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硅酸盐水泥熟料成分

硅酸盐水泥熟料成分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矿物组成硅酸盐水泥熟料实际上是 一种结晶细小的人造岩石(工艺岩石),它主要由 四种矿物组成:
1.硅酸三钙C3S:(3CaO·SiO2或Ca3SiO5)44-62%;
2.硅酸二钙C2S:(2CaO·SiO2或Ca2SiO4)18-30%; 3.铝酸三钙C3A:(3 CaO·Al2O3或CaAl2O6)5-18%; 4.铁铝酸四钙C4AF:(4CaO·Al2O3 ·Fe2O3或
(1)熟料中玻璃体对水泥性能的影响1) 影响水泥的颜色;2)玻璃体较多时, 能包围C2S,使C2S不易转化;3)玻璃
体提高时,水泥的抗硫酸盐性能增强。 (2)液相对煅烧的影响1)液量与煅烧 的关系C3A、C4AF在煅烧过程中,熔融 液相可以促进C3S的形成,这是它们的 一个重要作用。
如果物料中熔剂性矿物过少,使熟料易生
较高,主要引起水泥早期安定性不 良
f-CaO的危害与含量控制f-CaO与水反应生 成氢氧化钙时,体积膨胀97.9%,在硬化 水泥石内部造成局部应力,因此,随着fCaO含量的增加,首先抗拉(抗折)强度 降低,进而3天后强度倒缩,严重时引起 安定性不良。在烧成条件下死烧的一次fCaO结构比较致密,水化很慢,活性差, 通常要在加水3天后反应才比较明显,因 此一次f-CaO是引起安定性不良的主要原因; 二次f-CaO部分可能在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已
硅酸盐水泥熟料 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
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
一、主要化学成分
硅酸盐水泥熟料主要由CaO、SiO2、Al2O3、 Fe2O3四种氧化物组成。这四种氧化物通常占 95%以上,同时含有5%以下的其他氧化物,如 MgO、TiO2、P2O5以及碱(K2O与Na2O)等。 CaO:62-67%;SiO2:20-24%;Al2O3:4-7%; Fe2O3:2.5-6.0%
经发生反应,因此对硬化后混凝土影响减
小,当然在拌制过程中未反的那部分二次 f-CaO同样是对安定性有影响的
f-CaO的含量控制,一般情况下:湿法 窑:≤1.0%;干法窑:≤1.5%;立窑: 2.3-2.5%。机立窑为低值,普立窑为高
值。实际立窑生产的普遍偏高,曾经有 些厂高于10%。立窑熟料f-CaO含量可比此时要求全部酸性氧Fra bibliotek物(氧化硅、氧
化铝、氧化铁)与石灰生铝酸三钙、铁
铝酸四钙和硅酸三钙,几乎不存在硅酸 二钙,以求避免反应不完全而增加f-CaO。 生产时一般倾向于CaO含量稍高一些,以 使熟料中含有较多的硅酸三钙。
2、从Al2O3和Fe2O3含量分析Al2O3和 Fe2O3含量太少时,由于要求有较高的温 度,而加大煅烧难度。Al2O3含量太高时, 液相粘度太大,不利于熟料的形成;同
熟料矿物结构特征与性质
硅酸三钙(C3S)C3S是熟料的主要矿物, 占熟料总量的44-62%,它的性能决定了 熟料性能。水泥熟料质量的好坏主要取 决于C3S的含量与C3S的形态。1、纯C3S 的性质(1)主要化学性质纯C3S可用 3CaO+SiO2经过反复多次煅烧制得。
C3S的稳定温度范围为:1250-2065ºC。 低于1250ºC时,发生分解:C3S— C2S+CaO高于2065ºC时,不一致熔融: C3S—CaO+液相注:在1250ºC以下, C3S虽然发生分解,但进行得非常缓慢,
1、CaO是水泥熟料中最主要的氧化物,主要提供熟料中四 种主要矿物中的钙。CaO含量直接影响水泥质量:含量低, 则生成硅酸三钙少,水泥质量差;含量过高,影响熟料烧 成,使f-CaO含量升高。熟料CaO主要来源于石灰石。
2、SiO2提供水泥熟料中两种主要矿物硅 酸三钙和硅酸二钙中的硅,主要来源于粘 土。SiO2的主要性质:(1)在常温下是 化学极不活泼的物质,只有在高温下才能 与碱反应形成硅酸盐;(2)当有水存在 并在高温蒸汽下加热时,SiO2可与石灰反 应;(3)SiO2的光学性质随不同的稳定 剂而变化;(4)SiO2可分为可溶性和不 可溶性两种,可溶性的常可被石灰水等侵 蚀。自然界中,SiO2通常以石英的形式存 在。
因而水泥强度降低,严重时完全失去强 度。
3、贝利特的结构特征(1)β-C2S是在常
温下存在的介稳高温型矿物,因此其结 构上具有热力学不稳定性;(2)β-C2S 中,Ca++具有不规则的配位,因此β-C2S 具有较高的活性;(3)在β-C2S中杂质
和稳定剂的存在引起了晶格的变化,从 而也提高了它的稳定性;(4)在β-C2S 中不具有C3S结构中的空穴,这就是C2
之间,通常称为铁相固熔体。在一般硅
酸盐水泥熟料中,其组成接近铁铝酸四 钙C4AF,所以常用C4AF来代替熟料中的 铁相固熔体。当熟料中Al2O3/Fe2O3< 0.64时,则生成C4AF和铁酸二钙C2F的 固熔体。C4AF的固熔体又称为才利特 (Celite)或C矿。
4)干缩性小;5)易磨性较差, 与C2S相当;6)抗硫酸盐侵蚀性 能较好;7)在熟料煅烧过程中, 也形成液相,而且液相粘度小,
性矿物的比例与含量,当然配料是一个关 键。
综上所述,硅酸盐水泥熟料是一种多 矿物集合体,熟料的强度主要取决于 单矿物的强度;但并不是四种单矿物 强度的加和,矿物相互之间有一定的 促进和影响作用
(四)游离氧化钙和方镁石当配料不当、
生料过粗或煅烧不良时,熟料中就会出
现没有被吸收的以游离状态存在的氧化 钙,称为游离氧化钙,常写成f-CaO(或 fCaO),也称为游离石灰(Free Lime或 f-CaO )。1、f-CaO的形成原因与类型熟 料中f-CaO主要有两种:一次f-CaO和二 次f-CaO。
CaO4Al2Fe2O10)10-18%。
硅酸三钙C3S、硅酸二钙为硅 酸盐矿物,其总量约为75%。 后两种由于在1250-1280ºC开 始,与MgO、碱等熔融成液相, 以促进C3S的形成,故称为熔 剂性矿物。除以上四种主要矿 物外,还有一些其他次要矿物。 如:方镁石(结晶的MgO)、 f-CaO、含碱化合物、玻璃体 等。
以至在室温下通过急冷可得到介稳的 C3S,这是水泥生产工艺中的一个非常 重要的环节。
熟料中C3S的性质:1)具有很好的水硬 性,硬度高,水化增进速率大,决定了 水泥的早期强度;2)水化热大,完全 水化时水化热为120Cal/g水泥;C3A> C3S>C4AF>C2S3)易磨性好:C3S > C3A >C4AF>C2S4)水化速度快;5) 抗水性较差,抗硫酸盐的侵蚀较差;6) 生产时所需温度较高。
二、次要成分熟料中微量成分和元素
(按含量由大至小)MgO、K2O、 SO3、Na2O、TiO2、Mn2O3、P2O5、 SrO、F-、Cl-、Cr2O等。这些次 要成分虽然数量不大,但对水泥 熟料的性能影响很大。当这些微 量成分(元素)在某一范围内时, 起有利作用,而超过范围时,却 严重影响水泥性能和熟料的烧成。
烧、欠烧,氧化钙不易被吸收完全,导致 熟料中f-CaO增高。相反,如果熔剂性矿物 过多,则在窑内易结大块、结瘤、结圈等, 使煅烧困难。2)液相的粘度对煅烧的影响 液相的粘度随C3A/C4AF的比例变化而发生 变化,C4AF多,液相粘度低,有利于液相 中离子的扩散,促进C3A的形成,但C4AF 过多,使烧成范围变窄,不利于窑的操作。 相反C3A/C4AF增大,液相粘度增大,不利 于离子的扩散。因此生产中应控制好熔剂
应从两个方面理解有利的一面:当熟料中含 有少量的MgO时,能降低熟料液相温度,增
加液相量,降低液相粘度,有利于熟料形成, 还能改善熟料色泽。在熟料中MgO的固熔总 量可达到2%,其中在阿利特中可溶解1-2%, C4AF中可熔0.4-3.2%,而在C2S和C3A中通常 小于1%。
关于熟料矿物组成的综合讨论1、从CaO 含量分析熟料中CaO的低限大约为62% (以避免熟料中C2S过多),过低的CaO 含量会增加C2S,降低水泥的胶凝性,甚 至会导致熟料的粉化。CaO的高限为67%,
贝利特的主要性质(1)β-C2S具有良好 的水硬性;(2)与水作用速度较慢,
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高,一年后可超 过A矿;(3)干缩变形比C3A小,但比 C3S大;(4)易磨性较差,四种矿物中 与C4AF的易磨性相当;(5)抗水、抗 硫酸盐性较好。
中间相中间相——填充在阿利特、贝利
特之间的铝酸盐、铁酸盐、组成不定 的玻璃体和含碱化合物等。1、铝酸盐 熟料中的铝酸钙,主要是C3A,有时还 可能是七铝酸十二钙C12A,但其组成 大部分为C3A 。(1)C3A的结构特征 (3个方面)
3、Al2O3提供熟料矿物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 中的铝。主要来源于粘土。在水泥中Al2O3以酸 性氧化物的形式出现。在自然界中少部为刚玉 a-Al2O3,大部分以化合态存在。水泥生产中使 用的不是刚玉,而是化合态的Al2O3。4、Fe2O3 提供铁铝酸四钙中的铁。注:Al2O3、Fe2O3即 水泥熟料中熔剂性矿物铝酸三钙和铁铝酸四钙 的主要来源。
及冷却开始的温度与速率,生产中可
以保留不同的高温型。这也就是生产
中必须对熟料进行急冷的原因之一。 也是水泥生产中的一个关键。
烧成温度对贝利特的影响除了稳定 剂的影响外,在熟料烧成过程中, 如果烧成温度偏低、液相量不足、 C2S含量过多、冷却较慢、大窑通 风不良造成还原气氛严重都会影响 到C2S的性能。
更需值得注意的是:C2S在低于500ºC的 温度下,容易由比重为3.28的β型转变 为比重为2.97的γ型,体积膨胀10%,从
而导致熟料粉化。当然液相较多时,可 使熔剂矿物形成玻璃体将β-C2S晶体包
住;在迅速冷却的条件下,可使其越过 β型向γ型的转变温度(500ºC),而使β
型保留下来。熟料的粉化产物,视转变 的程度,主要为不同比例的β-C2S和γC2S的混合物,甚至大部分转变为γ型,
过多时易出现结大块、结溜,使
熟料烧成困难。
3、玻璃体在熟料煅烧过程中,熔融液 相如能在平衡条件下冷却,则全部可结 晶析出晶体,而不存在玻璃体。但在生 产中熟料通常冷却较快,有部分液相来 不及结晶成为玻璃体。玻璃体的主成成 分CaO、Al2O3、Fe2O3,也有少量MgO 和碱等。玻璃体实际上是热力学不稳定 的,具有一定的活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