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宋代沈括在他的著名著作《梦溪笔谈》中提出了磁偏 角现象,这比哥伦布的发现要早400年。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1.1 测量学概述
世界测绘科学的发展与成熟始于17世纪。1617年开始应 用三角测量;1668年出现了放大倍数为40倍的望远镜,并普 遍应用于各种测量仪器上。
法国人皮卡尔等从1669年起进行子午线弧长测量,直到 1792~1798年米申和德伦贝尔进行了历史性的工作,把通过 巴黎的子午圈的长度的四千万分之一作为lm。
平面上
(x,y)
高程(海拔高) H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一、测量学简介
测量学是研究对地球整体及其表面和 外层空间中的各种自然和人造物体上 与地理空间分布有关的信息进行采集 处理、管理、更新和利用的科学和技 术。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一、测量学简介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测量学的主要内容包括测定 和测设两部分。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Principle and Methods of Digital Mapping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
第一章 绪 论
1.1 测量学概述 1.2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 1.3 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 1.4 测量坐标系 1.5 地形测量的基本概念 1.6 直线的定向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1.1 测量学概述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1.1 测量学概述
20世纪40年代自动安平水准仪的问世,标志着水 准测量自动化的开端。1990年已研制出数字水准仪, 可以作到读数记录全自动化。1968年生产了电子经纬 仪,它采用光栅、光学编码来代替刻度分划线,以电 信号方式获得测量数据,并可自动记录在存贮载体上。
陀螺经纬仪与激光经纬仪亦已应用于工程测量的 定向工作。
德国数学家高斯在1794年提出最小二乘法理论,奠定测 量平差的基础。高斯又于1816~1820年推导了横圆柱正形投 影的计算公式,克吕格在1912年加以研究改进,用于测量实 际。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1.1 测量学概述
在我国清代初期开展了全国性测图工作,1708~1718年完成 了《皇舆全图》。法国在1730~1780年进行全国性地形测量。 俄国在1745年绘成了欧洲部分地图13幅和亚洲部分地图6幅。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1.1 测量学概述
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1966年开始 进行人卫大地测量,能以可全天候观测,速度快, 精度高,对洲际之间、岛屿和岛屿之间及岛屿和大 陆之间的联测能既快速又正确。
20世纪70年代,通过人造卫星拍摄地球的照片, 使航天技术有了广泛发展和应用。
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射的全球定位系统卫星,在 90年代全部完成发射任务。
1.1 测量学概述
测量学是一门很古老的科学,至少有四千多年 的历史。
古埃及的尼罗河泛滥后,消灭了土地界限,洪 水过后需要重新划定地界,这样就需要测量学与几 何学的理论与技能。
古代的一些重要水利工程和市政建设,都离 不开测量科学,例如公元前六世纪的尼罗河——红 海运河、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的霍巴运河、 伊拉克巴比他的“空中花园”等。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1.1 测量学概述
一、测量学简介
测量学的产生
生产、生活的需要以及建筑、农田、水利建设等 ➢ 公元前二十七世纪 埃及大金字塔 ➢ 二千多年前 夏商时代 夏禹治水 ➢ 秦代 李冰父子 都江堰水利枢纽工程
军事、交通运输的需要 ➢ 万里长城 ➢ 指南针 ➢ ……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20世纪50年代前后开始,不少新的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如 电子学、信息论、相干光理论、电子计算机、空间科学技术等, 它们又推动了测绘科学的发展。1947年研究利用光波进行测距, 到60年代中利用氦氖激光器作为光源的电磁波测距仪就问世了, 这是量距工作的一大变革。在80年代电磁波测距仪在白天或黑 夜 的 最 大 测 程 就 能 达 到 60 公 里 , 而 且 精 度 可 达 ± (5mm+1ppm)。短测程的测距仪,测程为 1~2km,误差仅 及厘米。
据资料记载,公元前200年希腊人埃拉托斯芬 第一个测定了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1.1 测量学概述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制成了利用磁石的指南仪器 “司南”,它是沿用几千年的指南针与罗盘的雏型。
大约是公元前2200年,夏禹治水时,使用了“左准绳, 右规矩”的测量工具和方法。
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了西汉时期的《地形图》和 《驻军图》》。
测定(测绘)——从地 球上获取数据,并进行处理, 表示成图表,测定是指用测 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 计算,得到一系列测量数据, 或地球表面的地貌、地物缩 绘成地形图,供经济建设、 规划设计、科学研究和国防 建设使用。
一、测量学简介
数字测图中包括航测数字化成图与 全站仪数字化成图,它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具有成图周 期短、劳动强度小、图纸精度高等等无可比拟的优点;
“3s”技术的崛起,其中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 位系统和遥感,使测绘科学走向更高层次的电子化与自 动化;
我国测绘事业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进入了迅速发展 的时期。1956年建立了国家测绘总局,建立了全国统一 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建立了全国范围的大地控制网, 测绘了全国基本图和大量不同比例尺地形图。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一、测量学简介
测绘学是研究测定和推算地面的几何位置、地球形状
及地球重力场,据此测量地球表面自然形态和人工设施的
几何分布,并结合某些社会信息和自然信息的地球分布,
编制全球和局部地区各种比例尺的地图和专题地图的理论
和技术的学科。是地球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地球上一点(三维坐标系)XYZ
俄国时代的《甘石星表》、东汉张衡研制的天球仪与 侯风地动仪、魏晋时期刘徽的《海岛算经》、西晋裴秀的 《制图六体》、唐李吉甫的《元和群县图志》等等一系列 成就都在我国测绘史上增添了光辉的篇章。
数字测图原理及方法
1.1 测量学概述
唐代增一行(张遂)主持了大规模的天文测量,其中包 括公元724年进行的从河南滑县到上蔡长达300km的子午线弧 长测量,并用日圭测定纬度,这是世界上最早的子午线弧长 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