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心镇2018年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中心镇2018年气象灾害应急预案

中心镇2018 年气象灾害应急预案一、总则(一)编制目的为提高我镇气象灾害防范和处置能力,保障气象灾害应急工作高效有序进行,最大限度减轻或者避免气象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制定本预案。

(二)编制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云南省气象灾害防御条例》、《丽江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丽江市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华坪县气象灾害应急预案》等有关文件,制定本预案。

(三)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镇范围内暴雨、暴雪、寒潮、干旱、雷电、大风、低温、高温、霜冻、冰冻、冰雹、大雾等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应对。

因气象因素引发水旱灾害、山洪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道路结冰等其它次生、衍生灾害的处置,适用有关专门应急预案的规定。

(四)工作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把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作为应急处置工作的首要任务,全面加强气象灾害应急体系建设,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

2、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高效。

实行工程性与非工程性措施相结合,提高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和防御水平,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做好各项应急准备,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3、坚持依法规范、协调有序。

依照法律法规和相关职责,做好气象灾害的防范应对工作。

建立协调配合和资源共享机制,使气象灾害应对更加规范有序。

4、强化军地协同、社会联动。

充分依靠和发挥人民解放军、武警部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在应对气象灾害中的作用,在紧急情况下调动全社会力量,共同做好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5、坚持分级管理、属地为主。

根据灾害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危害和影响,对气象灾害的预警和应急响应实施分级管理。

镇人民政府负责全镇气象灾害的应急处置工作, 各村(社区)在镇党委和政府领导下负责各自辖区内的气象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二、组织体系和职责任务(一)镇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镇人民政府成立镇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全镇气象灾害应急工作。

(二)镇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组成指挥长:马庆镇人民政府镇长副指挥长:李苛镇人民政府副镇长杨治平镇党委副书记李其兴镇武装部长成员:王顺军镇人大主席邓成康镇政法书记李桂梅镇纪委书记王开锋镇宣传委员李永鹏镇人民政府副镇长何跃琼镇组织委员罗丰羽镇人民政府副镇长、中心派出所所长杨才咼镇人民政府副镇长陈福顺镇人民政府副镇长曾丽怀中心司法所所长李世贵镇政府主任科员、扶贫办主任张智华镇党政办主任白富学镇社会事务办主任李茂志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黄友杰镇经济发展办主任李文平镇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所所长冯启梅镇国土和村镇规划建设中心主任李丽花镇社会保障服务中心主任陈明芬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主任吴朝国中心财政所所长伍顺勇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张举红中心国土资源管理所副所长彭吉勇中心中学校长王社华中心学校校长周洪祥兴隆社区居委会主任鄢杼佚竹屏社区居委会主任张宗华柳溪社区居委会主任郑长华兴民社区居委会主任肖期斌华兴社区居委会主任郭道兵河东村委会主任周学勇河西村委会主任王昌友拉毕村委会主任王富彬左岔村委会主任杨静华楠木村委会主任任毕华田坪村委会主任刘君富梭罗村委会主任玖明华马路梁子村委会主任王贵崇龙洞村委会主任(三)镇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主要职责1.负责组织领导、指挥协调全镇气象灾害的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2.决定气象灾害应急响应的启动与终止;3.研究解决抢险救灾工作中的重大问题;4.督促、检查、指导各村(社区)和有关部门做好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和救灾工作。

(四)镇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置及主要职责1. 镇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置镇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是镇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的办事机构,设在镇党政办,由杨治平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镇党政办、社会事务办人员为办公室成员,负责处理办公室日常事务。

根据工作需要,经镇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指挥长同意,指挥部办公室成员可以从相关部门中临时抽调。

2. 镇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主要职责(1)及时传达指挥部工作指令并督促落实;(2)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和专家研究会商,对气象灾害影响及其发展趋势进行综合评估,为指挥部提供适时的决策依据;(3)向指挥部提出启动相应级别应急响应的建议;(4)负责灾情的收集、汇总、上报工作;(5)负责指挥部各类文件、简报的起草及各类文书资料的准备和整理归档;(6)提供新闻通稿、新闻发布初稿,协调做好新闻发布和媒体采访报道;(7)加强志愿服务社会动员,统一接受志愿者报名并做好志愿者派遣相关服务工作,引导志愿者安全有序参与救灾;(8)负责气象灾害灾情和抢险工作信息发布;(9)统筹合理调配公务车辆和司机,做好后勤保障;(10)处理指挥部日常事务和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五)镇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镇党政办:负责组织协调各村(社区)和有关部门参与气象灾害防范和应急处置工作;负责履行镇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的其他工作职责。

镇经济发展办:负责气象灾害防灾减灾项目建设相关招商引资工作;组织对气象灾害引发的次生环境问题进行排查、监测和处置;负责灾区环境质量的监测和通报工作;制定灾后经济恢复计划,指导灾区经济逐步恢复;负责公路、水利设施等的修复和管护;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镇综治办:负责维护和确保防灾减灾工作正常的社会秩序。

镇社会事务办:负责受灾群众的转移、安置和救助工作;做好灾民和抢险救灾人员维持基本生活的帐篷、衣被、食品等必需品的及时供应;负责救灾物资的储备、紧急调运和发放;及时做好灾情统计和上报工作;根据救灾工作需要,组织动员社会各界开展救灾捐赠活动;协同有关部门做好灾害死难者的善后工作;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镇人武部:负责救援力量统筹协调,及时联系和组织民兵预备役参与气象灾害防御和抢险救灾工作;搜索、营救、转移疏散被困群众、重要财产到安全地带,发动基层干部群众开展自救互救;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镇社保中心:气象灾害发生后,负责及时对接保险机构对气象灾害造成的参保人员损失进行理赔;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镇国土与村镇规划服务中心:负责灾后土地开发利用、村镇规划、村容镇貌、建房审批、城镇公用设施维护与管理等服务性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对危房、临时建筑物、工地施工设施进行安全检查;牵头制定灾后重建规划;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镇安监所:负责灾区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指导,特别是加强对水电站、矿山等重要工程的施工安全监督;组织生产经营单位对气象灾害隐患的自检自查和防范化解,督促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协调有关部门对气象灾害引发的安全生产事故抢险救援;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中心财政所:负责气象灾害防御建设项目资金和应急救灾资金的筹集、拨付、管理和监督;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指导群众采取必要防护措施应对高温、冰冻等对农林、畜牧、水产养殖的影响;对农作物、养殖业、林木等进行气象灾害监测,做好森林火灾监控和灭火工作,指导各村(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受灾情况,分析灾害影响并提出措施建议;协助气象部门做好人工增雨、防雹等人工影响天气应急作业;做好救灾备荒种子储备、调运工作,会同相关部门做好农业、林业救灾物资、生产资料的储备、调剂和调运工作;制定灾后补救措施,指导灾民尽快恢复生产;组织技术人员对灾民提供技术指导和服务;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镇文化广播电视服务中心:通过网络、微信、短信等平台多渠道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和险情、灾情、救灾信息的动态宣传报道;把握气象灾害防御及抢险救灾宣传导向,及时组织新闻媒体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和科普工作;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中心国土资源所:负责气象防灾减灾工程的建设用地规划与实施;加强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排查与监测预警工作,及时掌握各地发生的地质灾害情况,采取措施防止引发次生、衍生灾害;提出划定地质灾害危险区的意见;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中心派出所:负责维护灾区社会治安;协调公安、消防等应急救援力量参与抢险救灾;搜索、营救、转移疏散被困群众、重要财产到安全地带,发动基层干部群众开展自救互救;依法打击各类趁灾实施的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救灾现场秩序和区域交通秩序,必要时可以实施限制前往或者途径灾区的特别管制措施;加强对要害部门和重要场所的警戒;核查遇难人员身份;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中心中学、中心学校:负责学校气象灾害风险隐患排查处理;组织开展校舍安全检查,根据灾情和主管部门通知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做好停课复课工作; 加强警示教育,积极引导学生远离气象灾害危险源,杜绝溺水、火灾、雷击等事故的发生;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各村(居)委会:负责本村(社区)内的气象灾害防御和抢险救灾工作,切实保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积极协助、配合各有关部门有效开展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工作。

龙洞卫生院和各村(社区)卫生室:负责灾区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工作;根据季节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大药品储备和供应,采取有效措施应对可能出现的高温中暑和食品中毒等公共卫生事件;负责向上级医疗机构和行政主管部门寻求援助,协调镇外医疗卫生资源参与救援;完成指挥部交办的其他任务。

各有关部门和人员应当结合自身职能职责和业务覆盖范围,根据本预案规定,积极参与到气象灾害防灾减灾工作中来。

三、监测预警(一)监测预报1.监测预报系统建设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配合做好气象、水文、地质等监测预报系统建设,优化加密观测站网,完善气象灾害监测系统,提高对气象灾害及其衍生、次生灾害的综合监测能力。

加强对灾害性天气事件的会商分析,做好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测。

2.灾害普查各村(社区)和有关部门要支持气象部门建立以社区、村镇为基础的气象灾害调查收集网络,协助开展气象灾害普查、风险评估和风险区划工作。

3•信息共享各村(社区)和有关部门要及时向气象部门提供有关水情、灾情、险情等监测信息。

建立和完善气象灾害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气象及其衍生、次生灾害监测预报预警联动机制,实现相关灾情、险情等信息的实时共享。

(二)预警级别及发布1. 预警级别气象部门根据对各类气象灾害的发展态势,综合预评估分析确定预警级别。

预警级别分为I级(特别重大)、H级(重大)、皿级(较大)、W级(一般),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I 级为最高级别,具体分级标准见附则。

2. 预警发布发布主体: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按照“归口管理、统一发布、快速传播” 原则,由气象部门负责制作并按预警级别分级发布,其他任何组织、个人不得制作和向社会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发布内容: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内容应当包括气象灾害的类别、预警级别、起始时间、可能影响范围、警示事项、应当采取的措施和发布机关等。

宣传途径:气象部门发布气象灾害预警后,各村(社区)和有关部门要通过广播、短信、互联网、微信等媒介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