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十四单元英语评课稿
Unit14英语评课稿,柴老师在这堂课的授课过程中既注重新旧知识的联系,又注重理论与实际的合是一堂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
纵观整节课的教学具有如下特点:
一、教学特色
1、教学创情景,激励促参与
新课导入将学生的心理活动引入到一个新的知识情境——Children’s Day,让学生对所要学习的知识产生认识上的需要。
学生欣赏着生动的电脑画面,听着优美动听的歌曲,以无比喜悦的心情进入英语课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入学习状态。
通过Free Talk贴近生活,让学生产生共鸣。
如:Can you tell me all kinds of festivals?关注着每位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心
2、注意衔接,善于质疑。
开头复习了已学过的各种节日,然后利用黄金时间马上进行主要知识的学习,紧扣本节课的重点—Festivals,新旧知识衔接自然。
李老师利用多媒体look,listen and say.Ask:W hen’s…?what do you do at…?which month do you like?不断质疑,学生边看图边回答,既学习了新知识,又巩固了旧知识。
3、依靠多媒体技术,整合教学资源。
充分运用电脑及网络资源,开发英语教学资源,拓宽学生学习渠道,改进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将网络提供的丰富的教学资源,融入到英语教学
中,进入新课时,电脑先后出示Chinese New Year and Christmas 的漂亮图片以及对话,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引出本课的新单词和新句型。
然后利用电脑的图画效果演示Easter,Halloween and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同时又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遥控。
在练习所学句型时,李老师运用电脑的可选择性,设计了一个表格,让学生选择其一进入,并利用之间的信息差进行交流,促进了个性化学习,练习和巩固了所学语言。
4、课堂设计新颖,任务性强。
《课程标准》中指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李老师在组织学生练习句型what do you do at Easter?创造性地设计了一个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做一做,玩一玩,说一说”。
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
老师将学生们分成若干组,提前为各组准备了一乒乓球(当作蛋)和大量彩笔,让学生一起合作画出自己的巧克力蛋,各组把画好的巧克力蛋交给老师。
老师说:“Do you want a chocolate egg?”“Yes,I do”“Me ,too”.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真正将所学西方语言知识运用到了生活中,拓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发展了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
最后设计采取了任务型教学模式,给学生以自由,让他们自己去学习知识。
但也不是一放到底,请两组学生表演反馈,而且从过程来看,这堂课是一节不错的任务型教学的尝试。
二、教师素养
李老师教学基本功扎实,能够正确使用英语进行教学,语言清晰,表达准确。
教学态度真诚,师生关系融洽。
在教学内容方面,也比较丰富,尝试以学生为主体,寓学于乐。
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让学生或老师们记忆深刻,久久不忘。
三、教学建议
1、新旧知识衔接的同时应该揭示课题。
2、教师应加强对重点词和重点句的阅读。
教学设计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位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这样不会局限于少部分学生。
也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互相交流的机会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
而本堂课复习太多,讲授新内容太快,没有突破难点,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
3、课堂教学缺少学生操作性活动,没有面向全体学生。
活动要能够促使学生获取,处理和使用信息,用英语与他人交流,发展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本节课基本上没有小组操练新单词和新句子。
教授新课时,一问一答都是以老师为主,个别学生回答,关注学生的面不够。
应该关注学生运用能力的培养,如能将问题分散开,让其他学生也有机会提出问题,这样受益的学生会更多。
4、信息量大,重点内容的教学相对贫乏。
教师应该善于发挥主导作用,使教学引人入胜,轻松自如,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学得津津有味。
5、板书重点不突出,知识点不明确。
一堂课板书的内容是突出教学重点,与整堂课中教师的讲授,练习等有机结合,相互衔接,教师应该把重点内容板书在黑板上,让学生一目了然,清晰构建知积要点。
6、课堂设计应力求简洁,避免重复。
本堂课体现了任务型教学,但最后两个表格,大家一致认为应去掉一个,后一个表格讲解2个例子。
学生完成表格,应把他们的成果贴在黑板上讲解、评价,因为评价有益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语言能力的不断发展。
而且时间把握不够准确,学生讨论对话时间短,表演时间长,让人感到不真实,使课堂缺乏原生态。
学习节日应按时间顺序,或国内、国外节日分开,这样学生容易记忆犹新,且有利于完成节日表格。
总之,无论从网络课的创新,从任务型教学的设计,还是从临场应付能力的实际操作,整堂课都值得研究与借鉴。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英语
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听、说、读、写训练内容,通过听听、说说、唱唱、做做,先培养语感,培养兴趣,然后进入单词,句子,对话教学。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英语,让知识中获得成功感。
我是一位从教多年的英语教师,从中学到小学亲自目睹了新课改带给我们老师、学生的巨大变化和无穷的益处。
在我教授几轮三年级教材之后的今天,有了许多的心得感受和反思和大家共勉:
一、课前3分钟,歌曲热身,自由谈(Free Talk),增强师生情感,
训练学生听说能力。
每节课开课以前,我就上节课所说内容,采用师师问答、生生问答、小组问答等多种形式进行复习,这一方法不仅有效的复习了上节课或以前所学的内容,而且为新授内容做了铺垫,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尽量用英语组织教学,创设各种情景,鼓励学生大胆对话。
用英语组织教学,可以烘托英语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
这一环节非常重要,是学生练习听力的良好机会,也是学生学习与模仿的途径之一。
我一直坚持用英语讲课,刚开始从最简单的短语、句子、日常英语开始,然后逐步加深。
当学生听得不太懂时,我配以夸张的动作、表情或适当的解释说明,使学生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气氛之中,通过英语交流,提高了学生听说能力,也无形中发展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培养了他们灵活运用英语的习惯。
三、用直观教具,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听说环境。
实物、图片、简笔画、CAI课件,VCD 光碟等是英语教学中常用的直观教具,除教师制作直观教具外,我发动学生自己制作教具、学具。
如刚开始颜色单词时,就可让学生用彩色笔涂颜色,以加深对所教关于颜色单词的记忆。
单词教学、对话教学等都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做图片卡、单词卡、句型卡或头饰、道具。
这样安排不仅有利于师生进行听说训练,而且也能促使学生动脑动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教学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