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词语中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亘.古(gèng)萦.带(yíng)污秽.(huì)忧心重.重(chōng)B.镐.头(hào)谰.语(lán)尴尬.(gà)诲.人不倦(huǐ)C.羸.弱(léi)毋.宁(wú)吞噬.(shì)颠沛.流离(pèi)D.炽.热(zhì)震悚.(sǔ)赤裸.(luǒ)忍俊不禁.(jìn)2.下列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的一项是A.七根火柴光明前途藤野先生文艺节目B.红旗飘舞古朴优美花鸟鱼虫发表演说C.改善关系革命前途愚公移山狼吞虎咽D.中国石桥性格和蔼打扫教室翻看一遍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B.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C.天津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D.在日常工作中,党员干部应该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传统。
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就是享誉中外的醉翁亭。
②道旁两侧浓荫蔽空,如入苍黑色的幽寂之境。
③湿漉漉的宽阔青石板道长约二里许。
④那天秋雨连绵,驱车出城,在琅琊古道上步行。
⑤举首可见林木掩映的亭台楼阁紧靠崖壁下。
A.①⑤④②③B.③②⑤①④C.①③②④⑤D.④③②⑤①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英国诗人普希金的诗作,为世界各国人民广为传颂。
他的著名诗作还有《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
B.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常常用“桑梓”“桃李”“婵娟”“丝竹”“鸿儒”来指代家乡、学生、月亮、音乐和老师。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D.在关于朋友关系的各种称谓中,“金兰之交”指的是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竹马之交”指的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布衣之交”指的是以平民身份交往的朋友。
二、情景默写6.古诗文默写:(1)《河中石兽》讲述了人们寻找石兽的故事说明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游山西村》颔联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泊秦淮》中以弦外之音批评上层人物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歌以咏志,诗以传情”,李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表现的是诗人浓郁深沉的思乡思亲之情;岑参的“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远赴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韩愈的“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的是诗人对春天的无尽留恋;李商隐的“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寄寓着诗人怀才不遇的感慨;龚自珍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了自己敢于奉献的精神。
三、名著阅读7.名著阅读。
《海底两万里》是法国科幻小说家凡尔纳的三部曲之一,整本书讲述了“海怪”名叫____________潜艇的故事,潜艇的主人尼摩船长说了一句话来形容人类的进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探险过程中在印度洋的珠场和____________展开搏斗,在美丽迷人的珊瑚王国里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事件。
四、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藏起来的右手①站在城北边的山上,不仅能感受满山苍翠,还能鸟瞰全城,这里自然成了摄影发烧友们经常光顾的地方。
②好几次,我在这里练习摄影的时候,都发现一个姓杨的老头特别显眼:他不仅摄影时只用左手,干其他事时也是只用左手,右手老是揣在衣服口袋里。
我有点纳闷,就好奇地问他:“摄影是个技术活,你为何只用左手?”③对我的好奇,老杨只是笑笑。
后来,问的人多了,他才回答说:“我要试着用一只手来生活。
”我越发感到纳闷:两只手好好的,干吗只用一只手?不过,老杨的摄影技术非常好,虽然他用一只手在摄影,但一点也不影响拍摄效果。
为此,我还拜老杨为师学习摄影。
④时间久了,我知道了更多关于老杨的事。
他原在一家公司工作,有一天,他突然只用一只手工作,用左手吃饭、用左手扫地、用左手写字……大家为此都很惊奇,不明白为什么老杨要这样做。
后来,领导找他谈话,说这样会影响工作,可他依旧如此。
最后,领导一气之下便解雇了他。
走的时候,大家都有些舍不得,毕竟老杨为人不错。
可老杨说:“也好,从今往后再也不受谁的气了,我要用一只手重新干一番事业。
”⑤不久,老杨开了一家杂货店,他每次都用一只手搬货、盘货,给顾客递货,甚至在家也用一只手做饭、洗衣服。
时间久了,大家都以为他是残疾人。
⑥一次,在打听到老杨的杂货店的位置后,我悄悄过去看了他。
果然,他都是用一只手做所有的事,而且做得利落极了,丝毫看不出不方便,店面也被他打理得有声有色,来来往往的客人比别的店面还要多一些。
望着老杨那用一只手挥洒自如忙碌的身影,我更加纳闷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他只用一只手?⑦日子像流水一样不急不慌慢慢流淌。
我和老杨依旧经常见面,与他也越来越熟。
一天,我们在山上拍照。
结束之际,我提议:“找个地方去喝几杯,如何?”老杨一听,笑着说:“那还不如去我家,我那老婆子的厨艺不是我吹,绝对让你大饱口福。
”既然如此,我听从了老杨的建议。
老杨马上给家里打了电话,让家人多准备几个菜。
⑧当我们来到老杨家时,一桌丰盛的酒菜已摆了上来。
果然,色香味俱佳。
⑨不过,很快我就发现了异样情况:老杨儿子的右臂竟是空的!天哪,孩子的右臂怎么了?老杨为何也要这样?这一连串问题闪现在我脑海里……⑩几杯酒下肚后,老杨给我讲了真相:两年前,儿子因一场事故意外致残,失去了右手,那时,儿子痛苦得要自一杀,老杨毎次抱着儿子都泪如泉一涌。
后来,为了唤一起儿子生活的勇气,老杨决定与儿子感同身受,从此开始了藏起右手,只用左手生活的日子……⑪说话间,只见老杨的儿子用左手端上来了两个菜,放在桌子上,对老杨说:“爸,这是我跟我妈今天学炒的莱,您尝尝。
”望着儿子炒的菜,老杨很惊喜,渐渐地眼里蓄满了泪水。
尽管菜切得有些粗糙,可老杨拿起筷子毫不犹豫地大口大口吃起来,仿佛那是天底下最美味的佳肴。
⑫这时,儿子用左手又给父亲倒了一杯酒,并拭去父亲眼角的泪水,说:“爸,我能用一只手生活了。
您能,我也能。
”老杨再也忍不住了,他缓缓伸出藏了两年多的右手,与儿子紧紧相拥,哽咽着说:“孩子,一只手也能好好生活。
”⑬望着紧紧抱在一起的父子俩,我的眼窝子也湿润了。
原来,老杨藏起右手,是为了给儿子活下去的希望啊!8.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9.指出“我”这一人物形象在文中的作用。
10.指出第⑩段划线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11.第①段中儿子切得有些粗糙的菜,在老杨看来却是“天底下最美味的佳肴”,为什么?12.文中的老杨是怎样的一个人?请结合相关语句作答。
13.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文中的老杨以自己的行动给了儿子正能量。
请你结合你的生活,举一例子来说明你的父母给予你的正能量。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小题。
几生修得到梅花(李榕桦)①在万紫千红的花的世界,梅花是最特立独行的一种。
②江南的冬天还未过去,寒风肆虐,雪花纷飞,万木都在沉睡之中,而梅花却在这时绽开一树树的花朵,向人们报告着春之将至的讯息。
她不管杏儿们言,也不贪图蜂儿、蝶儿们嗡嗡吟追捧,孤傲豪迈地开在飞雪中,不畏严寒,独步早春。
③怒号的狂风不是不想吹灭她的火焰,漫天的大雪不是不想掩息她的娇媚,而她却在凌霜斗雪中更加灼灼有神。
那纷纷扬扬从天而降的雪花,似乎成了她玉洁冰清的知音,心魂相印的伴侣。
④在无锡梅园观赏过梅花。
走近梅花,你会感到诗意像潮水一样漫上心头。
润如凝脂的红梅,洁如瑞雪的白梅,碧光盈盈的绿梅,明艳灿灿的黄梅.构成了一个缤纷多彩的梅的世界。
小小的花朵似乎不受半点尘埃的侵染,宛若悄然飘落凡尘的仙子,真正是冰肌玉骨。
你若拿俗常的桃花、杏花和她们对照,越发显出梅花的脱俗。
置身花下,你会被随之而来的清幽的芳馨环绕,使你立刻想到“暗香浮动”。
梅花的香气不像梨花、水仙花那样肥硕袭人,它若有若无,清逸幽雅,它是那么婉约和内敛。
观赏梅的枝干,姿态极美,有的疏影横斜,有的奇崛突兀,有的苍劲朴拙,有的狂放洒脱。
怪不得古人说“梅以形势为第一”。
⑤最喜欢看那棵古梅,虬曲盘错,势如游龙,铁骨嶙峋、古朴苍劲的枝头,绽放着朵朵温润率真的红梅,那种强烈的对比给你以心灵的撞击,无法用语言描述。
仿佛眼前的梅花是从悠远的历史深处走来,她曾与宋代林和靖相伴相守,在西湖孤山朦胧的月色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她曾和画家王冕相交,是王冕笔下“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的那幅墨梅的范本,在王冕精心经营的梅园里度过许多春夏秋冬。
她是陆游一生痴迷的梅花,她是王维、苏轼、杨万里、范成大他们曾经反复歌咏的梅花,她是被鲁迅识为“只有梅花是知己”的那一树,她是历代有道的君子仰慕钦敬、视为修养的典范,感叹“几生修得到梅花”的那一树。
⑥ 特立独行的梅花从历史深处走来,那冰肌玉骨的韵致,高标清雅的圣洁,横斜疏美的仙姿,傲岸坚贞的风骨,凌霜斗雪的意志,独步早春的气魄,铸成了华夏民族的心魂,成为中华民族代代相袭的品格和精神。
站在梅花前,无法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心境,还是陆游说得好啊,“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14.作者在梅园赏梅时感到了诗意,梅花的哪些特点富有诗意?请结合第④段概括。
15.说说第⑤段划横线句中的“撞击”“心灵”的是什么?16.文章第⑥段在全文有怎样的作用?请分别从结构和内容角度具体分析。
五、对比阅读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乙)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