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成语复习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高考成语复习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学年度第—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高考成语(熟语)复习教学设计
语文组戎承谦
教学目标:
1、了解成语(熟语)的特点;
2、辨析成语(熟语)误用的原因,归纳正确使用成语(熟语)的方法。

教学重点:
教学重在分析学生判断和使用成语(熟语)的失误原因,并针对其确定正确学习成语(熟语)的方法,进而指导判断和使用成语(熟语)。

教学难点:
成语(熟语)的量非常大,掌握起来就比较困难,特别是对我们这些平时积累不多的学生而言。

掌握方法,学会分析是本节需要突破的难点。

教学过程
一、学习导入:
成语是我国汉字语言词汇中一部分定型的词组或短句。

成语有固定的结构形
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

成语有
有区别。

高考对成语(熟语)的考查要求是“正确使用成语(熟语)”,即能够正确理解成语(熟语)的含义,并正确运用到语境中去。

成语(熟语)检测是高考基础考查的重点之一,每年必考。

、成语的特点: 1、什么是成语?
成语是指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成的固定短语(词组),它是比词大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一个词的语言单位。

成语大多由四个字组成。

2、成语的来源:
①古代寓言例 1 、守株待兔揠苗助长
②历史故事例 2 、破釜沉舟乐不思蜀
③诗文语句例 3 、老骥伏枥万马齐喑
④口头俗语例 4 、一言为定三教九流
3、成语的特点:
⑴、意义的整体性。

成语的词义往往超出字面,不能望文生义。

例1、水落石出三头六臂泥牛入海
⑵、结构的凝固性。

一般不能变动词序或更换其中的成分。

例2、“千方百计”不能作“百计千方”。

⑶、色彩的文言性。

保留了文言词和文言语的格式
例3、草菅人命(草菅,意动用法);富国强兵(富、强,使动用法)
⑷、感情的褒贬性。

含有褒贬色彩
例4、无所不至(贬)无微不至(褒)
⑸、结构的丰富性。

例5、①联合式- - 披坚执锐苦尽甘来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②承接式--见异思迁先斩后奏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③主谓式-- 胸有成竹杞人忧天叶公好龙毛遂自荐
④动宾式-- 不见经传莫名其妙如数家珍如丧考妣
⑤动补式-- 退避三舍逍遥法外荒谬绝伦轻如鸿毛
⑥偏正式-- 衣冠禽兽扶摇直上孜孜不倦一丘之貉
⑦因果式-- 水滴石穿绳锯木断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⑧连动式- 画蛇添足抱薪救火亡羊补牢指桑骂槐
⑨目的式- 削足适履守株待兔杀一儆百越俎代庖
⑩兼语式- 引狼入室请君入瓮令人生畏化险为夷三、高考成语常见错误类型复习归类:
(一)、望文生义:
成语的含义是约定俗成的,又有一些源自典故,还有生僻的古义,造成了理解上的难度,如果不仔细辨析,一瞥而过,就容易造成望文生义的错误。

例如:
①、旁边一位中学生摸样的青年诚恳地说:“叔叔,这些都是名人的作品,您就买一幅吧,挂在客厅里不仅美观大气,还可附庸风雅。

”(句中“附庸风雅”,指缺乏文化修养的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文人,参加有关文化活动。

附庸:依傍,追随。

风雅:泛指诗歌。

这里是望文生义。


(二)、用错对象:
有些成语有特定的使用对象和固定的使用范围,如果不顾成语使用的对象和使用的范围就乱用成语,就容易把握不准,用错对象,造成“牛头不对马嘴”的后果。

例如:
②、他是当今少数几位声名卓著的电视剧编剧之一,这不光是因为他善于编故事,更重要的原因是他写的剧本声情并茂.,情节曲折。

(句中“声情并茂”,指演唱的音色、唱腔和表达的感情都很动人,这里用错对象。


(三)、褒贬误用:
有些成语是有感情色彩的,使用时,须要使成语的感情色彩和语境的色彩保持一致,使用时必须辨明褒贬词性色彩,否则就容易造成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失误。

例如:
③、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尤为可喜的是,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句中“始作俑者”,古代是指开始制作殉葬用的木制或陶制的俑人,现在比喻首先做某件坏事的人。

此处褒贬色彩失当,是贬词褒用。


(四)、谦敬失当:
词语有谦敬色彩,遣词用句的时候要注意得体有礼,对别人要敬,对自己要谦,要让词语的谦敬色彩与语境保持协调一致,否则容易造成谦敬失当。

例如:
④、在座的各位都是本领域的顶尖专家,我们请大家来,就是想听听各位的高见,大家不必客气.就姑妄言之.吧。

(句中“姑妄言之”,指姑且随便说说,
不一定有什么道理。

多用作自谦,用来说别人不恰当。

此处是敬谦失当。


(五)、不合语境:
成语有其特定的含义,使用必须符合一定的语言环境,达到表意的需要。

如果语境不能协调,就容易造成不合语境的误用。

例如:
⑤、我本来就对那里的情况不熟悉,你却硬要派我去,这不是差强人意吗?
(句中“差强人意”,是大体上还能使人满意,用在勉强别人做为难的事,这个语境显然是误用,是不合语境,可改为“强人所难” 。


(六)、语义重复:
虽然成语在句中的意思是准确的,但还要防止与句中其他词语的语义重复或矛盾。

例如:
⑥、在飞驰的高速列车上,人们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乘坐高铁出行带来的快捷与方便。

(句中“津津乐道”,这里“津津乐道地谈论着”不妥,很明显“津津乐道”已经包含了“说”这一动作,后面再接“谈论”语意重复,改为“兴致勃勃”比较好。


四、课后联系:
1 .下列加线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古巴官员表示,对于美国政府的如意算盘,古巴政府洞若观火..,将予以最有力的反击。

B.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得到国家的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放光彩的那一天,倚马可待.。

C•俗话说瑕不掩瑜,而这个人却目无全牛,鸡蛋里头挑骨头,真所谓疵者见疵呀。

D 20岁时对那些不纯洁的爱情观,我们侧目而视,那些爱情悲观论调我们嗤之以鼻。

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领悟茶道是需要有“品茶心” ,即“和、静、清、寂”的,那不是急功近
利的追寻,也不是附.庸.风.雅.的模仿。

B.面对如雨后春笋般冒出的违章建筑,高速公路总指挥路大年急得一筹莫展,只好向乡“文明办”求救。

C.富有刑侦经验的王小波面对死不开口的犯罪嫌疑人不急不躁,他循循善... 诱,终于撬
开了那人紧闭的嘴巴。

D.为了追逐所谓的时尚、前卫,他花光了自己多年的积蓄,甚至连爷爷的养老金都挪用了,真正到了寅吃卯粮.的地步。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广西防城港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红森去世后,贫寒的家境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知晓,他生前身无长物.,家中连像样的现代化电器都没有,着实催人动容。

B.退场一一威胁裁判(要看录像改判)一一电话威胁主管部门一一要求重赛——暂时退出!当北京现代足球队沿着这个清晰的战术亦步亦趋..时,我对中国足球认识的幼稚再次被印证。

C.新闻舆论虽然号称立法、司法、行政三权之外的“第四种权力”,但仍不应对法院生效裁判指手画脚,评头品足。

D 这篇文章,大胆地提出了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新见解,突破了传统观念,读后颇有石破天惊的感觉。

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 让医术高的医生挣更多的钱,相信不会有人反对。

可问题的关键是,如果让“红包”登堂入室,成为衡量医生医术的天平和调节医生收入的砝码,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讽刺和悲哀。

B 面对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多变的世界经济形势,人们越来越深刻地体会到,如果世界经济出现动荡或危机,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不可能独善其身的。

C 虽然一个阶段某些国内品牌手机也能取得巨大的市场份额,甚至可以一度与国外品牌分庭抗礼。

但是由于品牌缺少“含金量” ,国内品牌手机很难进入消费者心目中的“第一军团” 。

D 有些国家用传统现实主义的思维方式来看待能源问题,对一些发展中国家增
加能源需求品头论足,鼓噪“能源威胁论”,觉得似乎只有他们自己才有资格消
・• ・•
费地球上的能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