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av ne rhN uo,9 9 5 ( ) 1 3—17 d ac.A c e rll9 ,6 2 :6 6
( 收稿 :04—0 20 7—1 ) 9
腰神经丛及坐骨神经 阻滞致局麻药急性 中毒 2例
李勇帅 鲁开智 曹 剑
随 着腰 丛及 坐骨 神经 阻滞 在临 床麻 意识逐渐恢 复 , 不能记 忆刚才所发生 的情 过快。 这就提醒我们 以后作 神经 阻滞 时虽 同时在 醉中的应用越来越 广泛 , 其麻醉并发症也 况。 后再次作 坐骨神经 阻滞 , 效果好 , 顺利 然回抽 无血也应注意局麻药 中毒 , 就相应增多 , 院在进行腰丛及坐骨神经 完成 手术 。术后 病 人无不 良记 忆及 并发 麻醉前必须作好急 救药物及物 品的准备 , 我 阻滞过 程中共出现 2 例局麻药急性中毒 。 现介绍如下 。 1 临床资料
2 许贤豪 , .神经免疫学 .北 京: 京医科大学 巾囤协和医科大学 著 北 联合 出版社 , 92: ll—l 5 l9 l3 10
3 He z n eT.T ea yo at e i mvswi h ln se eihbtr— h rp fMy sh nag i t c oietms n |i S h o
作 者单位 : 40 8 湖北省十堰 市郧阳医学 院附属东 风医院 ( 420 张润 希 ) 300 杭 州市第一人 民医院 ( ; 106 李保 华 ) 40 2 武 汉市华 中科 ; 302 技 大学 附属同济医院 ( 徐金枝 )
乙酰胆碱酯 酶活性 升高见 于脂肪肝 、肾病综 合 征、 甲状腺机能亢进 、 糖尿病 、 高脂血症 、 支气管哮喘 、 多发性硬化、 高血压 、 妊娠 、 癫痫 , 女性在月经期或长
维普资讯
实用医学杂志 2 0 年第 2 卷第 1 05 1 期
期接触各种有毒物质的患者 , PA h 其 —c E活性亦升高。 临床常通过检测 A h cE活性辅助肝脏疾病及有机磷农 药 中毒的诊断与观察 , 估计病人对琥珀酰胆碱酯酶活 性 的敏感性 。 于患者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 国内外 对 报道并不多见。 本组女性患者均避开月经期抽血 , 所有患者均无 有毒物质接触史 ,也可排除上述疾病 , 故本组男女患
关, 病情越 重, 活性越 高。结论 : 其 重症肌 无力的发病机 制除 自身免疫 因素外 , 乙酰胆碱 酯酶活性改 变也是一个重要 因素 ,-cE和 EA h P h A .cE活性测 定可作为 M G的一项辅助诊 断方 法, 也可作 为抗胆碱 酯酶 药物疗效观察指标 。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乙酰胆碱 酯酶
目前普遍认 为, 乙酰胆碱受体抗体 ( cR b 是重 A h a) 症肌无力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 但在 1% ~1%的重 0 5 症肌无力 ( G 患者血浆 中检测不到 A h a , M ) cR b 同时抗 体阳性 M G患者的 A h a 滴度与其临床症状严重程 cR b 度也不相吻合 , 且在临床上相当一部分病人单用抗胆 碱酯酶剂治疗获得显著疗效 , 明乙酰胆碱酯酶在其 说 发病 中起一定作用 。为此我们对 5 0例患者 进行了血 乙酰 胆 碱 酯 酶 (。cE PA h )和 红 细 胞 乙 酰胆 碱 酯酶
度 比色分析 法分 别检 测 5 例 不 同型 M 0 G患者与正常人血浆 乙 酰胆碱 酯酶 (-cE 、 PAh )红细胞 乙 酰胆碱 酯酶 (—cE EAh ) 活性。 结果: 患者组 的 P cE平均 活性和 EA h -h A —cE活性 显著 高于对照组 , 而且与 重症肌 无力临床 类型和病情轻重有
者 PA h -cE活性升高可排除以上 因素的影响 。本组 5 0 例 MG患者 PA h —cE和 E为衡量抗胆碱酯酶药物疗效 的一个参 数。因此 PA h - cE和 EA h — cE的测定对 于 M G的发病机 制的研究及其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至于 A h c E升高 是否与 自身免疫反应存在内在联系或遗传控制 , 如酶 的基因突变等 目前 尚不清楚 , 最近 E gl ne等 人通过
3 讨 论
M G是一种累及神经肌肉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 体的 自身免疫性疾病 。胆碱酯酶抑制剂是最早用于治 疗的 M G药物 ,现仍作 为 M G治疗中的第一线及 常规 药物… , 无论 是对血清抗体 阳性或血清抗体 阴性 MG 均有一定疗效 ,由此推测 ,乙酰胆碱酯酶可能在其发
12 检测方法及统计学处理 应用三氯化铁显色分 . 光光度比色分析法检测 PA h . cE和 EA h .c E活性 ; 全部 实验数据均采用 SS / C 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 ,所 P S P 用统计方法采用 t 检验、 方差分析 、 x 检验等 。
等。 两组的平均年龄和性别之间经 t 检验和 ) 检验差 ( 异均无显著性。全部受检对象均未从事过各类辐射工 种及化学等工业中有毒工种 , 也未长期接触过各种农药 和其他有毒物质 。女性患者均避开月经期抽血检验。
注 : I 比较 }P <0 0 , 与 型 . 5 }}P <0 0 1 . 0
维普资讯
实用医学杂志 20 年第 2 卷笔 塑 05 l
4 3
重症肌无力患者血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测定 及其临床意义
张润希
摘
李保华 徐金枝
要 目的: 讨 乙酰胆碱 酯酶 活性 改变在重症肌 无 力( G 发病 中的作用。 探 M ) 方法 : 采用三氯化铁 显 色分光光
( < .5 , P 0 0 )这与国外有关文献报道一致 ¨。 】自从瑞士 学者 A s l a 应用新斯的明治疗 MG取得明显效果 c hm n ci 以来 ,抗 乙酰胆碱酯酶药物一直作为治疗 M G的主要 药物 , 本组研究结果提示 M G患者血液 内 A h cE明显升 高, 也证实了乙酰胆碱酯酶药物对 M G的治疗作用 , 同 时 也从一个侧 面说 明了 乙酰胆碱酯 酶活性改变 也是 M G发病机制之一。H ne ez【通过对患者吡啶斯的明血 3 药 浓度及 EA h — cE监测 ,发现 M G患者应用吡啶斯的 明治疗后 EA h —cE活性及突触部位均受抑制 ,而且证
( . c E 测定 。 EA h )
表 l 两组的两种 乙酰胆碱酯酶 活性 比较
x±s
注: 与对 照组 相 比 }P <0 0 1 . 0
PA h .cE活性 男性 为 (19 ±1.5 U m ; 性 为 8. 6 16 ) / L 女 (34 ±1.7 U m ;. cE活性男性为(0 .9土 6 . 7 13 ) / L EA h 3 15 2 .9 U gH , 85 ) / b 女性 为 (0 .5± 14 ) / b 34 1 3.2 U gH 。男 女患者间 PA h 、 . cE活性差异无显著性 。 .cE EA h 2 3 各型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活性 比较 见表 2 . 。
例 1 男,2 , “ 6 岁 因 左下肢大隐静 者无特殊病史 , 一般情况较好 , 心肺功能 脉 曲张 ” “ 作 左下肢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 正常 , 检查 化验结 果未见异常。分别用神 脱术 ” 。患者无特殊病史 , 一般情况 较好 , 经刺激器 准确定位腰神经 丛及坐骨 神经 , 心肺功能 正常 , 检查化验结果未见异常 。 回 抽 无 血 后 各 注入 0 4 罗 哌 卡 因 2 .% 5
组: 日 在 常例行体检 中随机选择无重症肌无力的健康成 人5 0例 , 男女各 2 例 , 5 年龄 1 ~ 0 , 8 4 岁 平均 (84 2. ± 65岁 , . ) 均被排除有心 、 、 、 脑 肝 肾等主要脏器疾病 , 以 及高血压 、 高脂血症 、 周围血管病 、 自身免疫病 和肿瘤
2 结 果
病 中起一定作用。乙酰胆碱酯酶 由肌细胞合成 、 分泌 , 它均匀地分布在突触后膜初级 、次级间隙中,也可见
于突触前膜 。乙酰胆碱酯酶通过水解乙酰胆碱终止神 经 一肌肉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 , 重复激活肌纤维 , 以 及 防止 A h cR的去敏感作用 ,从而保证神经 一 肉接 肌 头处的兴奋传递的有效进行。如果乙酰胆碱酯酶活性 异常升高 , 则使得有效 的 A h c 量显著减少 , A h 与 cR的 结合也过 于减少 , 就会产生肌无力 的症状【。 ' ]
症。
麻 醉前 检查氧气 、 醉机 、 麻 气管导 管及各
例 2 女 , 4岁 ,作左 膝关节 镜检 种急救 药品是否齐全 , 5 监护 仪及 吸引器的 查, 行左侧 腰神经丛及坐骨神经阻滞 。患 工作状态是否 良好 , 麻醉 过程中一 旦发生 局麻药 中毒 , 以避免工 作人员因寻找物 可 品而耽误救治的事情发生 。 发生惊 厥时应 加强对身体的保护 , 防止 坠床及其 他意外 损伤。在抢救过程 中须保持 冷静 , 维持生
比较稳定 ,因此同时测定 PA h —cE和 EA h .c E活性能 比 较客观反映患者体内 A h cE水平 , 值得临床推广 。
4
l
参 考 文 献
Max A,S h h r c u zA,W i sh A,e 1 My sh na ga i. Veh D sh lc i ta. a te i r vs r tc Ge ah l 1 9 8 l 6 — 1 6 sP to ,9 6,0: 1 2
对M G的分子基 因学研究表 明,M G的发病可能与突 触基底膜上不对称乙酰胆碱酯酶缺陷有关 ,而这种缺 陷可能与该酶的基因突变有关 , 而导致 乙酰胆碱酯 从 酶活性改变并进而影响 M G的发生 。 应当指出, —cE活性不受血液内各种因素影响 , EA h
显著性升高 ( < .0 )而且与 M P 001 , G的类型和病情轻 重相关 , 病情越重 , 乙酰胆碱酯酶活性越高 , 、 Ⅳ Ⅱ Ⅲ、 型患者 PA h — cE和 EA h —cE与 I 型相 比, 均显著性升高
p n ilsa d p ama oo i ntrn . F r c h u lp y har i r cp e n h r c lgc mo i i g o ot c rNe r s c it, s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