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


一、坚持理想信念与爱国主义的统一
•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弘扬民 族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和发扬中华民 族的爱国主义传统。爱国主义是一个历史 范畴,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 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在现阶段,爱国主 义主要表现为献身于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 现代化事业,献身于促进祖国统一事业。
• 一是要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 设。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代 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题中应有之义。
• 二是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纳 入国民教育、党员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 全过程。
• 抗震救灾精神的时代价值――抗震救灾精 神具有凝聚力、创造力、文化力,是应对 挑战、迎接考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强大精神动力
• 面对全球化进程不断加快,面对加入世贸 组织的新形势,我们要始终高举爱国主义的旗 帜,牢固树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民族精神 和时代精神,不断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 使中华民族始终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对国 内外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必须把大 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 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 抗震救灾精神――在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 的融合中实现了新时期集体主义、社会主 义与爱国主义的高度统一。民族精神是思 想基础,着重于对历史的科学传承;时代 精神是思想导引,着重于对未来的努力开 拓。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共 同构成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与精神动 力的核心内容,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 神的具体彰显。
二、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 民族精神既是一个民族的精神纽带,也是 一种社会意识和一个民族对其社会存在、 社会生活的反映,以及该民族性格的展现。 这就要求每个民族只有根据时代和社会的 变化,不断对其民族精神进行发展和创新, 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当今世界是一 个不断变化发展的世界,时代的剧烈变化 对各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都提出了严峻挑 战,也使得改革创新成为时代精神的核心。 一个民族要在当今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中 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坚持改革,不断创 新。
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 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 的精神支柱,时代精神是时代发展的潮流 和方向。我们要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 精神,为不断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前 进提供精神动力。
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 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 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 时代精神。
• 抗震救灾精神――凸显了民族精神的延伸与升华。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实践中形成和 发展起来的,为大多数成员认同与接受的思想品格、 价值取向及道德规范,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 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反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抗震救灾精神――表征着时代精神的凝结 与精华。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创 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引领时代进步潮 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与接受的思想观 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 一个社会最新精神风貌与社会时尚的综合 体现。改革创新是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 也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 汶川8.0大地震震动整 个中国:山崩地裂,江 河痉挛,物毁人亡。半 年多来,中国抗震救灾 震撼世界:全民奋战, 众志成城,自强不息。 汶川作证:气壮山河的 抗震救灾实践,砥砺了 五千年不屈不挠的炎黄 子孙的铮铮铁骨,熔铸 了中华民族惊天动地的 抗震救灾精神,锻造了 伟大民族精神与时代精 神的不朽丰碑!
三、坚持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二者相互依存。民族 精神只有反映时代精神,才能使一个民族 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时代精神只有与民族 精神相结合,才能生根,转化为催生民族 向上的不竭动力。
四、坚持自强不息与和平发展的统一
•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的优良 传统。经五千年磨砺,由中华民族共同创 造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自尊、自信、自 强的精神品格,是维护中华民族独立和统 一的精神脊梁和精神财富。今天,我们要 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样需要发扬 自强不息的光荣传统。爱好和平也是中华 民族的优良传统。
• 围绕汶川特大地震展 开的这场气壮山河的 救灾实践,喷吐出无 比炽热的人间大爱, 迸发出世所罕见的民 族真情,映照出举世 瞩目的中国力量,诠 释出新时期中华民族 抗震救灾精神的丰富 内涵。
• 抗震救灾精神的深邃实质――在民族精神与时代精 神的融合中实现新时期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与爱国 主义的高度统一,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的内 在魅力 抗震救灾精神多方面内涵聚拢起来,其深邃 的实质在于鲜明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两种科学 精神的完美结合,彰显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精神的 内在魅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