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互联网的基本服务和功能
一、电子邮件(E-m a i l)
•因特网上最基本、最常用的服务
•电子邮件在发送与接收过程中都要遵循SMTP、POP3等协议,这些协议确保了电子邮件在各种不同系统之间的传输。
其中,SMTP负责电子邮件的发送,而POP3则用于接收Internet上的电子邮件。
电子邮件(E-m a i l)
•优势:
•传输速度快
•使用方便,价格低廉
•功能强大,可以群发,可以发送图片和声音、视频文件•档案性更强,查阅更为方便
电子邮件(E-m a i l)
•不足之处:
•写作草率,易出现错别字和语法错误
•在表达情绪方面较差,人情味不够
•垃圾邮件及病毒的传播
二、在线聊天(Ch a t t i n g)
•预定主题下的多人在线交流
•以名人为中心的聊天
•即时通讯工具(QQ\MSN\百度Hi)
三、文件上传下载(F T P)
是英文File Transfer Protocol的缩写,是因特网上最早提供的服务之一,目的是提高文件的共享性。
简单的说,FTP就是完成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拷贝,从远程计算机拷贝文件至自己的计算机上,称之为“下载(download)”,若将文件从自己计算机中拷贝至远程计算机上,则称之为“上传(upload)”。
四、信息搜索
•搜索引擎一般分为两类:
•支持全文检索的搜索引擎
•支持目录式分类结构的搜索引擎
信息搜索
•
•
五、信息定制
•主动选择的个性化新闻
•信息的个人化接收
•RSS
信息定制:R S S技术
•RSS为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简易聚合)的缩写,是某一站点用来和其它站点之间共享内容的一种简易方式,也叫聚合内容。
网络用户可以在客户端借助于支持RSS的新闻聚合工具软件在不打开网站内容页面的情况下阅读支持RSS 输出的网站内容。
六、网上论坛(B B S)
•BBS: Bulletin Board System的简称,意即电子公告板,是Internet上最知名的服务之一,它提供了一块“公共”空间让所有用户读取其中信息,并发布自己的信息和参与讨论的观点。
•浏览、发帖、回帖
•BBS正在逐步成为有影响的社会舆论工具之一
七、个人出版
•网络日志
•一种“零进入壁垒”的网上个人出版形式
•博客被称为“自媒体”
•零技术、零成本、零编辑
•倡导“开放、共享、独立”的精神
•名人博客、官员博客、媒体(记者)博客……
博客(b l o g)
•最早的博客:德拉吉报道
•9.11事件、印度洋海啸、美伊战争中“博客”作为一种“媒体”的兴起
•博客在中国的兴起:木子美事件
•博客实名制
•博客营销(Amazon)
博客的作用:
•个人自由表达、出版、自我表露
•历史记录、记录社会的变化
•知识过滤和积累、信息整合
•深度交流沟通的网络新方式
2、播客(p o d c a s t i n g)
•自助广播、网络广播
•网民制作视频上传分享
八、维客(w i k i)
•一种多人协作的写作工具
•Wiki站点可以有多人(甚至任何访问者)维护,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或者对共同的主题进行扩展或者探讨。
•中文Wikipedia 中国维基百科
九、社会网络服务(S N S)
•SNS:是Social Network Service的简称。
通过社区的方式,构建人与人之间更密切的关系,拓展人脉,积累社会资源。
以信息作为纽带来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