书不完善或定位不准确,导致用人标准模糊不清,选来的人无法使用,最终不欢而散。

三、招聘流程不规范
流程即做事先后的秩序。

我曾见过一个企业,老板非常重视人才,每个销售员都亲自面试,但由于老板分身乏术,有的在公司等了两天还没面试,最后只好一走了之。

这就是流程不规范导致的结果,尊重流程也是尊重人才。

四、招聘工作者缺乏一定的专业技术
面试时没什么准备,想问什么就问什么,提一些无效问题,有的还像审犯人一样,导致对人才很难进行有效判断。

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招聘管理体系,方能保证为企业选到合适的人才,只有各个环节相辅相成,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一个完善的招聘体系,应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一、招聘计划
招聘计划与公司战略、人力资源规划是一脉相承的。

招聘计划可分为年度计划、季度计划、月度计划,季度计划和月度计划是对年度计划的分解和补充。

一个完整的招聘计划包含招聘岗位、招聘数量、到岗时间、招聘渠道、招聘预算等,为了完成招聘计划,最好还有详细的实施方案。

二、选才标准
选才标准来源于岗位说明书,但大多数企业的岗位说明书都是相当笼统的,对学历、知识、技能、经验、专业一般都比较清晰,但深层次的素质要求不是很明确,难以对选才标准提供有效的依据。

三、渠道选择
招聘渠道要根据岗位性质、招聘人员特点等因素做出选择。

如一般人员可选择招聘网站方式招聘,中高层人员、专业人才可选择行业网站或行业交流会等方式招聘,现在通过 群、 、微信、参加行业交流会等招聘也是一些好的方法。

我在为大学生做求职面试技巧培训时,发现有个学生很优秀,课后通过深入交流,成了我的助理。

四、综合测评
大部分中小企业面试基本上都是凭感觉,主观因素过多,没有建立相应的测评手段。

专业性不强的岗位通过公司流程面试即可,但专业性岗位还是需要运用一定的测
评手段。

如:财务类、研发类相关岗位就可通过笔试或实操测评。

近年来,人才测评使用越来越频繁,但工具的选择很重要,有的企业随便从网上下载了一个免费的工具就使用,这是很不科学的,效果也很难保证。

真正的有效的测评工具需要大量的经费投入,是要付费的。

五、离职管理
人走茶凉 ,这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现象。

我以前在外企工作,员工离职时,会召开欢送会,定期给离职员工会发短信,告知公司的发展状况,年底还会邀请参加年会,通过对离职员工的有效管理,有些员工在外面历练后,重新回到企业上班,为企业创造了价值。

六、流程与制度
我认为,流程与制度是企业任何管理体系建设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

流程即做事的先后秩序,制度是一种准则,也是一种法令。

只有制度与流程规范,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管理体系的落地。

离开制度与流程,最终结果是随意而为,管理混乱。

七、效果评估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招聘体系是否有效,需要经过实践检验,需要用结果说话。

评估既要评估过程,更要评估结果。

如定期或不定期对流程运行进行评估,流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等;定期对招聘效果进行评估,如:招聘目标达成率、招聘成本、业务部门满意度等。

只有运用系统性思维,建立完善招聘管理体系,在运行过程中不断总结完善,才能更好的为企业选到合适的人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