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鱼类增养殖简答题新

鱼类增养殖简答题新

1、生长速度的表示方法?生长速度的表示方法--(growth rate)生长率:单位时间内鱼体体长和体重的生长值。

生长率的三种类型:⑴、绝对生长率:单位时间内鱼体体长和体重生长的绝对值。

⑵、相对生长率:单位时间内鱼体体长和体重生长的绝对值和这一段时间开始时鱼体体长和体重之比值。

⑶、瞬时生长率(特定或内禀生长率):单位时间内鱼体体长和体重的自然对数的增长值。

生长率的时间单位:年、月、日;后两者还可以用%表示。

绝对生长率一般只能用来比较同一种群或同一世代鱼的生长率,而相对生长率可以用于比较不同世代、不同种群或不同种鱼的生长率(两者都是将单位时间内的增长数,加到这段时间开始时体长、体重上,来描述鱼体的生长,不符合鱼的实际生长情况)。

瞬时生长率的优点是将单位时间中任何时刻的增长数,重新加在已经增长了的体长、体重上(现今使用最广泛)。

2、有些鱼类可以用那些外部特征来鉴别雌雄?①同一世代的雌雄个体体形大小不一;②雌雄个体形体构造相异;③雌雄鱼体色不同;④珠星。

1、个体大小一般雌大雄小,但群体内各年龄组的个体混合在一起,光凭个体大小不容易区分。

(同一世代--如选留后备亲鱼,或开展单性别养殖)2、结构差异如软骨鱼类的鳍脚,硬骨鱼类鳑鮍性成熟后的产卵管等3、婚姻装隆头鱼科、海猪鱼科、鳑鮍和斗鱼等,在繁殖季节,雄体体色变得艳丽。

4、珠星许多鲤科鱼类到了生殖季节,雄鱼的吻部,鳃盖部,头背部及鳍条等部位,出现白色坚硬的突起。

3、何谓鱼类早期发育(生活史)阶段?在鱼类早期生活史阶段是死亡率最高的时期。

4、卵的发育速率和成活受那些环境因子影响?1、水温不同種類孵化時間不同, 一般浮性卵比沉性卵時間短,也受鹽度與水溫影響很大。

水温升高虽能促进卵的发育,但器官发育不完全2、溶氧通常,沉(粘)性卵对溶氧要求较低,而浮性和半浮性卵要求在含氧量较高的水环境条件下发育。

当水中溶解氧不足时,会引起胚胎发育迟缓、停滞甚至窒息死亡。

在生产上,孵化用水DO>3~4mg/L。

鱼卵发育对溶氧要求的另一个特点是:在发育初期对氧的要求较低,而后逐渐增加,到仔胚心脏搏动、血液循环开始,耗氧量显著增加。

鱼卵发育对溶氧的吸收是通过渗透获得的,因而要求水体流动。

3、水流、水质4、光线5、盐度未被污染的清新水质,可提高孵化率。

受工业或农药污染的水,不能用作孵化用水。

偏酸或过于偏碱性的水必须经过处理后才可用来孵化鱼苗6、敌害生物小鱼、蝌蚪、小虾、挠足类等对鱼卵和鱼苗都有严重的危害。

自然孵化受到的危害甲壳类动物如肉食性的挠足类,枝角类,不仅能直接捕食鱼卵,还能利用附肢刺破卵膜吮吸鱼卵和仔胚为营养。

鱼类在产卵季节的一些鱼类,常以鱼卵为主要食饵对象卵的质量5、影响摄食效率的重要因子有哪些?仔鱼自身发育程度---摄食及辅助摄食器官视觉:仔鱼均依靠视觉摄取活的饵料。

一般仔鱼对食饵的敏感区约为10mm,即进入这一区域的食饵都能引起仔鱼的摄食反应。

口径游泳能力和速度如:饵料足够,仔鯡的初次摄食效率仅1%,而狗鱼可达30%左右。

影响摄食效率的---饵料因素饵料大小、质量和分布密度是影响仔鱼摄食效率的重要因子。

饵料大小仔鱼对饵料的选择主要是大小选择。

仔鱼摄取的饵料宽度,一般占其口宽的0.2~0.5 很少>0.8。

饵料的质量影响仔鱼的发育和生长,进而对仔鱼的摄食效率产生影响。

饵料密度仔鱼初次摄食要求一定的饵料(临界)密度。

只有一定的食饵密度,才能使仔鱼引起摄食反应。

因此,寻求最适密度与与此相关的仔鱼密度是仔鱼饲养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

影响仔鱼摄食效率的---非生物因子光照:仔鱼是视觉摄食者,没有光照就不能产生视觉反应。

水温:水温影响仔鱼的游泳速度和摄食效率。

仔鱼摄食也存在最适温度。

6、鱼类个体发育早期食性的转化有何特点?▲季节变化季节---温度---鱼的摄食行为饵料生物的季节变动:种类,丰度水域中的理化因子存在季节变化,由此必然影响到饵料生物的生长繁殖,饵料生物也呈现有规律的季节消长,从而导致鱼类食性的季节变化。

例如在摇蚊大量繁殖的季节,鲤主要摄食摇蚊幼虫,而当摇蚊幼虫化蚊飞离水体后,鲤改以水底的蠕虫、腐屑和浮游甲壳类等为主要食物。

▲昼夜变动温度,光照---鱼栖息习性、摄食方式饵料生物的昼夜变动:种类,丰度▲不同水域饵料生物的种类和丰度栖息场所不同引起的食性变化不同栖息场所中生物组成的情况存在差异,因而鱼类在不同栖息场所的食物组成也不会相同。

洄游性鱼类在更换栖息场所时,食性发生变化。

例如洄游性的鲑鳟类在海中生活时主要摄食小鱼,生殖季节在淡水中往往以水生昆虫为主或很少摄食。

中华鲟在长江中上游生活时,主要摄食水生昆虫幼虫及植物碎屑等,当洄游至长江口咸淡水中时,主要食物是虾、蟹和小鱼。

在苗种培育中应注意什么?7、水温对鱼类的影响?(见纸)8、我国地表水质污染特点?(1)我国北方地区水体污染往往比南方严重,西部比东部严重(2)随各地降水量的多寡形成季节变化(3)在我国大城市的工业区和人口密集区附近的水体污染较严重9、降解性污染物种类?污染物分类有多种方法,现就污染物的降解特性和污染物的成分进行分类。

1、该类污染物包括铝制品、汞盐、长链的苯酚化合物、DDT和次氯联苯等。

在自然环境中这类物质不降解或降解很慢,也就是说,它们随着人为输入而在水体中逐渐积累起来。

此类非降解性污染物不仅积累,而且还经常沿着食物链传递和富集。

这类污染物一般通过移除和分离提取而减少,仅靠自然的降解过程来净化水体需要相当长的时间。

非降解性污染物质在水中的增加,从开始就对生物的生产过程产生不利影响,使水体的生产力下降。

2、这类物质包括生活污水、工农副产品加工废物等。

它们经自然过程能很快得到分解,或在机械系统中分解。

热污染也可包含在这一范畴中,它经自然方式很快消释。

这类物质少量进入水体会增加水体的能量或营养物,使水体的生产力增加。

但输入的能量超过水体负荷能力时也会产生问题,如出现藻类水华、藻类突然大量死亡等。

(二)按污染物的成分分类1、重金属污染物2、非金属无机有毒污染物3、有毒有机物4、耗氧有机物5、病原微生物6、酸、碱污染物7、油污染物8、热污染9、悬浮固体物质10、放射性污染物10、富营养化的生物学指标?1、随着富营养化程度的增加,生物种类数量减少,优势种个体数目大量增加。

因此,可以用物种多样性指数来表明富营养化程度。

日本概括了湖泊富营养化和浮游生物优势种的关系,提出了从贫营养化向富营养化过渡时出现的浮游生物优势种名录,如上:2、在贫营养湖中,硅藻类的小环藻等占优势,当过渡到富营养化初期,星杆藻等富营养化硅藻类成为优势种;再进一步富营养化,绿藻、蓝藻大量产生。

因此,可根据植物种类组成来指示水环境的富营养程度。

养殖水体富营养化及其危害?1、感官恶化,不利观光富营养化的湖泊水体,直接导致感官性状恶化,不仅透明度低、水色不良、表面有“水华”现象,藻体成片成团地漂浮,而且导致有机质在缺氧条件下分解,产生大量的CH4、H2S和NH3等气体,散发出难闻臭味,降低旅游价值。

2、鱼类窒息或中毒死亡富营养化水体中溶解氧降低,特别是深层水呈缺氧状态,影响鱼类及其他需氧生物的生存直至死亡,造成经济损失。

另外,富营养化水域中大量繁殖的微孢藻等蓝藻死亡后,蛋白质分解产生羟胺、硫化氢等物质,对鱼类有直接毒害,甚至造成鱼类死亡。

3、影响作物生长以富营养化的水作灌溉用水,由于水中含有机质过多,会使土壤还原性过强,产生大量CH4、H2S 和有机酸,造成作物生理障碍,影响养分吸收。

用富营养化的水灌溉水稻,会抑制水稻苗期根生长,造成中后期徒长、倒伏、病虫害多,成熟不良。

4、水质变劣,净化费用增高富营养化导致水质变劣,不宜饮用,造成城市供水困难。

由于水体的沉淀、凝聚、过滤等处理遇到困难,必须增加净化费用。

另外,由于水的热交换效率降低,且可能有腐蚀性,有颜色,影响水质,降低工业产品品质。

11、鱼类性成熟年龄大体上可分为哪几种种类型?鱼类性成熟年龄大体上可分为3种类型:1、低龄性成熟类型性成熟年龄为l龄或1龄以下。

通常这类鱼性成熟个体体长小,它们或生活在高温水域;或从出生至性成熟生活的环境条件有很大的变动;或整个生命周期较短。

低龄性成熟有利于种的延续。

例如洄游性的香鱼为1龄性成熟;热带与亚热带性罗非鱼2~3月龄即达性成熟。

2、中等年龄性成熟类型大多数鱼类属此类型,性成熟年龄为2~3龄或4~5龄。

3、高龄性成熟类型首次达到性成熟的指标除年龄外,体长也很重要。

生态学上将最小体长的性成熟鱼称为生物学最小型。

性成熟年龄在10龄左右或更高。

这类鱼性成熟的体长较大。

多生活于较高纬度,或年生长量较低。

鲟形目鱼类大多属此类型,例如黑龙江鳇在15~20龄时才性成熟。

12、图示下丘脑-脑垂体-性腺的控制与调节生殖功能的动态反应?(一)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原理1、鱼类自然繁殖是在水温、水流、溶氧、光照、水位变化,以及性引诱和卵的附着物等外界条件制约下进行的。

2、当这些生态条件综合作用下刺激成熟亲鱼的感觉器官时,鱼即产生冲动,并通过神经纤维传入中枢神经,刺激下丘脑促使释放激素,使脑垂体间叶分泌促性腺激素,使卵细胞发生显著变化。

在卵母细胞成熟变化过程中,滤泡膜破裂并进行排卵和产卵;雄鱼的精液量显著增加,并出现性行为。

(二)中枢神经系统产生的激素及作用硬骨鱼类下丘脑分泌的神经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GRIF与鱼类繁殖活动关系密切的下丘脑激素---促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RH)。

另一类与LRH作用相反的神经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的抑制因子(GRIF)---间接影响脑垂体GTH细胞的分泌活动。

二、内分泌系统在鱼类繁殖中的作用鱼类的内分泌腺及组织包括脑垂体、甲状腺、肾间组织、胰腺和性腺等。

与鱼类性腺发育密切的内分泌腺主要是脑垂体和性腺,两者均能分泌相应的激素使卵母细胞或精原细胞发育成熟。

(一)鱼类脑垂体及其分泌的激素1、脑垂体的位置和结构鱼类脑垂体是内分泌系统的中枢,位于间脑的腹面,与下丘脑相连,分神经部和腺体部。

2、脑垂体的激素分泌及作用机制脑垂体分泌的激素种类较多,与鱼类繁殖活动密切的是促性腺激素(GtH)。

GtH对生殖细胞发育成熟的调节主要通过性激素而间接起作用。

13、鱼类性腺发育的环境影响因素?(纸)鱼类是变温动物,其性腺发育、繁殖活动除受体内激素诱导、制约,同时也受外界环境包括营养、温度、光照、水流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

一、营养四大家鱼长足的卵巢,GSI达到20%左右(鳗鲡高达50-70%)------说明卵巢成熟要积累大量营养物质(特别是Pr 和fat)。

成熟卵巢物质成分:%水分55~75 Pr 20~33 fat 1~25 灰分0.7~2.2卵巢中蛋白质的含量在性成熟早期(小生长期)增加最多,而此期正是原生质生长阶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