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中医康复保健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产后体力的恢复产妇分娩之后,由于分娩时带来的生产创伤、出血,以及生产时损耗了不少元气,身体受到了一定的损伤,非常空虚,非常疲乏,抵抗力大大减弱,所以有产后“百节空虚”之说。
此时稍有不慎,极容易发生各种疾病。
平素身体虚弱的产妇就显得更加虚弱了,产后滋养调补身体尤为重要。
中医学认为,分娩耗气伤血,故产后气血俱虚,正气不足,邪气易侵,稍有不慎,则易致病。
按照中医学的传统理论,妇女产后的主要问题是气血虚弱,这是因为生产时的失血耗气所导致。
产妇多半会身体亏虚,抵抗力差,容易感染诸症。
有些产妇并不一定表现出明显的虚弱,但相对于没有怀孕生产之前,还是要虚弱一些。
由于产后耗血伤气,故产妇在产褥期气血虚弱、体力疲乏,产后调养护理尤为重要。
起居调养居室宜避风寒,并注意空气须流通。
更不宜用冷水洗浴,以免关节为寒邪凝聚,出现发炎疼痛。
产妇要注意休息,生活有规律,要做到早睡早起,保证足够的睡眠,以保养和恢复元气。
产后应注意保持清洁卫生,勤换衣被,被褥和衣服要经常在太阳下晒晾。
防寒保暖,衣着透气性要好,避免受凉。
睡前用温水泡脚,同时用双手按摩双脚,先脚背后脚心,直至微微发热为度。
饮食调养不要进食过多含有高脂肪、高蛋白的动物食品。
饮食宜清淡,多食营养丰富而易消化的食物,不宜吃寒凉、生冷或过于辛辣、肥腻之品。
阴虚型产妇宜食鳖甲、牡蛎、鸭肉、西洋参、山药、芹菜、白菜、西红柿、柚子、梨、西瓜、葡萄、鲜藕、荸荠、豆腐等。
阳虚型产妇宜食刀豆、小茴香、虾米、狗肉、羊肉、核桃仁、韭菜等。
气虚型产妇宜食人参、牛肉、兔肉、鸡肉、乳鸽、黄鳝、香菇、大枣、鸡蛋、鹌鹑等。
血虚型产妇宜食大枣、阿胶、猪肝、花生、猪血、鸭血、黑芝麻、乌鸡等。
药粥调养(1)白菜瘦肉粥白菜30克,枸杞子30克,猪瘦肉50克,粳米100克。
将白菜、枸杞子洗净,白菜切细段,猪肉洗净切细丝,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
大火煮沸后用中火煎煮约40分钟,至粥成,即可食用。
早晚分食,可滋阴养血。
用于阴血亏虚型产后虚弱者。
(2)虾米鸡蛋粥虾米20克,鸡蛋2只,粳米100克,精盐、味精适量。
将虾米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
大火煮沸后打入鸡蛋搅匀,再用中火煎煮约45分钟。
至粥成,加入精盐、味精调味即可食用。
早晚分食。
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
用于阳虚型产后虚弱者。
(3)藕片豆腐粥豆腐20克,鲜藕50克,粳米100克。
将豆腐、藕洗净切片,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放入锅中,加适量水。
用大火煮沸后再用中火煎煮约30分钟。
至粥成,即可食用。
早晚分食。
可活血化瘀。
适用于阴血亏虚型产后虚弱者。
药茶调养(1)归枣茶当归10克,大枣3枚。
将当归、大枣洗净,加水煎煮40分钟,取汁。
代茶常饮。
可补益气血。
用于血虚型产后虚弱者。
(2)桂圆大枣茶桂圆5枚,大枣5枚。
将桂圆去皮、大枣洗净,加水煎煮40分钟,取汁。
代茶常饮。
可补益气血。
用于血虚型产后虚弱者。
(3)芪归茶黄芪10克,当归10克。
将黄芪、当归洗净,加水煎煮40分钟,取汁。
代茶常饮。
可补中益气。
用于气虚型产后虚弱者。
心理调养产后保持心情舒畅、安和。
最忌大喜大怒,以防扰动气血。
汤药调养(1)补中益气汤炙黄芪20克,党参、山药各15克,炒白术10克,当归、升麻、炙甘草各8克,熟附片4克。
上药共加水1000毫升左右,将药浸泡20分钟后煮沸,以文火煎40分钟左右,取汁。
药渣再加水500毫升,煎法同上。
将两次药液合并,早晚空腹服下。
可补中益气。
适用于体力和精力都感到缺乏,稍微劳作便有疲劳之感,少气懒言,语声低微,疲倦乏力,动则汗出者。
每日1剂,连服2~5剂。
(2)四物养血汤熟地黄、当归、枸杞子、桑葚各15克,炒白芍、鸡血藤各20克,阿胶(烊化)、黄芪各10克,川芎6克,大枣6枚。
上药共加水1000毫升左右,将药浸泡20分钟后煮沸,以文火煎40分钟左右,取汁。
药渣再加水500毫升,煎法同上。
将两次药液合并,早晚空腹服下。
可补血养肝,行血健脾。
适用于面色无华,视物不明,四肢麻木,皮肤干燥者。
每日1剂,连服5~l0剂。
(3)知柏地黄丸熟地黄、山药、女贞子各12克,石斛、泽泻各15克,山茱萸、龟板胶(烊化)、知母、天冬各10克,旱莲草20克,黄柏8克。
上药共加水1000毫升左右,将药浸泡20分钟后煮沸,再以文火煎40分钟左右取汁。
药渣再加水500毫升,煎法同上。
将两次药液合并。
早晚空腹服下。
可滋阴降火,填精益髓。
适用于形体消瘦,面红潮热,五心烦热,口干咽燥,盗汗遗精,心烦眠少者。
每日1剂,连服5~10剂。
成药调养(1)乌鸡白凤丸口服,每次9克,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
可补气养血,适用于气血两虚者。
(2)产妇康颗粒口服,每次2袋,每日3次,10天为一疗程。
可补气养血,排瘀生新。
适用于产后出血过多,气血亏虚者。
(3)玉屏风散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
可益气固表止汗,适用于产后气虚自汗者。
膏方调养(1)补血膏当归150克,黄芪100克,熟地100克,党参150克,白芍150克,鸡血藤150克,阿胶200克。
将前6味洗净,煎煮3次,滤渣取汁。
然后在药汁中加入阿胶,小火收膏。
每日1次,每次2匙。
可补益气血。
用于气血亏虚型产后虚弱者。
(2)滋阴膏熟地花150克,白芍100克,当归150克,茯苓100克,枸杞子250克,牛膝100克,旱莲草120克,白蜜500克。
将前7味洗净,煎煮3次,滤渣取汁。
然后在药汁中加入白蜜,小火收膏。
每日1次,每次2匙。
可滋养阴血。
用于阴虚型产后虚弱者。
(3)助阳膏桂枝50克,制附子50克,炮姜50克,熟地150克,茯苓150克,吴茱萸150克,仙灵脾150克,泽泻100克,阿胶200克。
将前8味洗净,煎煮3次,滤渣取汁。
然后在药汁中加入阿胶,小火收膏。
每日1次,每次2匙。
可补肾助阳。
用于阳虚型产后虚弱者。
外治调养(1)药浴法①炙黄芪100克,荷叶30克,升麻30克,桂枝30克,茯神30克。
将上药煎煮30~40分钟,滤去药渣后放入浴盆中。
加适量温水,人浸泡其中。
每次30分钟。
可补中益气,升清降浊。
用于气虚型产后虚弱者。
②红参6克,川芎6克,黄芪20克,当归20克,鸡血藤100克。
将上药放人锅中,加水3000毫升,旺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煎煮30~40分钟。
滤去药渣后放入浴盆中。
力口适量温水,人浸泡其中。
每次30分钟。
可补益气血。
用于血虚型产后虚弱者。
③炙黄芪150克,杜仲100克,川断100克,锁阳100克,升麻50克,菟丝子50克。
将上药放人锅中加水3000毫升,旺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煎煮30~40分钟,滤去药渣后放入浴盆中。
加适量温水,人浸泡其中。
每次30分钟。
可补肾助阳。
用于阳虚型产后虚弱者。
④熟地100克,白芍50克,当归100克,山茱萸100克。
将上药放入锅中,加水3000毫升,旺火煮沸后再用小火煎煮30~40分钟,滤去药渣后放入浴盆中。
加适量温水,人浸泡其中。
每次30分钟。
可滋养阴血。
用于阴虚型产后虚弱者。
(2)足敷法①党参15克,黄芪16克,升麻6克,肉桂3克。
将上药研成细末,用食醋适量调成糊状,睡前敷于双足涌泉穴,用纱布和胶布固定,次日起床时去掉。
可补中益气。
用于气虚型产后虚弱者。
②红参6克,当归15克,黄芪120克。
将上药研成细末,用食醋适量调成糊状,睡前敷于双足涌泉穴,用纱布和胶布固定,次日起床时去掉。
可补益气血。
用于血虚型产后虚弱者。
③杜仲15克,锁阳20克,菟丝子15克,桑寄生20克。
将上药研成细末,用食醋适量调成糊状,睡前敷于双足涌泉穴,用纱布和胶布固定,次日起床时去掉。
可补肾助阳。
用于阳虚型产后虚弱者。
④山茱萸15克,熟地20克,丹皮15克,枸杞子10克。
将上药研成细末,用食醋适量调成糊状,睡前敷于双足涌泉穴,用纱布和胶布固定,次日起床时去掉。
可滋养阴血。
用于阴虚型产后虚弱者。
(3)推拿按摩法①拳扣腰背:以两手握拳,从肩背向腰部捶扣,两手交替进行,用力要适度。
由上而下,反复20个来回。
用于产后虚弱肾虚者。
②按揉肾俞:取坐位,虎口叉于腰间,以拇指指面面对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进行按摩。
亦可以中指指面对肾俞穴进行按摩。
每次3分钟。
③拍打腰背:两手一前一后自然摆动,以手掌部扣拍腰背部。
一次扣拍100次左右,轻重以自感舒适为宜。
用于产后虚弱肾虚者。
④足部按摩:通过按摩足部特定部位,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运动调养产后2~3天就可起床适当活动,使气血流畅。
勿过早从事重体力劳动。
约2周后可逐渐开始产后保健运动,以增强体质和恢复体形。
但不宜过早下蹲或下腹用力,以防子宫脱垂。
根据自己的体能,可选用一些传统的健身功法,如太极拳、太极剑、保健功等。
常练可以固肾气,壮筋骨。
中医解析中医认为,产后虚弱主要分为阴虚、阳虚、气虚、血虚四种类型。
阴虚者产时失血过多,阴液耗竭因而出现阴虚症候,治宜滋阴降火,填精益髓。
阳虚者素有肾虚,加上产时损伤,以致肾阳益虚,出现一系列的阳虚症候,治宜温补脾肾,填精补血。
产时出血过多,如果调养不当,可引起血虚,治宜补血养肝,行血健脾。
素体虚弱,产后失于调理,或劳累过度而致气虚弱,治宜补中益气。