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定语从句教学的设计和实施研究
【摘要】任务型语言教学自20世纪80年代被提出之后,就被认为是一个重要语言教学模式。
定语从句是英语学习中见得最多、用得最广的从句之一。
在高中教学阶段语法现象中,定语从句也是大多数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普遍感到比较难以把握的语法项目之一。
【关键词】任务型语言教学;定语从句;设计;实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3)17-0-01
任务型定语从句教学的设计原则
任务型定语从句教学是任务型教学法在定语从句教学中的应用。
笔者把任务型教学法的本质特点及原则融入到高中英语定语从句教学中,探讨高中任务型定语从句教学的设计原则。
概括起来,有五条原则需要遵循。
1.真实性原则
真实性原则是指在定语从句任务设计中,任务所使用的定语从句材料应源于真实生活,同时完成定语从句任务的情景以及具体活动应尽量贴近真实生活。
2.趣味性原则
任务型定语从句教学要通过有趣的课堂活动任务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学生在参与任务时投入了情感因素,会被新颖的学习内容和有趣的学习过程所吸引,因而在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体验学习的乐趣,树立自
信心,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
3.做事情的原则
任务必须有做事情的过程,设计一个任务,让学生动手动脑,克服困难,用语言去完成。
定语从句课上,只是让学生单纯得准备回答几个问题,则不能称为任务,因为学生在定语从句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做任何具体的事情。
4.互动性原则
互动性是指语言交际的方式是双向的,可以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也可以使师生与材料的互动。
5.难度适当原则
教师在设计选择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到任务的难易度和学生能力差异,否则太容易了,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太难了,则让学生觉得无从下手,挫伤学习积极性。
任务型定语从句教学材料的选择
对于任务型定语从句教学来说,材料的质量也会影响到学生是否能把语言输入转为吸收的问题,所以材料的选择十分重要。
willis(1996)指出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材料的可利用性(exploitability)·主题(topic)·长度(length/chunk-ability)
·语言复杂性(linguistic complexity)·可接受程度(accessibility)
指材料的可利用性。
要考虑材料是否易于设计教学任务的实施、
是否适合学生的实际水平、材料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及材料的长度、材料难度等。
指材料的话题。
话题的多样性十分重要。
能使学生真实的接触到更多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东西,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指材料的长度。
如材料过长,可划分成几个小部分,材料的长度的掌握十分重要。
指语言复杂度,对材料的语言难度要求比阅读材料相对较低。
如材料难,同一篇章,在任务的设计上可对难度进行调整,使之适合不同水平的学习者。
材料的可接受程度指材料是否易被学生接受,也就是说,要考虑学生的年龄,家庭成长背景,知识结构水平,思维发展状况等等。
任务型定语从句教学的实施
教学案例:找同伴练习说英语
1.活动形式:教师课堂上布置任务,学生课下完成;教师指定一名学生将信息表编号,并贴在墙上;学生课后阅读,下一节课向全班汇报完成任务的情况。
2.情境设置:假如你是一位高一英语教师,新学期伊始,你想让学生在课堂上“结对子”练习说英语。
3.实施规则:
(1)学生应对自己的情况多作一些描述,以免找不到理想的学习伙伴。
(2)学生可在课下收集一些描述喜好的形容词或动词短语,以
作备用。
选择学习同伴时,学生所用的语言不可有歧视他人的意味。
(3)将所有的信息表编号,并贴在墙上。
学生课下阅读,每人为同学结一两个对子,上课时向全班汇报。
比如:
a: i think no.4 had better sit with no.12 because they are from the same middle school, and both are good at english. b: i think no.5 may sit with no.40 in our english class,because no.5 says he likes to help those who need help in english study.
(4)其他学生也可对“结对子”的结果发表评论。
4.时间:依班额大小而定。
每节课前可以结3~5对;约需3~5课时才能完成这项任务。
5.实施过程
(1)教师讲清楚任务的意义与要求,并做适当演示;
(2)学生课下填表、查找资料和进行讨论;
(3)课上汇报各自的完成情况。
6.注意事项
(1)教师应给学生讲清活动的目的与意义,以引起学生的重视;(2)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提供一些语言上的帮助
教学体会
教师应对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所出现的语言错误,特别是口语方面的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对此,笔者先让出错的学生再重复一遍错误的话语,看学生能否意识到并纠正自己的语言错误,或提问
其他学生:what did he/she say?让其他学生帮助纠正。
由于自身知识与能力的局限,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相互协作。
比如,同一备课组的教师平时要注意收集一些任务,然后加以改编和使用;也可以建立相关语法教学任务的资料库,收集、改编或设计一些供平时教学使用的任务。
参考文献
[1] willis, j.(1996).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edinburgh,england: longman.
[2]程晓堂,2004,《任务型语言教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丁文:“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4期.
[4]廖小青“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和课堂实践”,《中小学外语教学》2001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